【CCG线上研讨会第五期】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新基建”到底如何建?
2020年4月9日,全球化智库(CCG)以“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新基建’”为主题举办线上研讨会。
苗 绿
新基建也要依赖过去建设老基建“铁公机”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开放给更多的发展主体,比如说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共同参与,这对我们国家未来一带一路发展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周 灏
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将会促成的,不仅是产品和工具创新,也是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
张连起
从生产看,“新基建”为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创造了条件。
霍建国
数字“新基建”还在起步阶段,还是要“放它一马”,给它一个充足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坚信发展“新基建”是正确的,当然关键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黄日涵
加强“新基建”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六个字:实现弯道超车。
蒋蓉生
“新基建”加速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使得网络安全及数据隐私风险加速攀升,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
王 健
数字经济“新基建”的关键就是要做到普惠性,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实实在在的获得和应用。
CCG秘书长苗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和欢迎大家来参加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线上系列研讨会之“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新基建’”。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基建“的作用愈发凸显,这其中包括了中国在抗疫中的一些中国经验、中国方式,很多的学者专家都把”新基建”作为中国防疫的一个经验优势来讲。 以这种集约、高效、经济、实用、智能、绿色和安全可靠为特征的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基建设施,正在迅速地运用到我们的社会治理和大众生活当中。其不仅解决了疫情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还帮助整个社会的政务、工作、生活、教育等很有领域解决了很多问题。”新基建”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并促进消费,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从长期看,”新基建”是牵引夯实社会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基石,对引燃“十四五”的产业动力新引擎,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智慧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CCG常务理事,量化派创始人周灏
谢谢苗绿,然后非常感谢CCG给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在疫情背景下来探讨非常关键的数字经济”新基建”的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在疫情期间大家是深有感触的。疫情期间,我们跟其他国家相比,不管是我们的外卖系统也好,还是我们的物流系统也好,都发挥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对于国家颁布的”新基建”的纲领,到底对我们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对不管是生活、工作各方面的一个改变会是什么样的? 包括今天的这个会议形式也是类似于在”新基建”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新形式,我非常期待跟各个老师,包括跟网友还有媒体一起来探讨和学习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的一些新的方向。
CCG秘书长苗绿
好,谢谢周灏博士,今天我们的讨论主要分成几个话题,一个是疫情加速”新基建”步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还有”新基建”如何为数字经济带来新的动能?如何借助”新基建”浪潮推动数字科技创新应用?最后是如何看待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当然,作为一个智库主办的活动,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研讨会,在政策和企业的层面,对布局”新基建”时代需要做什么来进行建言献策。有请张连起老师。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谈的题目是”新基建”是经济恢复的发力点。首先我说明,我不是数字研究专家,但是我从观察的角度以及相关财税研究的角度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第一,为什么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们着重要提出”新基建”。”新基建”它是有时代特征的,核心就在于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补短板的同时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能,这可以说是新时代”新基建”的内在要求,也是与老基建的最大不同。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这个是重在“铁公基“的方面,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可能是”新基建”,就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等。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这些新型经济基础领域,以及“”一老一小”问题,医疗健康领域、产业消费升级相关的重大民生领域。
当然,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也要注重数字化改造和升级,进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从需求看,”新基建”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消费的双升级。产业消费双升级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新提法,我们知道服务消费现在逐渐取代了商品消费成为主导。随着我们国家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以及老龄化的加快,信息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养老托育消费等等,新兴消费领域形成一种倒逼的推力。从生产看,”新基建”为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创造条件。
从科技发展看,我们知道18世纪是蒸汽机的时代,19世纪是电气化时代,20世纪是信息互联网时代。那么21世纪步入了智能时代,能否抓住智能时代变革的机遇,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4月1号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富裕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扩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第二,我们所说的”新基建”,指的是什么?我认为可能有三个特征,一个是新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以及相关的事项。那么要把这些技术要化为基础设施。
第二个新需求,包括跟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转型升级、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国家治理相关的数字治理。这一次数字治理下沉,在疫情防控中起到的作用至为明显。比如说我们的健康互认,比如说网购,云课堂、远程医疗、在线办公,这个病情筛查,有序复工复产等等,以及也像今天这样的会议,都是一种倒逼机制。
第三,新机制,也就是说新器件它要跟信息技术和智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制造深度融合,跟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那么具有一些明显的行业特色。可以说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应该说一言以蔽之,”新基建”特征。
有广义的和狭义的”新基建”之分。广义的就是所谓的7个领域,狭义的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数据基础,一个数字产业化,包括5G网络、计算中心、工业物联网、互联网重大研发机构、人工智能等等研发,我特别强调一点,这一次疫情防控,包括我们过去一段时间,中美经贸摩擦给我们提出了对重大的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包括芯片、软件等等,这些国家级的、区域的、行业的中心和基地,突破卡脖子技术等等,这些在这个数字基建中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数字技术显著提高,应该说我们过去,有很多的沉淀了很多的经验,也有一些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但是现在传的包括国家现在投资准备说,远远占比是不够的。无论是专项债,还是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包括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信息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制造、开发应用、优质的应用场景等等,都需要专业的数字化基础的设施的支撑,以及包括现在公用园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
特别要提高社会治理,数字治理能力,这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原有投资占比少,另外一方面现在的专项债的范围、空间也不够。另外这次战疫中也暴露出城市公共卫生,包括国家储备体系的数字化治理,以及相关方面的短板和弱项。
第三,要精准有效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一个重大战略思考,不仅可以提升供给,也可以创造消费。同时还推动产业消费双升级。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下,尤其重要。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几年固定资产增速放缓,包括基础设施增速放缓过快,因为基础设施增速占比,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是24%,而”新基建”这个比重占比更低。第二是民间的一种投资意愿不强,民间投资意愿不断的下降,这是一个值得重要关注的问题。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成熟效应、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战略性把握性基础设施建设。 应该说今年在第一季度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央多次召开会议,3月4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建设进度。
第四,优化投向结构,着眼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个是要全国通盘考量,统筹协调、总体调控。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实力、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市场容量合理安排。
第二,信息建设有建设周期长、单项投资的回收期长、直接回报率不高的特点。因此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当然也要适当超前。
因为我们国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适当超前,就像早期建高速公路一样,一开始没有什么车流量,但是现在证明非常及时和恰当。
第三,加大”新基建”投入,要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今年会增加赤字安排,发行特别国债,包括地方专项债,专项债要扩大范围,今年赤字安排会在3%以上,大约3万亿以上,特别国债预计也在2万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在3.5万亿以上等等。
再加上其他因素,光增量可能就超过10万亿。那么”新基建”特别是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企业是主体,我们不应该忽略民间资本和企业的力量,不是说政府能干所有的事。这一点我特别强调,要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要做真正的PPP。坦率的说,我们过去有些PPT规范性做的不够,问题不少。
第四,与新一轮的技术变革相结合,特别是通过产业数字化来获得收益补偿,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传统的制造业、技术改造这方面,加上数字化的翅膀,加上”新基建”的翅膀非常重要。
第五,地方政府专项债要扩大范围,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要本着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必问责的方针,向人口流入多、地方债务风险小,推动社会资本明显,激发内生动力强的地区倾斜,也就是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六,研究出台”新基建”规划方案的一揽子措施,加强与财税、金融、就业、配套措施,统筹协调,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放宽企业投资准入,简化行政审批等等。
时间关系我不过多展开了。一句话,推动”新基建”,投资正当时。好,谢谢。
CCG秘书长苗绿
好。谢谢张老师,刚才非常全面地对”新基建”、数字经济进行了介绍,对包括要超前、要利用民间和企业力量等等各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政策建议,我觉得是非常全面而有意义的一个开启,周灏也在数字经济方面有很多研究,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CCG常务理事,量化派创始人周灏
对,张老师,我觉得跟您学了很多,然后刚刚听完,我有几个小的问题想跟您探讨一下,也听听您的意见。第一,如您刚才也提到了,国家在接下来的布局里,其实要做很多超前的工作。您觉得对于未来几年国家在”新基建”上的一个布局会产生怎样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对企业、个人家庭等,未来的一个图像化的预期,您觉得会是什么样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您也提到,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基建模式,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尽量去增加企业的参与,这方面您就企业怎样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新基建”中来,对企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
好,谢谢,这两个问题都非常的应该说很比较大,需要花很多时间,但是我简单的说一下第一个,无论是企业是个人还是国家,我们现在都面临着,包括这次疫情防控,我们看到一点,线上的云上的,这种迫切的要求倒逼力量,让我们要改变经济的结构,推动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中国未来竞争力,包括企业和个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个,必须得给解决,现在我们无论是数字经济,还是线上的一些产业、消费等等,都要提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一个投资比较长,收益应该说是一个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投资效益分析,这个不能是看眼算眼前账,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如果算眼前账、算小账,很难参与其中。当然企业他不说要做大,要做全面,要做其中一个子项、分项,特别是跟相关的配套,以及产业链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非常重要。
第三一个,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都意识到这种问题。但是,都有一个都有一个观望等一等看。这个首先要改变,应该说不能浪费每一次危机,尤其是这一次,给我们一个重大的思考。凡是你预判在先的。凡是有一些提前量,我们都才能趋利避害。
CCG秘书长苗绿
好,谢谢,感谢张老师的介绍和问答,下面我们有请霍建国先生,霍先生是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知名的经贸专家,有请。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CCG组织的线上研讨会,主要是来向各位专家学习来的,因为”新基建”这个概念,包括数字经济的概念还是比较新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借此机会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我认为这次中央提出加大”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是一个重大及时的决策,它的背景主要有几方面,
一是疫情影响下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加大投资拉动,但是往哪投、投入点选择是很关键的,投得不好,有可能会造成新的过剩或浪费,如果投资方向正确,可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投资”新基建”意义重大,我理解”新基建”主要是和数字经济发展相固安的产业,包括未来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庭等与智能化发展相结合的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因为我们感觉到这次疫情期间数字经济的应用已经开始,需求在不断地上升,表现的是供给侧的不足,有更广泛的消费仍有待补齐短板,目前很多网络平台,包括供给能力,至少还不是特别匹配,或者说还不能够满足基本应用,所以高水平的应用和服务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所以这次选择投资新的以网络化为主的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传统的投资,铁公机一类的,实际上在前几年已经投得都差不多了。去年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我们已经加大了中西部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全国的机场码头、公路铁路,配置十分充足,甚至我们都有些担心,我国的码头能力即将面临过剩,因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有可能影响货物运量的增长,所以我觉得把传统的撇开,投入新的基建领域,而且我们有过去投资的成功经验,因为当初投公路、铁路的时候,部分人认为投得太超前了,会不会达到饱和、会不会影响经济效益,但现在回头看这些投资都是值得的。我对上一轮铁公机的建设一直是给予充分肯定的。有人说当年的4万亿投过头了,实际上现在看来大部分还是投对了。所以这次也吸取了历史的教训,等于再次投向一个新的、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网络时代或者数字经济时代的这么一个布局是非常关键的。
三是消费升级的问题。因为消费升级的潜能永远存在,用不着你去动员,人们自然就会去追求这些高质量或者便捷的、方便的新型消费模式。 那么这次疫情期间产生的远程医疗,通过网络的进行的医疗会诊,效果就很好,但是网络的满足程度、便捷程度是不是有那么高?有待普及完善,包括这次的网上教育,将来教育平台除了应对高考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知识的教育,不一定把教师都请到家里去,好的教师可以在网上排名,轮番地讲课,同样会产生经济效益,这些消费模式既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又可以降低成本,那么对于经济发展领域来讲,服务平台的提供者来讲,它也是有收益的,但在这些领域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更不用说社区的服务了,这次我们主动为住户送菜送食品的这些服务,但是将来能不能把它变网络平台?需要什么?按照统一的标准规定和质量标准?直接下单,送货上门,,如能提供半成品更好,这些这些线上服务发展余地很大,所以我觉得是我们的供给能力不够。在拉动新的消费过程当中,一定要发挥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服务业已成为主体,已超过60%。这次刺激经济中,如果能把国内的消费稳住,就能够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服务业发展,发挥消费的主导作用。那么中国经济的稳增长程度就进一步得到了巩固,现在似乎大家都非常关心外贸,其实目前出口在经济当中的比例一没有那麽大了,出口现在都不到20。所以我觉得抓投资抓消费才是重点。
四是考虑到为十四五奠定一个新的发展基础,因为十四五投什么?看来就是要加大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当然十四五的投资还要进一步细化,具体投资那些领域如何相互匹配,到底补充哪些领域,加强哪些项目,因为十三五时期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集中在环保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投入,实际上工信部早就提出来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发展问题,包括相互的融合发展,但实际上这个进度显然还不够,现在新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枝独秀,但它还没有和原有的工业去进行深度的融合,这一块一旦实现融合发展,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产业升级的效果。
现在的网络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围绕着服务领域不断地发育发展。像最近普及的网络会议,网上的一些服务平台,基本都是围绕着消费领域发展的。我注意到最近开发的智慧旅游走得很猛,实际上我觉得这个领域潜力就很大,没必要出门游,你可以先在家里浏览这些名山古迹的一些介绍,如果能注入更多的文化内容,到底是什么名?题过什么词,发生过什么故事?这些内容到现场听,有时候也是听导游讲,导游讲的,还不如这种专业的介绍,这种规范的服务更有效。游客可以在网上先参与一遍,有条件的时候再到现场看一下,所以说这个领域的发展余地很大。比建那些文化主题公园要强的多,考虑到这些因素。
五是考虑到国际竞争布局的因素,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坦率的讲,我国虽然在电子商务方面发展得很好、很快,因为我们有众多的消费人群,但是我们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同国际同行比我们仍是弱项。中国的数字贸易也是比例很小的,但是海外的数字贸易都已起步很快。那么数字经济在国外它没有那么全体动员地发展,实际上网络经济的发展与渗透,各种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都是和这个有关的,普通地归类到数字经济里边去。以前叫新经济,现在基本就叫数字经济。那么我们通过这一轮加强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上布局的力度,加大投入的力度,就可能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硬件的支撑,反过来再通过调动国内的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因为在下游的普及应用方面不是政府能大包大揽的,政府就是要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发挥主导作用,等到应用和提供服务的时候,应把发展权转到市场上去,由企业来承担。因为中国的发展余地在国际上看是比较大的。我们之所以在互联网上发展比较快,就是因为我们人口众多,8亿人参与线上活动对网络经济发展就是最大的支持,在全球就会占有一定优势。我们仔细回顾我们历史上发展得比较突出、比较强的这些领域的经历,我们就会明白消费市场的存在和发育是成就一个行业或一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高铁为什么在中国发展得这么快?机场建那么多,那么大,为什么还是不够用?就是因为人流大。所以这写领域优先发展一步,反过来消费的增长又支撑了该产业的发展。我们任何一个强项的产业都是因为背后有巨大的消费支撑的,因为你不把这些产品变现,就不可能再投入,就不可能有所提高了。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历史发展的经验。
关于”新基建”的发展,在此我简单提几点建议。
第一个就是要加大投资力度,现在的力度显然是不够的,要加大投入力度。我们既然已经明确了主攻的目标,意义又是十分重大的。因为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全世界都紧张动员起来了,中国在防疫阶段做的比较好,在复工复产阶段,现在还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由于海外疫情的反作用力,引来了倒灌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难度。因为第三阶段还有一个争取竞争主动的问题,因为国际竞争的复杂性和矛盾,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变化,只会增加新的复杂的变化内容。初步判断即使疫情过后,国际关系、国际格局也不会回到合作竞争的时代了。疫情期间合作很重要。都会加强合作,但疫情过后,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各国的博弈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投资力度,是有前瞻性的。我们现在正在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确实要更加积极。你现在根据各省市发布的投资数据,统计起来有50万亿的规模,不管是国债还是地方债力度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支持5G,我们是不是能尽快地完成它的基建布局,让它尽快地启动。对其他大数据、云计算的一些服务功能,发展的基础条件还缺少什么,我们一定要优先保证什么,有些数据的公开透明度不够,那么有些部门就要解决这些问题来才,因为你只有把数据公开了,这些个操作大数据中心的部门,才能够对它进行归类、加工,最后才能够转换成服务项目,你没有这个前提,后边都是白忙活,所以只能在一些什么民间教育、医疗体系去采集一些个局部性的应用,当然效果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些领域基本民间机构可以拿到数据,但是更多的领域是拿不到数据的,特别是在宏观领域,贸易的结构、经济的结构,我们确实感到很困难,也就是说要加大开放力度,.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要把”新基建”的投资机会全部由国企承担,要实行国家驱动为主,这是肯定的,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比较大,发挥体制优势是必要的,但应该明确准入条件,按照资质标准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企业,对民营企业里有能力的也不要拒之门外。此外在普及和应用阶段更要放松一点儿。不能形成谁建设谁垄断的局面,应该形成一个市场公平参与的机会,这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三 就是我们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要先走一步,就是说现在民间网络消费需求大、供给不足的方面,在供给侧的方面,要加大一点力度,提前在这些领域进行布局,见效是比较快的。这样的话反过来就可能形成一个消费支撑的发展阶段。像智慧城市的发展,有条件的城市就应该优先上,而且要打造出一个模板来,其他城市可以跟进,也未必同步到位,全部一步发展到智慧的城市是有难度的,可以从不同的领域起步,如供水、供电、交通,还有一些医疗服务、包括公共管理服务,把这些方面能做的先做上去,是因为你只有在已形成消费市场的前提下,满足相关的供给能力,你才能形成经济效益。因为起步是国家投入,但是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和发展效果,还是需要市场的支撑。
. 第四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发展数字经济,投资阶段也好、普及应用阶段也好,都要实行开放的市场格局,也就是说不要排斥外国投资者参与、外国投资者,有能力的我们要欢迎,而且要主动的和他们去沟通、去结合,可能效果更好。当然国内也可以通过自贸区、经济开发区优先进行普及和推动,产生的效果也是比较快的。
第五点就是要注重加强国际合作,就是说不光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在各个领域国际合作都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形成一个合作的局面,它才能够尽快的形成一种发展的态势。所以我认为国际合作,特别当前情况下,中美还存在一些摩擦和矛盾,但是也不要放弃合作的机会。中欧更要加大力度,要行动起来才有效果。因为欧洲的潜力很大,整体生态环境较好,同时他技术的基础能力和整个硬件和软件的能力都是很强的,要深入了解他们,加强同他们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以企业间的合作基础奠定务实的上层关系。
时间关系就讲到这,有些观点很不成熟,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CCG秘书长苗绿
好的,谢谢霍老师,霍老师是经贸方面的专家,刚才您前面的解读和后面的五点建议都很有意义,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竞争当中,中国现在的发展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在国家主导的一些基础设施的政策下,有一些试点,其中也有民营企业和国际合作的参与。过去我们在“铁公基”建设上有一些经验,后来发展了基础设施建设,那数字基础设施这一波能不能赶上?我想这个也要依赖过去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在能不能开放给更多的发展主体,比如说民营企业和国企共同参与,还有外资企业是否也能够进来,这些对我们国家不光是在全球竞争,还包括在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以及我们在国际上和平崛起都是有一定影响的。疫情倒逼了大家对不管是在供给侧也好,还是消费侧也好,认可了数字经济”新基建”发展的重要性。
CCG常务理事,量化派创始人周灏
非常感谢霍老师,您讲得非常全面,同时也深入浅出。我非常有感触,特别是您刚刚提到的企业怎么样能够在国家开放的情况下参与进来。比如说我们在做金融,包括数字经济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就真的深刻体会到,国家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政策和很多很好的意愿,但这些意愿包括这些投入怎样才能够进到这个实体经济里去,包括怎样能够进到有需要去的“毛细血管”里面,也包括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下产生的很多问题。其实问题我们很清楚,即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CCG可能接下来考虑成立一个“CCG数字经济委员会”,把怎么做这些事情,怎么建言献策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就此,想听听霍老师,除了您刚刚提到几点之外,您觉得在“怎么做”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好的建议?
CCG秘书长苗绿
对,我插一句,“十四五”规划就是少不了智库各种专家的一些政策建议,我想今天开始我们就可以更多来搜集这方面的想法,也期待您的精彩观点。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对,因为现在确实和“十四五”是连在一起的,因为马上“十三五”就结束了,明年就启动“十四五”的布局研究。关键是政府投资的规划要有更加清晰、明确,投资的重点领域要更加明显。因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觉得属于国企为主,也参与一些PPP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前期的投入是国家驱动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效果是来得比较快的。但是在因为它前期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投入,实际上是一个公路的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那么这些个建设是为了保证后期参与人的运营的速度、便捷度的。所以在一些领域很多经营的领域要发挥一些经营主体的作用,因为这种经营主体,民营企业动作更快,因为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本身,它虽然技术是高精尖的,但是在人力物力动员上的相对的压力是小的,你要有一个精英的团组,你就可以开发一个APP软件,完事一旦目标消费群瞄准的很对,选择的很合适的话,它就迅速拉升起来了。所以我觉得要特别注意,在前期的基础设施的规划投入上可以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甚至也要发挥大型企业的作用。在一旦形成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同时,在后期的普及应用上,一定要允许社会各家企业公平竞争来参与,可能效果就会好一点,我简单说这点。
CCG常务理事,量化派创始人周灏
霍老师,我觉得您说得很好,我再追问一个问题,”新基建”跟“老基建”相比的话,其实有一些地方会有很大区别。
比如说当我们谈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候,其实会发现很多时候不再是国家先行能够起到核心竞争的关键性作用。比如说人脸识别,它其实是民营企业,包括一些初创企业在拉动跟驱动发展,从而反向推动了国家来做这方面的一个应用,以及对它进行投入。所以在”新基建”里面可能会有很多东西跟“老基建”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一块我也想听听您的看法,是不是也应在这些方面要有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一些思路与方法。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我觉得不要在应用这个问题上、属于这个行业的准入上做过度的这种限制。因为很多的应用实际上是在民间先启动。那么所以我觉得你如果限制过重,实际上是压抑了这些民间企业的创新的积极性。在基础设施建设背后,那是国家驱动调动的。我还是强调,因为你在应用的环节、市场准入的环节,如果能够更多的放开,给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那么就能够使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发挥它的作用。
当然政府如果要做把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来做一个示范,效果也很好,因为公共信息服务也好,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教育什么幼儿养老很多都涉及到政府的投入,他的任务已经很重了,能把自己的这些个做好了,这边是更好的发挥市场作用的问题。你不要反过来,反正是要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来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干的事很多,所以你利用新的数字经济,把政府的在社会治理和管理上面,这个短板给它补齐了,老百姓也是受益的。但是在促进产业发展、形成经济拉动力方面,一定要依靠众多的企业,你不要过度地担心说谁合格谁不合格,你是有一个市场准入的标准,但这个标准要相对公平,要相对合理,会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CCG秘书长苗绿
好的,特别感谢霍老师。下面我们有请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日涵教授。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日涵
好的,谢谢苗绿,谢谢CCG。我们今天首先要聊的就是为什么要做““新基建””?我想首先要看它已经取得的成果都有哪些。截止到2019年,中国的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经达到31.3万亿的规模,占到整体的 GDP比重已经超过34.8%,所以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这一次的疫情中,数字经济发挥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想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看看国内,中国的疫情控制做得非常好,当然是要感谢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数字经济在助力。相比海外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说,这一次数字经济在国内疫情中的作用,我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首先大家宅在家,你可以做什么?娱乐也在整个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就相当不错。最近不管是腾讯的视频,还是爱奇艺的视频,还是今日头条的西瓜视频,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包括头条、抖音、快手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所以大家宅在家有事情做,这很重要。
第二点是无接触化。比如说你出去,要打车的话,现在有滴滴打车各种软件非常方便,不需要在街上等待,而且银行的理财也同样是这样的,整个这两三个月时间,很多银行的理财包括业务都转到了支付宝跟微信上进行管理,就网上银行的管理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无纸币化,前段时间有报道说,纸币里也可能会包含新冠病毒,所以无纸币化接触,中国是相比西方任何国家来说都要强的,不管是支付宝还是腾讯支付,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所以这也是相当大的一个助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包括学生的复学,包括我自己本人这段时间都在给我的学生上课,有在中国国内的,有在海外的,包括来自西班牙的、老挝的、越南的,他们都通通过钉钉,包括腾讯课堂进行上课,所以才出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钉钉”的说法,就连日本的小学生都在用中国的钉钉。而且有一个歌谣叫做“钉钉崩,钉钉崩,小学生上课把钉钉挤崩”,就说明了大家对钉钉的使用已经上升到了几亿人在线,这解决了大家上课的问题。
同时,包括无接触买菜,同样解决了很多问题,我想大家都有感触,包括我自己在北京的感触就是我不想去超市买菜,但是我可以在盒马先生、京东和美团等下单,可以送到我家门口,马上可以拿到,我不需要跟这些人有任何的接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助力。与此同时,包括现在很多的恢复都向“云”上发展,比如说这段时间也有很多人要买房子,云上买房,包括贝壳的二套房,整个业务都解决了很多人买房子,体现了方便性,连签约、网签都可以通过线上进行管理,这些都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包括最近由于疫情的原因,有很多的农民,他们的农产品,包括湖北秭归的血橙、安徽砀山的梨膏都很难销售出去,而有了数字经济这些都解决了。
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到现场去进行包括运输和助力等。那怎么办?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阿里巴巴的“春雷计划”,包括京东也推出了相应的一些扶持计划,通过这样的一个网络经济、网红经济来进行,不仅有现场直播,有市场直播,同样可以看到有罗永浩的直播,威亚和李佳琦的直播,都在助力所有的这些商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国各地。我最近刚买了一些湖北秭归的橙子,所以我感觉这是非常有价值和有作用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刚才霍老师也提到了复工复产的作用,中国比其他国家来说,我们现在复工复产做得非常好,我们在2月底的时候,整个复工复产率已经相当高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什么?健康码的使用。健康码不仅是腾讯在推,包括阿里巴巴在推,现在国家层面也在推,所以助力大家相互之间取得信任感。我想大家都有感触,现在你不信任你周边那些人,都以为他可能会携带新冠肺炎病毒,但是有了健康码,这个信任就被确立起来了。这是一个国内的非常重要的点。同时看看数字经济,中国的数字经济还助力了国际化的发展。实际上,中国不仅是政府在援助全世界,而且中国的民营经济也在全世界进行协助。
马云最近不仅是给欧洲在赠送口罩、给美国赠送口罩、给非洲54个国家都赠送口罩,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个作用,哪怕在疫情期间,比利时的机场一直都在繁忙的运行中,中欧班列一直在运行之中,通过EWTP电子商贸平台将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球,这就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作用。所以不管是老百姓还是领导层都看到了,数字经济不仅是对国内,而且对国际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以3月4号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推动数字基建的发展,这点说明什么?就是数字基建现在非常重要,有别于以往的“铁公鸡基建”。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那就是四个字,弯道超车。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观看一下,整个的世界的大国格局发生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触动了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第二次电气化革命触动了德国和日本,弯道超车,成为了世界强国。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的发展,触动了美国成为全球的霸主。现在进入了新的科技革命阶段,如果说掌握了数字基建投入的话,中国将获得弯道超车的机遇,所以我想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为什么要加强?因为数字经济不仅仅是可以助力中国的实体经济,而且能够让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赢得长久的动力,这是我要提的第一点。
目前的数字经济创新业务会体现在什么点上呢?我个人认为未来肯定会加强在武器应用上的投入,现在武器行业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热点,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建设,都是为未来一个新的热点,而且电商经济包括网红经济,它不会是一个云泡沫。只要商家能够通过线上的方式让他体验到好处,即又方便又便捷还便宜,为什么不选择网络经济呢。所以我想这个以后都会取得快速发展,它会助力企业实现两个突破,第一个是综合化,企业会更加综合,不仅是做实体,也不仅是做电商,都会有一个综合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科技、电商结合在一起,跟实体经济结合,现在福建泉州、晋江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一个企业化转型,就是综合化。第二个助力国际化的发展。刚才所提到的,为什么马云要满世界捐口罩呢?
我认为这是非常有远见,非常有前瞻性的一个做法,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让各国更加认识中国的企业,而且这样的话相当于将中国打造成了一个我们的E-hub的中心,就以后中国的货物跟世界货物就可以连连不断的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实现中国人百年来想实现的“货通天下梦想”,这就是数字经济,包括数字基建能够实现的一个关键性根源。当然我们同时看到““新基建””如何为数字经济带来一个新的动能,我个人认为刚才已经提到,除了它的国际化和企业智能化以外,它也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能够有助于整个实体经济的一个快速的复兴发展,包括这次口罩、呼吸机等的很多需求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第二点是可以促进中国的消费。如果没有数字经济管理,宅在家里,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买东西,然后就通过这个数字基建,包括互联网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一个消费的提升和复生。
第三点,它实际上对于未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有很大的一个帮助。我们知道美国之所以在全球会处在一个霸主地位,它有影响力,是它在互联网时代掌握了这样的一个核心科技,包括它的根服务器,包括各方面创新,以前都走在前列。现在中国数据基建的投入,未来也会为中国赢得一些国际的话语权,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很多人也在关心它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怎么来做,我想以后包括语音教育、包括云选房、云医疗、云问诊,都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像大健康领域的、像互联网上的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感受,如果你要去买处方药,你没有大夫在现场的话,你可以通过云问诊的方式直接连线,大夫就会给你问情况,然后他给你开药,你就可以现场买,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包括最近线下的教育行业,包括新东方等,其未来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果说云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趋势的话,未来这是一个新的大趋势和热点。这是我要提到的一点。
对于国家层面的话,包括企业层面有什么可以做的?首先国家层面在政策上应该给予相应的一个支撑,就像我们已经提出,全国要加强数字基建的建设,在政策的统一管理上、归口上或者是由网信办、工信部,要统一规格管理,避免了一件事情要跑多次,这是一个。
第二,人才的培养。现在对于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培养,包括博士、硕士各层面都有,对于数字经济领域,目前整个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人才的国际化,目前是一个大的短板,中国的跨境电商,包括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国际化发展,举个例子,比如说阿里巴巴、京东、滴滴、大疆,然后无人机等整个海外发展都很缺乏国际化人才,所以人才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企业层面,我特别认同刚才霍老师所提到的,尽量的少管理,然后给他们一些机会,并允许创新型的科技企业有试错的可能性。经常会出现有一些创新型企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大家说要“掐死它”。我认为这样不对,对一些新的事物应该给它一些机会,让它来发展,试一试,允许它有试错的机会非常重要,并要助力它进行国际化的合作,加强其与国际巨头、当地政府的合作,跟“一带一路”整体结合在一起,会实现这样一个很大的特色。
最后我想提一点,任何的新鲜事物出现的时候都有人反对它,不管是因为利益集团的利益也好,还是因为对它的认知也好,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人会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当铁路出现的时候,有人说铁路会吃人,当机器智慧机出现的时候,有人说机器智慧机会吃人,然后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你觉得互联网不好,但是后来是历史证明了,这些特色后来都成为了一个新的主流,所以对于这些事情要给他们一些机会。
所以最后我想用两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未来以来要抓住数字基建这样的一个未来的机会。 最后一点是今日的特色有可能就是明日的主流。好的,谢谢大家。
CCG秘书长苗绿
好,谢谢黄教授,非常精彩,您语速也很快,信息量很大,全面地讲了您对数字经济的一些看法,而且后来提的这几点,我个人觉得关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分享了很多在基础设施建设各个方面的经验。未来可能“一带一路”在数字经济”新基建”上可能会发挥很大作用。下面有请启明星辰集团助理总裁蒋蓉生。
启明星辰集团助理总裁蒋蓉生
各位好,我是启明星辰集团的蒋蓉生,今天我想给大家带来的是”新基建”面临的安全问题和挑战,构建新型数字化新型架构,助力”新基建”。因为作为我们启明集团来讲,我们是围绕着网络安全产业发力的这么一个集团性公司,所以我们认为在构建”新基建”的时候,应该去构建新型数字化信任架构,所以我今天是想从这个方面进行阐述。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新基建”主要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用数字化赋能中国经济,”新基建”是整个社会的数字化的转型推进剂,蕴含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基建”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就是融合。在七大领域中,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既是大脑,又是计算平台,驱动着其他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而5G又决定了新型基础设施的集中状态和未来领先性。”新基建”会进一步加快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两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对数字世界的攻击将演变为直接或间接地对物理世界的攻击。在这里举个例子,对高速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攻击,将导致对交通参与者的直接攻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里就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如何才能守护”新基建”带来的收益呢?在人们广泛理解的物理世界、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存与安全是所有需求的基础。当公共安全与健康遭受挑战时,经济不得不退而另寻方案,那么当下的新冠疫情越发严重,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就表示,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世界经济可能在2020年上半年萎缩11%,这将比我们在2008年看到的经济萎缩更糟糕,比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还要糟糕。
联合国则警告说,冠状病毒爆发可能对各国的和全球的经济造成沉重的长期性的影响。那么物理世界的安全如此的重要,那数字世界呢,我认为”新基建”在创造更多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务必要为人们树立起安全数字世界的信心。那么这里就有一个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了,世界经济论坛,有一篇叫2019年全球风险报告,在这里面就指出,加强全球合作,以共同应对系统性网络安全挑战,提升数字化信任度,从而维护创新成果,并保护机构企业与个人的安全。
那么说到信任,这里面的信任是指的是什么?是两个实体之间建立的双向的信念,如一个实体对另外一个实体所声称的那样,在交互过程中将按照预计的方式进行,信任使得实体间的能力得以访问,除此以外,别无他法。这里是比较抽象的一些描述了。举一个失去信任以后要重建信任的例子,最近某远程办公软件报出未经授权向第三方发送分析数据,进入个人电脑,获取登录凭证的安全事件。消息传出,该公司的股价应声暴跌15%。 随后 CEO就开始宣布了在接下来的90天内,将停止功能性的更新,转而向安全维护和bug的修复上,并告诉团队,再次检查三次检查隐私和安全性,不要让任何用户在此失望。还发誓说我们要比以前努力10倍才能赢回信任。所以信任的价值其实就很重要了,它就像我下面也会说到,它是一种商品,因为你现在失去信任以后,你要重建信任,可能要花以前10倍甚至百倍的这样的精力,你才能重新赢得信任。所以”新基建”加速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使得网络安全及数据隐私风险加速攀升,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
当我们在这一刻讨论网络安全,应该放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讨论,保护的对象从信息系统开始,延伸到数据本身,再通过人与数据的融合延伸到每一个人,新冠疫情中健康码的全国推广就是例证。健康码实现了人和数据的高度融合,或者说是人的数字化,强信息人。所以网络安全的核心已经转向了隐私和数据安全,根本原因是数据价值的无限放大,人们相信新型基础设施可以负担得起这样的信赖,相信能够保护好人们的信誉、人们的隐私、财产和人身安全,但这种单方面的信任,如我刚才所说,现在是双方的,但这种单方面的相信或者信赖是不代表信任的。
所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者和运营者在建设和开展业务的同时,还应聚焦在为人民树立安全数字世界的信心上,建立双向的信任。这就是我谈到的数字化信任。说的更通俗一点的话,数字化信任能够应对数字空间中的网络安全的挑战,这其实就是这些运营者还有建设者去构建这样的信任的主要内容。随着数据泄露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普遍,对于赢得数字化信任的建设者和运营者来说,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它将改变整个社会看待网络安全的方式。以前只是一个合规的要求而已,现在转化成我需要安全,如果我没有安全的话,我就没办法开展业务,实际上他将转变整个社会看待网络安全的方式,有了这种内驱力,实际上这种内驱力,不是说需要有什么合规性的要求去驱动,网络安全将从这个时候从合规措施变成基础性的措施,数据数字世界安全了,人们的物理世界才会更安全,经济才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那么为了构建新型数字化信息架构,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纵深防御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第三个原则就是高效运行支撑原则,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启明星辰集团根据不同的”新基建”的这种方向,也构建了不同的今天说的架构。谢谢大家。
CCG秘书长苗绿
好的,谢谢蒋总。因为我们知道其实现在我们讲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网络的数字安全非常重要,我之前在欧洲参加一个关于中欧关系的会议,我跟一个欧盟议会的议员有一个简短的辩论。在一个活动上,他就指责中国在关于信息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上,国家摄取了过多个人信用的一些信息,他说让我作为一个中国学者作出解释,我说首先很大程度上,中国人对信息安全的问题,把信息给国家的理念是跟西方人不一样的,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信任政府的,包括刚才有专家提到,就像我们现在的健康码。在这个方面有时候就像国际上讲的,中国抗击疫情的一些经验,西方很难接受,但在健康码等方面我们就做得很好,我们觉得是有基本的信息保障在里面的,我的信息交给这个体系能够得到保障。所以说在这个事情上,未来可能当然一方面我们现在做得很好,未来的信息安全会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国际安全的问题,包括我们要向国际上介绍我们的这种基础设施,我相信也会是一个话题。
CCG常务理事,量化派创始人周灏
多谢苗绿秘书长,我觉得刚刚蒋老师提到的数字安全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最近有一个思考,我觉得其实现在所谓的”新基建”,包括以前的“老基建”,实际上是在打通我们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一个边界,以后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会融合成为一个我称之为“物字世界”的新实体。
这样的话会大幅度的扩开我们的物理世界和对虚拟世界的想象空间。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蒋老师刚才讲的,其实也是在讲我们信息界里面、“物字世界”里面的一个安全问题,所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CCG秘书长苗绿
下面有请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王健教授。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王健
好,谢谢。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因为上面我正好上课,所以没有能听上面一些专家的发言和观点。围绕着数字”新基建”,我也谈谈我的理解,我的看法。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了。那么20年间应该说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进行所谓数字化的转型,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商业市场的数字化的支撑平台,基本上都已经比较完善了。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最基本的这些服务平台,像腾讯、阿里巴巴、滴滴打车等等,现在很多企业还在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在20年间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所谓数字化和市场转型的这样一个基本前提条件。这次疫情实际上等于加速了这样一个数字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倒逼企业和这些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最近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提出这个数字”新基建”的这样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当然某种程度上是和我们这个时代是相关的。因为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应用,包括像云计算、5G宽带技术,包括现在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以及物联网。我一直强调叫数字化的生存和工作,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和工作的心态,离不开了这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这个时候,从政策角度提出来新“基建”,即“数字”新基建””。
当然从字面含义来讲,它是用我们传统的基建的词儿,把它赋予新的含义。当然就如同我们理解数字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样的,虽然我们都是讲经济,虽然我们都是讲基建,但实际上数字基建和我们传统的实体市场的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全是两码事。虽然我没有听全,但我非常赞同其他专家的观点,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传统的方式去做所谓数字基建。因为传统的方式就是花钱到处投资,然后修路,类似七通一平的所谓这些硬件的基础设施。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在数字经济或者是电子商务发展了20年之后,其实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换句话说,现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说我们再去花钱,甚至于地方政府再大量投资,再去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要做“云”,是吧?“云计算”,是吧?你再去做5G宽带方面的投资,实际上我们的电信行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投资了,只不过我们需要在政策上更加的来支撑,推出一些政策来加强我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个人觉得它的重点至少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大量的硬件的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现在已经投入很多了,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建立云平台,包括很多数据中心,包括现在的5G的建设,实际上现在正在投入。那么我们最主要的什么?最主要的是应用的问题。
应用问题包括我们怎么看待现有的基础设施,怎么样把这些基础设施用好,所以我提出第一个词叫“整合”,如何真正的把现有的数字的基础设施有效的整合,让企业能够用好,这可能比我们真正去建几个数据中心的意义要大得多。因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设施的建设,或者硬件设施的一个改进,而是真正的把我们现有的这些基础设施的资源,怎么样能够服务于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甚至于个人创业的中小企业。
第二个关键词,“普惠”。我们讲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要做到普惠,做到我们每一个企业,特别是现在我们讲的数字经济,真正在经济增长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那些中小微企业,包括传统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那么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到普惠。刚才讲的这些新的技术,包括 AI、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它能不能普惠,是吧?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不同的平台做有效的整合,做一些最基本的一些标准的建设。因为信息技术的投资、硬件的投资,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是说你今天号召大家去搞基建,就都去这样一哄而上。我们是要不断地去投入,根据对应用的程度而不断地去投入,除了硬件还有软件。所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讲的所谓基建,其实隐含了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如何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实实在在的获得、应用到。所以普惠的问题对基建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你的定价,因为现在数字产品很多都可以零定价。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各种商业模式,让他能够更多的普惠到每个人,这是很关键的。
第三个词,“生态”。我们要强调在互联网当这种生态环境的营造,因为数字化的生存对于企业来讲,实际上最困难的就是,像我们的产业互联网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企业很多都数字化生存了,可是我们在很多所谓数字经济的建设过程当中,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很多的一些关键环节,生态环境的关键节点,我们还不能够做到有效的数字化。比如,我们的产业互联网,比如产业互联网当中支付及税务的环节,企业与企业之间b2b电子商务当中,受制于比如说银行的结算,受制于我们的税务等制度性障碍。 当然现在发票已经都电子化了,我觉得这已经走得很不错了。但是,我们说把b2b在企业与企业互联网当中,很多的这些节点,我们都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步伐来解决所谓数字化的基础建设当中的一些关键的节点的那些问题,为这些企业提供方便。企业现在通过数字化,发展的企业端、消费端已经很强了,但是企业在价值链过程中的那些节点,我们还很落后,那些基础设施的服务还很落后,所以我们要重点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个关键点,我刚才也提到了,我就简单说两个注意点,在整个数字化环境当中,一个应注意的是安全问题。这也是最担心的问题,数据的安全,因为它跟实体物理结构的安全不太一样。第二个,隐私的问题,包括个人隐私,包括企业数据怎么有效的保护?这些规则。刚才苗绿秘书长也讲了国外对我们法规环境的担忧,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法规,包括数据隐私,包括数据主体、数据的收集处理的这些过程以及使用过程,它没有很完善的法律去保障。所以我们的企业不管是进入到全球的价值链当中为其他国家提供服务,还是在其他国家企业服务延伸到我们国家,都涉及这些基本的制度与规则。现在全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了,所以彼此之间的这种制度、保障都会相互有影响。就像我们看欧洲GDPR出现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欧洲比较早就做了规范,尽管它的规范也不一定很完善,也有人讲对中小企业来讲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起码是个方向,起码在这方面,我们的软环境建好之后,这可能才是我们真正数字基建应该着重的地方,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么多。
周灏:这边我先代表澎湃新闻提一个问题,向霍建国老师提问,您提到目前的”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目前的供给能力还不够,”新基建”在供给侧将带来怎样的升级?如何与传统基建配合和补短板?
霍建国:这实际上主要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感受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属于也包括现在的网速和网络的这种服务的问题,包括现有的一些平台的这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问题,因为我看到的是它的发展空间还在,你像这种刚才提到了智慧旅游的这些布局,包括即将6月份举办网上交易会是吧?像这种展会和论坛如何搬到网上去?来避免节省一些过去这种巨大的耗资?我觉得这个效果应该是很好。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一方面是可能在5G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继续加快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在很多平台的管理上,应该适当的放宽一些限制。现在这次疫情出现的一些新的平台,我觉得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要鼓励这些平台去发展,核心是一个问题,就是属于你服务的质量要上去,成本要下来。我们为什么看好网络经济啊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它可以降低成本,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一个平台是想就这个平台发财获取暴利的话,这个平台是很难起步。前期的起步如何使大家感受到一些实惠。所以我个人觉得基础设施、新型经济,包括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配套,以及法律法规的建立都是非常必要的。
苗绿:来自第一财经日报的问题,今年的广交会是第一次在网上进行,包括网上谈判、网上推广和网上服务。大家有没有一个预测,这种网上贸易平台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会重新塑造展会生态,比如说在疫情过后仍然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请大家预判一下未来在这些方面的较大进展。
霍建国:我觉得就是说他在随时大胆地尝试,因为现场交易会受到一些个海外疫情的限制。网上的展会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了,其实也有不少社会的展览公司,他们在不断地推出网上的展会。现在过去的时候一般是有现场的展会,同时把现场的展会推到网上去,等于是警醒运动,实际上效果也不错,所以我觉得广交会这次是特殊情况下的一个网上的交易,过后呢,如果效果比较好,那就是线下的现场的广交会还会继续的加强,同时可能会辅之于一个网上的交易会,因为效果应该做好了是比较好的。
包括现在的医疗项目,很多医疗服务门诊如果做好了的话,80%都可以在网上取得初步的一个诊疗,先问问症状,先汇报一下情况。需要的话可以去照片子,照完片子,这片子在网上共享,那是很容易的事。最后一旦决定了做手术,你才去医院,这个东西就可以把现在医疗服务紧缺的问题就解决了,没有必要去排大队去抢那个号。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这都是属于短缺的,就是需要尽快的提升满足的。
王健:广交会的价值,首先我承认广交会肯定是数字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我们现在疫情期间肯定是要更多的依赖网络。但是广交会的价值本身它也是一个人与人之间进行接触,跟产品接触,这是它最重要的价值。换句话说,你再怎么做,可能都不会完全代替现有的实体的广交会。但是,如何把网络跟实体的这种展览会相结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
周灏:来自网友的问题,如何建立数字安全保险制度?或者如何建立信息安全保密保险制度?
蒋蓉生:是问的是关于网络安全保险的事是吧?这块其实启明星辰集团现在也在探索,因为像网络安全保险在国外其实开展得可能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在国内的话也是一个探索的机会。
那么作为启明星辰集团的话,也在积极地和各种保险公司取得一些联系,然后他们也在主动找我们,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方向。毕竟随着中小企业的经营部的数字化,网络上的这些风险、网上威胁他们如何去应对,他肯定就需要有一个转嫁。网络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这一块我们现在还在积极地探索,这块我们主要探索的方向还是以这种IDC云中心这种,它是面向这种广大的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在这个方面进行探索中。
那么现在的话有一些成果,主要成果就是,上面的一些条款我们做了一些设计,但这些条款怎么样去量化,现在还在进一步探讨中。因为举个例子,你这个数据泄露出去,他的级别是什么样的?它的量是什么样的?量还好说,那对于泄露的级别你就不好去评估了,所以针对不同行业,我们要去逐步地去设计这样的一些可以量化的这种衡量的标准。否则的话,我们的网络安全保险在最后履约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王健:我来简单说一下关于安全问题和隐私的问题,泄露的问题。保险它一定是建立在未来他对所谓出现问题的概率的评判,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的。为什么?这里边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的问题?数据安全、数据隐私问题,我想没有一个企业愿意把数据随意的给别人是吧?就是泄露。也没有愿意说,我愿意把我的网站建立在不安全的网络上,所以虽然有很多的这样的隐私泄露问题、数据的滥用问题、黑客攻击的问题等等,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在国际场合大家也是这样认为,他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我们现在强调的是,既要法律层面的一些规定,但同样也要去更多的建立一个帮助企业提升它对数据安全管理的水平的这样一套机制。就是你要提升他的管理,有没有人员、有没有流程来有效的保护它的数据,保护它的安全。如何评价这些软件、这些解决方案,让更多的解决方案能够镶嵌到企业当中,然后能够有这样的流程,特别是管理流程,我觉得非常重要,这些工作是需要我们加强的。
苗绿:好,谢谢。挺有意思的,刚才我看到了一个资深的企业家的评论,他说今年的两会有可能要在网上开,“‘新基建’一定起步就是高潮,出战就是决战”,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尽管两会还没有正式宣布要在网上召开,但是如果一旦有网上的这种形式的话,因为我们国家特有的政治体系,它一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整体谋划,而且是给全社会释放一个信号,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重要性。
苗绿:接下来是来自CNBC的提问,关于““新基建””,到底有什么值得去关注的行业发展趋势?有什么机会增加政府,民企和投资家的合作?
黄日涵:从各个角度来看数字基建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像目前还处于一个尝试阶段,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很多事情还没有理顺,接下来确实有很多崭象,包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是允许企业去试错的,哪些是给企业一些机会,所以我想需要一个逐渐往上的过程。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可能在武器,包括人工智能等方面,现在提了很多,但是具体的怎么做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去摸索。
不管是ERP也好,还是OA也好,其实您刚才提到的钉钉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且钉钉不仅仅是一个上课的平台,它已经有1000万家企业入驻了,有2亿多用户,所以如果它不是一个数字经济的模式,那哪个才是数字经济的模式?我也特别认可您提到对于数字经济的认可认知需要重新去思考和定义,数字经济不是某个人定义的,也不是某一个行业进行定义,它是一个整体性,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当然最终的定义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要摸着石头过河完以后,国家给出一个整体性的答案,然后鼓励企业家包括大家共同参与其中,才能让数字经济走得越来越好了,现在当然确实有存在一些问题,我认可您说的,但逐渐的需要往这个地方去往上。
王健:关于行业的趋势和投资,既然是数字基建建设,我觉得不外乎就是要去完善这个数字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它的网络提速的问题,那就涉及到5G。但5G现在还没有那么普及,这肯定需要大量的投资,因为对于数字经济以及未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基础。
比如说定价,我讲能不能普惠,能不能让大家都能用。还有一个就是像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大数据中心,应该说这几年,我注意到了一些云计算中心,有些很挣钱,当然有一些也是盲目投资,这个不一定。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另外就包括我们讲的这些,在这个数字生态体系当中,特别是商业、工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当中的这些关键节点的整合,以及解决方案这方面,我觉得这都是未来的新的真正解决基建建设的几个点。
苗绿:我觉得非常好,因为时间也快差不多, 我们现在有好几个平台,包括百度、新浪、快手,加起来在线100多万全球的观众在看。接下来请每个老师一人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观点。我们首先从霍老师开始。
霍建国:我觉得今天对数字经济确实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应该说我是坚信我们选择”新基建”是正确的,关键的关键就是说很多事情它是在发展当中逐步会完善的。像现在的这种网络经济啊、数字经济和线下的这些活动,他就是一个交替的过程。我一直在关注医疗体系的问题,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如果说是网上门诊继续开,那么逐步就会出现一个转换,包括教育体系,包括文化,这是一个过程,大家在它起步阶段,还是放它一马,给它一个充足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相信这个趋势是阻挡不住的。
王健:我还是强调一点,既然是一个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么就应该让它具有普惠性。未来的基建越来越集中,企业发展越来越大,那可能会不会就有垄断的问题,当然我说基建建设肯定会是这样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因此,既然你把它认为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你就应该在定价、服务等各方面让它具有普惠性。
蒋蓉生: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没有安全就没有流通性,数字世界也是一样的,如果在数字世界中,我们没有安全,实际上我们再去谈这个数字基建或者是在创造更新的这种基础设施,或者是更好的一些发展,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基础,这是我想表达的。
黄日涵:我觉得就两句话,第一个是数字基建出来以后,首先要给大家点机会,刚才各位也提到普惠性,就不是个别的企业的机会,而是大家都有机会。第二个是一定要给企业试错的可能性,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往前。好,谢谢。
苗绿:好,谢谢,时光飞速,今天我们通过百度、凤凰、新浪、快手等好几个平台,累计有100多万的网友,都是全球在线听几位老师、几位专家和企业家的精彩分享。
非常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这个话题,因为确实疫情以后很多人在总结抗疫经验,包括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我们得到了什么?未来我们怎么走?总绕不开”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有些人说疫情倒逼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战略定位,还有未来国家的转型,“十四五”规划在往哪个方向着力?今天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百忙当中通过这样的形式跟我们来探讨。令人感动的是,这样一个公共政策的议题,有那么多的全球网友、大众来关注这个话题,当然作为智库,会议后,我们会总结今天的一些重要观点做文字总结和视频总结,同时我们也会做相关的建言献策,用更合理、更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做政策建议,并努力推动、影响相关政策。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合作伙伴,周灏博士,感谢量化派对我们活动的支持,我们马上一起要成立“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后面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周灏:多谢,我觉得我今天也学到非常多,也非常感谢大家分享了这么多信息。我总结下,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和CCG一起来为数字经济建设做一些事情,怎么把我们看到的问题把它变成一些方案和一些建设性的东西给到国家,包括给到企业去,大家能够用起来,能够把它推动起来。所以非常期待”新基建”的发展,也非常期待CCG后面的活动,多谢。
苗绿:好的,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还有网友们的关注,我们应总结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然后用在数字经济”新基建”上,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能够从中获益,让全世界在参与中国的发展进程当中能够有所推动,这也是我觉得全球化真正造福于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新动力,感谢各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