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北约为何让欧洲伤心
2019年11月13日
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关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的论断在欧洲政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德国领导人、欧盟候任领导人似乎都表达了与马克龙不同的看法,但除了不同意这种“激进的表达方式”,对于马克龙的言下之意,他们真的反对吗?
马克龙的“激进”源于欧洲正在对美国的“安全保护”失去信心,对美国政府“越过欧洲头顶”的单边方式失去耐心。且不说在北约军费开支问题上对欧洲不断敲打,也不说正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首创了“北约已过时”的观点,最近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系列操作,更是点燃马克龙情绪的直接导火索。在他看来,美国与土耳其这两个北约盟国在未经北约内部协调甚至并未通报其他“盟友”的情况下,就“擅自”完成了在叙利亚的交接棒,由此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欧洲的周边安全。而且土耳其还拿撤回难民互助协议说事,逼着欧洲忍气吞声。对在国际舞台上风头正劲的马克龙来说,这口气很难就这样咽下去。
此前和法国站在一起、要通过建设欧洲安全和防务“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面对来访的北约秘书长时显然有些言不由衷,这或许出于“待客之道”。马克龙不过是用更直接的方式说出了德国想说却还不愿说的话。在美国的压力面前,历来追求外交和安全独立性的法国,要比仍然全面托庇于美国安全保护、境内有着美国在欧洲最大军事基地的德国腰杆子更硬一些。况且德国对美国的市场依赖要比法国大得多,德国不得不在口头上更谨慎一些。
尽管欧洲领导人一再声称,欧盟安全能力建设与北约之间是“互补关系”,但如今对独立防务能力建设的架势显然不是要去与北约“互补”这么简单。当然,欧洲自身的安全能力建设能走多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欧关系最终走向何方。同时,由于能力和一些成员国的意愿所限,欧盟短期内还得维持住“安全靠美国”的现状。但如果美欧关系就此转向,类似美国“不打招呼”就撤出叙利亚这样攸关欧洲安全利益的事一再发生,“靠美国”的现状和“美国靠不住”的前景之间会出现更大的矛盾,也会让北约的寿终正寝来得更早。
世界如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美欧关系已非左右国际局势的唯一主轴。马克龙总统日前完成对华访问,中法双方从这种良性互动中收获的不仅是更紧密的经贸合作,还有更重要的战略协调和政治互信。在世界充满动荡的当下,一个坚持多边主义和战略自主的欧洲,一个放弃对盟友不切实际幻想的欧洲,一个放眼世界去寻找可靠伙伴的欧洲,完全可以成长为一支有益于多极格局稳定的战略力量。
欧洲在中国眼里是一个在共同挑战面前可以寻求共同话语、发起共同行动的重要伙伴,法国在进一步增强中欧关系战略性和全球性上反应和行动更快,它所代表的方向是中欧关系的发展正从利益共同体进入责任共同体阶段。其他的欧洲国家也应当跟进,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抱着北约这样“过时且不可靠”的机制惶惶不已、沉沦下去,还可以在新时代新格局的塑造中展现出欧洲应有的能力和智慧来。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9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