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新泉:目前WTO缺少推进多边谈判的合理机制
2019年11月11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19第六届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2019年11月2日-3日在北京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教授,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屠新泉出席并演讲。
屠新泉表示,目前WTO的机制里缺少一种允许或者说推进多边谈判的合理机制,目前还是随机的方式,而不是制度化的形式推进多边谈判,这导致很多不确定性、不透明性,成员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定努力确定更好的多边谈判的框架。
以下为原文实录:
我们现在最需要耐心,过去WTO很成功,现在为什么没有效率了。回顾多边贸易的历史,真正意义上多边的谈判成功的只有一次,就是乌拉圭会合。或者在WTO成立之前,70年代、80年代,多边贸易体制也面临非常严重的危机,所以危机是很常见的一种状态,这如何在大范围形成共识,是需要时机的,不是完全靠主观努力实现的,着急也没有用,就得等待时机。
比如WTO之所以能够成立,乌拉圭会合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推动力是冷战的结束,这不是主观努力就能够得到的时机。
从以往的时间来看,制度的变化落后于实践是正常的,我们经常讲制度要与时俱进,其实制度变迁总是要慢于实践的,因为实践的探索往往会更容易或者更快一些。但是等待时机不是意味着大家什么都不要做,等着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渐进推进相应的规则调整。在这个方面来看,大家都一直在做,都是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比如CPTPP、RCEP、WTO里的现在电子商务的谈判等等,都一直在取得进展。这种焦虑感也没有必要那么强烈,我们一直在取得进展。
从WTO周边谈判来讲,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式,不强求所有成员都要同步推进,这也不现实。部分国家,尤其是对于比较发达国家来讲,它们应该有这个自由推进相应规则的制定。这点来看,目前WTO的机制里缺少一种允许或者说推进多边谈判的合理机制,目前还是随机的方式,而不是制度化的形式推进多边谈判,这导致很多不确定性、不透明性,成员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定努力确定更好的多边谈判的框架。
我刚才讲到目前来看要制定大范围一揽子的WTO新的规则或者WTO改革很困难的,但是就一个议题谈周边协议也有局限性,在一个议题下很难形成利益交换。我个人一个想法是有没有可能把相关议题,两个议题捆绑起来谈,比如说产业政策的问题,包括高新技术的研发补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是很多国家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出口管制,技术出口限制,这两个问题是一体两面的,或者说有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为什么要高新技术的产业补贴或者政府的支持,就是因为我们想要进口很多技术,别的国家不出口,这样出口限制规则没有,单纯讨论补贴规则这是很难形成均衡的规则。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统一起来讨论,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平衡的国际规则。
文章选自新浪财经,2019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