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雨生:这一代海归要把中国先进的东西输出去
2019年8月26日
■汉雨生
燃石医学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19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第14届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8月17日在京举办。燃石医学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汉雨生出席并演讲。
汉雨生表示,今天这一代海归,因为同时受到东方和西方双重文化的浸泡,兼容性更强一些。他同时表示,我们总说海归,这代人不是这么感受,以前说海归是把海外比较先进的经验带回来,移为中用的想法。中国发展到这么强大的阶段,再往前看一步,不是单纯地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带出来,而是把中国先进的东西输出去,输出之后大家不要觉得我就不能强大了,而是要全球共享。
以下为文字实录
我们做的是肿瘤精准医疗,狭义解释是用二类基因测试方法,对肿瘤早筛早检和后续精准用药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检测。说到新经济,精准医疗行业,二类测序和各种疾病结合的行业是非常全新的行业,新到什么程度呢?在美国第一台可以应用于商用的,也就是可以用在人身上进行大规模基因测序的二类测序仪器是2011年底才出来的。
21世纪有可能中国和全世界不仅局限于美国,在全世界会有可能拔得头筹的,生命科学绝对算一个行业,因为它在全球的起步时间都是差不多的,目前无论研发结果、产品质量和品牌在美国Top公司都是可比的。
关于海归经历对此的影响,我从大学到研究生,一直是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毕业之后就没想在实验室里待着,就到生命科学的工业界做了6年,我工作第四年29岁的时候,做到了美国BioTek Instruments在中国的总经理,那个时候感觉比较空虚。其实出国这件事情,是当时纯粹缺乏方向的一个选择,不知道自己职业方向该往哪里发展,就想去看看世界有多大,就申请去哥伦比亚读了MBA。
读MBA对我最大的影响和冲击,并不是顶级商学院教你的硬知识能力,比如学财务、会计、经济学,这都是硬知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软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说在哥大这两年,真正打开了我对世界经济的视野,你看到了企业从创业时该怎么样去做,到成长期要跨过哪些坎儿,等它上市之后如何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做大,如何结合资本、技术和人才,这些是让我这两年思考非常多的。
回来之后,我想明白了不做什么,打工这个事儿我不想干了,做咨询真的不是我的兴趣,做投行虽然看起来比较年轻,真正和投行比,30多岁已经较老的年纪了。剩下了无非两个事情,一是投资,二是创业。创业,不能方向还没看清楚就去做的,否则扎得越快这行走得越黑。
所以,开始进入北极光创投,邓锋邓总那儿做医疗投资,二者觉得二代测序和肿瘤精准医疗是个非常大的机会,不仅可以帮助已经患肿瘤的晚期病人通过靶向药延长几年生命,通过早筛早检可以把整个人群寿命再延长5-10年,这时候无论是对经济还是社会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所以,当时决定做这个事情。在肿瘤行业,中国这边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合规做得最好,市场份额做得也是最大,Topline里面我们也是最强。资本市场对我们也是最为青睐的,今年年初融资的一轮是1.2亿美金的融资额度。
这个技术不仅局限于在中国,我们做的东西不仅仅是在中国填补空白,而是可以和全球医药企业竞争的情况。今年年底到明年,我们整个大的战略是做国际化,要到美国、欧洲、南美洲、东南亚,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一些思想并不是打败美国的企业,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全球化,你是国际化的企业,而不是打败谁,大家是同台竞争、扁平化竞争的情况。
我们总说海归,我们这代人不是这么感受,以前说海归是把海外比较先进的经验带回来,移为中用的想法。中国发展到这么强大的阶段,再往前看一步,不是单纯地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带出来,而是把中国先进的东西输出去,输出之后大家不要觉得我就不能强大了,而是要全球共享。
今天这一代海归,因为同时受到东方和西方双重文化的浸泡,兼容性更强一些,也不像美国政客的相比特别强权这种,我们认为,更应该在全球文化、技术方面的认同。我们特别想做到,又觉得不太容易做到的,就是你如何影响中国在政府层面,大家全球化思维的接受,还是比较容易以中国为中心,在美国以美国为中心,很容易两方面互不相让,如何求同存异,把事情做得非常有影响力不容易。CCG做的事情让我非常惊讶。技术越来越全球化,而且生命科学两个最大的引擎就是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创新和应用能力都远远不如这两个国家。在科技和文化两个翅膀下心怀天下。
文章选自新浪网,2019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