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关税暂缓背后的考量与博弈
2019年8月23日
沈建光: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前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2019年8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告称,将3000亿美元清单中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时间从9月1日推迟至12月15日。市场将此解读为中美关系有望重新走向缓和的信号,黄金等避险资产大跌,美股和人民币汇率普涨。
从暂缓加征关税的产品范围和时间选择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因素是特朗普这一决定的首要考量。根据笔者的计算,暂缓关税的商品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体量庞大,2018年美国相关产品自华进口金额达到1612亿美元,占3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同期进口的58%;二是对华依赖度极高,美国暂缓加征关税商品的进口87%来自中国,笔记本电脑甚至超过90%,而未暂缓征税商品对华依赖度只有25%;三是终端消费品占比高,单是手机、笔记本、玩具三项就达到926亿美元。这三点也证明中美贸易关系依然十分紧密,特朗普现阶段很难在不伤及美国经济的情况下继续挥舞关税大棒。
美国每年9月至12月迎来零售消费高峰,先后伴随开学返校季、“黑五”和圣诞购物季,对服装配饰和电子产品的需求集中释放。如果特朗普如期自9月1日起对3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征收10%关税,在进口高度依赖中国、别国难以迅速替代的情况下,10%的新增关税成本将由进口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对企业盈利和消费信心构成直接压力。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选择12月15日作为起征时点,正是因为届时购物季已经进入尾声,对消费者影响较为轻微。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贸易战爆发以来,家具等受关税影响较大行业的CPI和PPI涨幅超出受影响较轻的部门。全面关税可能使通胀上行的趋势蔓延至整体经济,延缓美联储的宽松进程,这是热衷于缩减贸易逆差和搞货币竞争性贬值的特朗普所不希望看到的。
从政治的角度看,暂缓加征关税无疑进一步体现了特朗普对中美达成协议的急切诉求。在笔者看来,8月以来中美关系的反复,是今年年中两国博弈的重演。随着2020年大选渐行渐近,稳定经济、稳固票仓是特朗普急于推进谈判甚至不惜动用
“极限施压”的主要动机。结合各方表态看,中美近几轮磋商围绕农产品采购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交锋,原因便是特朗普希望中国尽快敲定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帮助因贸易战和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的美国农业州农民走出困境,巩固自己的支持率。然而,中国基于自身的需求和成本考量,对大规模购买美国农产品一事始终持谨慎态度,成为8月初特朗普突然宣布对3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征税的导火索。
当然,就贸易谈判而言,美国自身远非铁板一块,国内各方立场和动机各不相同。如果说特朗普现阶段寻求谈判是以大选导向的话,那么莱特希泽等鹰派谈判者则希望借经贸协议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而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希望颠覆中国的议员也是大有人在。反之,面对投资放缓、动能减弱的美国经济前景,在华经济利益巨大的美国商界不希望两国走向彻底对立。因此,尽管市场上有不少观点认为中方继续谈判的意愿已经不大,但磋商的大门仍然敞开。加大开放、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性等重点与其说是应对贸易谈判的需要,倒不如说是中国“走好自己的路”的关键步骤。
文章选自财新网,2019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