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从关税战到科技战,美国还没想好后果
2019年6月5日
王勇,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从关税战过渡到科技战,未来有可能蔓延到其他领域,中国方面愿意在实质性的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实质性的、结构性的问题谈判以来,实际上中国是坚持认为,中美达成的协议与中国推动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总方向是一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即使在当前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的情况下,中国方面强调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且在改革开放当中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来回应国内外相关的诉求。中国这方面应该说态度是建设性的、理性的。
当前的危机怎么化解,应该说要去政治化,不要把一些技术的问题、贸易的问题上升到地缘政治的高度,当前我们看到国际安全化、武器化的情况非常严重,非常令人担心。中美有着庞大的双边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完全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共同研究的方式来推动中美的共同协定。
中国研究学者也不应回避国内发展的相关问题,需要开展有效的对话。中美智库推动两国政府、两国的领导人尽早开展对话,把当前的危机转变成一个深化中美战略上互信、经济上互利关系的契机,这个机会可能会稍纵即逝。如果处理不好,可以说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的冲击,中美可以说是其中最大的利益受损者。
因为在全球化时代,科技和贸易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在全球供应链、全球价值链当中,当前由于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破裂,美国当前还是处在全球供应链的上游,中国和其他的新兴经济体是在中下游,中国正在追赶,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对其他国家的结构性的权利,在高科技方面、电子通信方面是如此。
如果滥用这种权利,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全球价值链的破裂,两个平行供应链的形成会导致全球经济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导致中国和美国企业的损失,在90年代中美围绕着最惠国待遇的问题发生了很多的冲突,如果美国政府采取当前这种态度的话,可能美国的企业就会失去中国的市场,美国的技术并不是唯一的来源,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会向欧洲、韩国、日本或者其他国家开放,因为创新是全球性的。
从商业角度来看、从经济活动来看,其实各国家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换句话说,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中美的贸易战实际上没有完全隔断也不可能隔断中美的贸易关系或者产业、技术的合作关系。因为现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市场环境和多少年前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变得越‘小’,大家都考虑彼此间如何深度合作,产生共赢。这种思想是大环境下必然形成的共识。”
最终最大的损失,从短期来看中国的企业损失会比较大,但中长期来看,美国尤其是美国的企业是最大的输家,这就印证了美国商会多年来所提倡的观点,所谓的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没有经济上的强大,最后会影响国家安全,所以丧失中国市场,切断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科技联系,最终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
文章选自侨报网,2019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