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 刘世锦:中国未来改革的关键是落实到位已提出的改革目标
2019年4月30日
刘世锦,CCG顾问、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2019年4月1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CAFIEC)和联合国驻华代表处(UN China)联合主办,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协办的“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CCG顾问刘世锦指出,全球化经历了挫折,但一直前进,这是全球化的韧性。从国际层面,中美贸易争端以来,中美贸易仍有所发展,并有很大可能达成协议,中美有共同利益,中美扩大这一利益符合中美及全球的根本利益,这是全球化的力量。同时,WTO改革也势在必行,中美日欧等可能最后走向自贸区零关税,时间可能很长,但方向很难改变。从国内层面,中国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中国下一步的增长来源主要有:低效率部门的改进;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和人力资本提升;消费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前沿性创新;绿色发展。中国在国内外面临很多挑战,体制需要向前进,提出新的改革目标,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下一步关键是把已经提出的改革目标重点进行落实到位。
以下是发言观点整理:
我们看到全球化遇到了一些挫折,我想特别强调的就是全球化的韧性。其实中美贸易摩擦有一段时间了,我们看到最新的统计数据,中美贸易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另外,中美贸易谈判现在看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达成协议,双方都有这个意愿。为什么?因为中美有共同利益,而且中美之间的关系,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全球化最重要的成果。这两大经济体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40%,所以不是缩小,更不是放弃,而是扩大这种利益,符合两个国家,也符合全球的根本利益,我想这就是全球化的力量。
除此之外,WTO的改革看来势在必行。同时,除了中国和美国之外,日本、欧洲或欧盟,这几个大的经济体最后走向自贸区零关税,我觉得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当然这条路很难走,时间可能也很长,但是方向看来也很难改变,这是国际层面。
从国内来讲,我们正在经历着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变,传统的增长动力,比如像基建、房地产、出口基本上已经越过了历史需求的峰值,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存量很重要,但是增量上已经是贡献很小了。中国下一步的增长大概有五大增长来源:第一是低效率部门的改进;第二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和人力资本的提升;第三是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第四是前沿性的创新;第五是绿色发展。这五大新的增长来源都对体制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就是我们一些体制的“卡脖子”问题不解决,这些新的增长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你看得见而摸不着。
回过来讲,中国 下一步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遇到了很多挑战,都需要我们的体制往前走一步,我想中国下一步应该提出一个新的改革目标,就是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最近国际谈判中间谈到一些结构性问题,其实和我们国内的结构性改革是有契合之处的,其中包括公平竞争、国资地位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补贴问题、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改革并不是别人让我们改的,是我们中国自己要改的。大家去看看,从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到十九大文件,其实这方面已经提出了改革的目标重点,包括路线都有。所以下一步关键是把这些改革能够落实到位,这样中国就能在建设高标准的市场经济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这样的话,我们也就能够在应对国际国内的挑战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