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创新+工匠精神”打造核心竞争力

 

陈宁介绍视频项目.jpg

陈宁介绍视频项目

陈宁.jpg

2017年,深圳一名三岁的小男孩被拐卖,接到报警后的一个小时内,民警运用一套名为“深目”的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轨迹进行快速落地,并赶在除夕凌晨将这名小男孩从武昌火车站解救回来,送到了父母怀中,整个过程仅耗时15小时。 “深目”的研发者正是来自深圳的海归企业云天励飞。

陈宁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技术,只有加上应用场景,才能变成有生命力的产品。从深圳开始,云天励飞不但打造出“云+端”动态人像智能解决方案“深目”,还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动态人像识别系统。陈宁说,深圳是最适合海归创业的城市,创新加上工匠精神,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回国创业要让“天下无拐”

云天励飞是由两名“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联合创立的人工智能企业。两名联合创始人中,CEO陈宁是中国第一套商用矢量处理器指令集架构设计者,田第鸿则是视频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领域专家。2014年8月,两人由美归国,在深圳成立云天励飞,专注于智能视觉领域。他们希望,面向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新型的算法,通过研发人工智能芯片,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

2014年,人工智能前景并不明朗,人工智能芯片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云天励飞主打安防市场的策略并未得到投资人的认可。陈宁说,初创9个月的时间里没有拿到任何投资,团队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靠自己做“天使”才扛了过来。

因为陈可辛的一部电影《亲爱的》,云天励飞坚定了“用人工智能助力平安城市,让天下无拐”的目标,也因为这部电影,让陈宁结识了知名投资人徐小平。来自真格基金的百万量级投资,加上随后龙岗区政府引导资金和深圳市孔雀团队的扶持,云天励飞才度过了创业初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2015年,云天励飞开发的第一代基于人像识别和大数据的云天“深目”平台在龙岗区上线。上线两年,就已协助破获各类案件4000余起,找回多名失踪儿童和走失老人。目前,云天励飞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在北京、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及马来西亚等国家落地,还成功服务2016杭州G20峰会西湖核心安保圈等。

两年专注一个产品

能够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取得这一成绩,陈宁将原因总结为“聚焦”。实际上,在云天励飞初创的前两年里,公司就只做了“深目”这一个产品。“人工智能未来必然是要赋能百业,但在前期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必须全力投入打造出一个垂直解决方案,颠覆这个行业原有的效率”。

在过去,公安系统采集到的视频内容需要人工一帧一帧地查看,时间长,误差难以避免。陈宁提出用“以图搜图”的方式来改造这种传统的工作流程。他在研发期间带领团队走遍了龙岗的大街小巷,扛着摄像头去采集各种光线、各种场景、各种摄像头的角度高度下的视频流,去测量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人脸识别的边界条件。

在研发过程中坚持的这种工匠精神,使得一个创新的技术被慢慢打磨成创造社会价值的产品。陈宁告诉记者,以往为了定位一个犯罪嫌疑人,人工检索需要几天甚至几周,而“深目”可以在两秒内精准搜索出目标的行动轨迹。作为全球首创“云+端”动态人像智能解决方案,“深目”可以做到“亿万人脸,秒级定位”,几乎就是一个“城市大脑”。“所谓颠覆就是要把传统的、没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效率提升100倍以上。”他说。

正是前两年专注于技术,“深目”的成熟性慢慢得以验证。在“深目”基础上,云天励飞拓展出了一套基于动态人像的智慧化人员管理系统,并配合深圳公安独家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动态人像采集标准,全深圳在线的人像采集摄像机数千部,绝大部分由云天励飞提供。

第一步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第二步大规模推广复制。“深目”的出现,颠覆了安防领域原有的技术产品、应用,乃至市场格局。在“深目”的基础上,云天励飞又衍生出来两个新的领域——智慧社区和智慧商业。“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过程中,通过颠覆一个个行业,最终才能赋能百业。”陈宁说。

超前才能做出差异化

陈宁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不是产品,产业化的关键是要与行业原有的流程深度结合,只有加上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才能变成有生命力的产品。而要打开国内的市场,技术、眼光要超前,才能不断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和兼容是平安城市的瓶颈。“深目”不但支持大规模部署,还能实现集群扩展和跨区域联动,这也是云天励飞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率先提出来并实现的。

陈宁说,在做龙岗的一个区域级市场时,云天励飞就提出了城市级系统,在顶层设计时就考虑到,接口上如何兼容、数据如何交换、如何高效地负载均衡。后来这套系统复制到了南山区和深圳机场时,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将三套系统全部打通,让一款APP实现跨区域检索。若非超前预测到了这一需求,后来每拓展一个市场,都要将之前所做的工作全部推翻重来。

如何去满足市场差异化的需求?陈宁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纯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需求开发的流程,不能因为一个需求被动滞后地进行开发。“深目”诞生之初,一些传统集成商告诉陈宁,你们不要奢望“品牌露出”,只需要做出一个人脸识别的模块集成在原有的视踪平台上。但陈宁却不同意:“别人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没有办法了解市场的需求,也没办法去创新。人脸识别要么不做,做就是颠覆性。”他一直坚持开发出一个独立的、以动态人像为核心的智能化大数据系统。

三年后,不仅“深目”在深圳成功落地,还向其他城市复制。以人脸识别为核心生长出来的一套系统,使用频率已远远高于原来的视踪系统,成为一个核心业务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是一个新的产业格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磨合,也要有开放的心态去合作。”陈宁说。

芯片打造核心竞争力

云天励飞已经连续两年实现销售额过亿,近两年内会很快突破10亿元。陈宁提出,今年要把云天励飞打造成为深圳本土人工智能“独角兽”,希望2020年成长为市值百亿美元的科技综合体。除此之外,云天励飞做人工智能芯片的计划也在一步步接近目标。

“2014年创业之初提出做芯片时,友商质疑,投资机构也不理解。”陈宁谈到自己坚持的缘由时说,当时阿尔法狗的出现令全球为之震动,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组数字,阿尔法狗的最大变体版本曾经使用了1920个CPU(通用处理器)和280个GPU(图形处理器),以往的硬件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工智能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人工智能真正要产品化,不解决硬件的问题没有出路。芯片是挡在技术发展和大规模产业化之间的鸿沟。”他说,英特尔、英伟达也在探索人工智能,但它们都不可能面向一个具体行业做高度定制化、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更不要讲涉及信息安全的行业。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和处理器芯片跨界创新的企业,云天励飞是为数不多的有做芯片基因的企业。陈宁说,芯片大佬英特尔等做平台型芯片,云天励飞则专注做面向人工智能的核心处理器和模块,它不是“万金油”,而是赋能终端的智能化,只聚焦视觉,也使产品投入可控。在研发步骤上,第一代产品是运用芯片平台上嵌入算法,验证算法的性能;第二代产品是把芯片设计方案嵌入基于FPGA的通用芯片平台上,验证硬件芯片的稳定性和效果,在此基础上生产第三代产品,预计在今年年底就能投片并实现商用化。陈宁说,芯片将成为云天励飞独有的优势,通过打造“算法+芯片+数据”的闭环生态,云天励飞将在人工智能行业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人物小传

陈宁,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中国第一款商用矢量处理器芯片设计者。

陈宁曾任中兴美国技术总监,曾任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高级架构师、4G-LTE国际标准首席代表,拥有近30项已授权国际专利。2014年底,陈宁携手佐治亚理工博士同学田第鸿在深圳联合创立云天励飞。两名联合创始人分别作为处理器设计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业界专家入选“千人计划”,并且跨界创新打造中国第一颗商用化人工智能芯片,突破人工智能大规模产业化的瓶颈。依托智慧警务探索,在深圳龙岗打造了全球第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示范区”样板点;开发的第一代动态人像识别系统——云天“深目”,让科幻片中的“天眼”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