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商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 | CCG研究

  参与中国经济,华商具有天然的优势。海外华商不仅是中国商品对外输出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利用海外资金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海外华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与欧美日韩等外商投资一起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6 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0 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中国香港投资871.8 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69.2%,新加坡投资61.8 亿美元,占4.9%。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大部分是由华商进行的。东南亚华商也往往通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投资中国大陆。

  2016年境外华商对华投资情况基本上是一直以来状况的延续。考察整个外商对华投资的历史,华商在各个阶段都拥有重要的地位。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香港累计对内地投资8333.25亿美元,占中国累计吸引外资总额的50.74%(见表8)。从历年变化情况看,中国香港、欧盟和韩国的投资规模有所上升,日本、中国台湾、美国的投资规模出现下降。

 

 

表8 截至2015年对华投资前15位国家/地区情况

国别或地区

项目个数

比重(%

实际使用

外资金额

比重(%

中国香港

386213

46.18

8333.25

50.74

英属维尔京群岛

23583

2.82

1491.74

9.08

日本

49840

5.96

1018.25

6.2

新加坡

22481

2.69

792.21

4.82

美国

65847

7.87

774.7

4.72

韩国

59740

7.14

639.46

3.89

中国台湾

95298

11.39

626.89

3.82

开曼群岛

3168

0.38

301.73

1.84

德国

9002

1.08

254.67

1.55

萨摩亚

8120

0.97

253.41

1.54

英国

8106

0.97

196.99

1.2

荷兰

3078

0.37

154.87

0.94

法国

4997

0.6

148.59

0.9

毛里求斯

2421

0.29

133.15

0.81

中国澳门

14398

1.72

127.85

0.78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对于国际投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外商,华商更熟悉中国的文化和政策环境,同时,华商尤其是老一辈华商投资中国,除了经济利益驱动外,更多的是基于地缘、血缘等人文因素。

 

  未来,外资在中国将有更大的施展空间。根据中共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中国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商务部于201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入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规定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规范和促进外商投资。近年来,中国两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版目录将限制性措施由2011年版的180条减少到93条,2017年版目录进一步将限制性措施减少到63条,比2011年版总计缩减65%。

文章来源 | 全球化智库丛书《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