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涵:设这个机构,美国似在“赌气”

2018年9月20日


黄日涵, 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


  不久前,美国宣称要整合现有资源,设立一个专门的对外金融投资合作机构,对抗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也引来国际舆论的关注。随着这一机构的一些细节被披露,我们可以对这一机构未来担负的角色和其发挥的功能做出分析。

  据悉,美国拟设立的这个机构被称为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贷款上限为60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美国政府对抗中国在海外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不断上升影响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就目前看,这一实体机构打算整合美国现有负责欠发达国家公共及私人资本事务的机构。按照美方的想法,这个机构和相应的投资引导法案如实现配合,就可通过中国投资无法做到的方式促进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美方特意强调,该机构将重视与全球其他发展融资机构合作的能力。

  美国负责筹组这一机构的相关官员直言不讳地将目标对准“一带一路”,宣称打算雇用当地员工,并以透明的方式促成资金流向私营部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尽管目前美国这一机构的功能还有很多不清晰和不确定之处,但是与“一带一路”倡议相比,有一些态势是清楚的。

  首先,就资金规模而言,华盛顿整合而成的这一金融投资机构仍无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比。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而且,还呈现上升势头。

  其次,美国的这种方式并没有太多新意,与以往的发展金融机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将拥有在海外进行股权投资的能力。所以,这一机构的出现更像是简单拼凑而成,是美国短时间出手的一个“应急之举”。

  美国的综合国力全球第一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影响力也遍布世界。但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在全世界算计每一个合作伙伴,处处雁过拔毛,带来的结果自然是“财聚人散”。

  相较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在六大经济走廊、三大蓝色海洋经济带建设上也有突出的进步。我们在对外合作的模式上不仅有“BOT模式”,也在尝试“PPP模式”,多角度、多元化的合作让“一带一路”走得更稳也走得更远。

  笔者认为,美国的构想略显单薄,暂时难对“一带一路”带来太大冲击。当然,若美国人的出发点是帮助全球经济的发展,抛弃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倒是一个好事情,我们欢迎良性的竞争。但如果只是“赌气”“跟风”式的酸葡萄外交,是难以扎扎实实地做好事情的。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8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