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耶鲁演讲:成功的公司都是按最艰难的模式运营的
2018年7月27日王强,生于1962年,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本文为2018年4月28日演讲实录。
大家知道耶鲁大学是一所顶尖大学。从投资界来说,中国现在顶尖的两个投资机构都出自耶鲁:红杉和高瓴,高瓴的英文名字Hillhouse,还是耶鲁校园里一条路的名字。我自己也是耶鲁家长。
借此机会我再次来到耶鲁。开始前,我先花点时间介绍真格基金。真格对于徐小平和我来说,实际上是我们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为什么呢?因为之前的新东方,到现在也是一家估值达150亿美金的公司。96年我从美国回国加盟俞敏洪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经过十年它成为第14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
其实我们在新东方的时候,就没想到上市。所以如果你想创业,就忘掉上市,因为上市只是一个结果,它不是你的目标。带着上市目标的人创业,我认为超过90%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你直接按照资本市场的逻辑去运作公司,所以接下来你会发现创业不那么难,然而一个成功的公司一定是按照最艰难的模式来运营的。
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赚到的每一块钱,才有可能不断往上加。我们在创立新东方时从来没学过,俞敏洪研究生也没读过。他们班当时50个人,49个人都在国外,只有俞老师一个人选择在国内,你说他不聪明,但是这么不聪明的一个同学,他做出了一个企业,所以创业不全是依靠才干。创业很重要的一点是你的想法有没有市场需求,只要你的想法是牵动市场的,加上真正的市场需求,就可以做成,没有什么秘诀。
2006年新东方上市以后,我和徐老师其实还挺沮丧的。徐老师比我大六岁,他觉得人生就结束在上市这一刹那。那天晚上喝完酒以后,徐老师坐在在河边,他说他想跳进去,为什么?因为第二天就没工作了。虽然他赢得的是新东方的财富,但是一夜之间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没有办公室了,没有学生能够去谈话了。人生是非常戏剧化的,我从来没有想到上市之后我们会有沮丧的感觉。徐老师就想了一个词叫做billionaire losers。后来要拍《中国合伙人》第二部的时候,这个词成了英文副标题。
其实人生奋斗的过程非常重要。我们这些人既没学过金融,也没学过管理,更没学过MBA。凡是你们认为做生意,做企业,做产业所需要的,其实都不是必须的。我和徐小平2006年开始对人生有另外一个思考,我们想再做一件事。我爱读书,我当时读拉丁语和希腊文,我也不要学位,我希望再去读个本科四年,学两年拉丁文,学两年希腊文,最后读柏拉图,结束我的一生。但是徐小平一直拉着我不让我离开,那么做什么呢?我们第一个观点就是不能再做一个新东方,做了也不一定更好。所以我们想了很多东西,从06年开始,直到真格基金2011年10月份成立,基本上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徐小平天天把我约到国贸的一个咖啡馆,我们喝点咖啡,喝点茶,然后晚上找个小酒馆,非常痛苦的思考人生的下一个方向。然后到四年以后,突然觉得其实我们要做的和新东方差不多。当年新东方的学生很绝望,我们送学生们去耶鲁,然后他们给我们钱。现在他们从耶鲁毕业了,想做点事,我们给他们钱,和他们一起成长。
当时还没有这个概念,我们开始做这家公司也是机缘巧合。当时陈欧和龚海燕做世纪佳缘,他们都上过新东方的课。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做天使投资人,但是他们不知道到哪去融资,于是就找到了我。过几年突然发现他们成长得不错,最后还上市了。
所以徐小平就说,你看我们自己擅长做的是判断。因为从北大到新东方,我们天天做的一件事就是见到各种优秀和不优秀的人。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忽然觉得必须要做一个天使基金,为什么?06年新东方要有两个功能,出国留学的桥梁,和归国创业的彩虹。这在老俞那里加都没法加起来。因此我们这个基金想要实现第二个目标,所以你看我们创业的目标,怎么去把彩虹给大家创业,如果他没钱,给他一点钱投资,这样就诞生了真格基金。
这个东西我们是一点点起步的。我们都没学过专业的投资,如何去管理一个职业基金。我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思考,全世界这么多基金,为什么我们还要做一个基金?我想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小基金,因为小基金就是天使投资,种子轮是永远不会大的,但是大的小基金就是要有胸怀,要有眼界,要感动别人,敢玩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事情一下子把我从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梦想中拽出来,我觉得很有意思。在给我们这个基金起名字时,我说我要用integrity这个词,要给新的一代创业家注入integrity,那怎么翻译?我翻了字典,如意,诚信都不足,后来徐小平说,真格怎么样?因为“格”在汉语中除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以外,还表示要变成方法论,是资格,有力的证明。把“真”作为品性注入到一个资历、资格,就是我们要做的东西,我们要投资的就是这样的人。就这样“真格基金”四个字诞生了。所以说真格基金不是玩真格的,而是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小平当时问我一句话,你觉得我们能做成吗?我们当时也挺害怕,但还是要看看。
我们俩都没有学过管理,所以得去找个有经验的人求教。我从媒体上看到有一个叫沈南鹏的很厉害,但我不认识他,小平说我也不认识他。我说这是你的长项,如果我觉得你能把他拉过来跟他聊聊,看我们俩做一个天使基金靠不靠谱。这几年媒体上他都是中国投资界的第一人,今年福布斯把他评为全球一百名投资人的首位。小平说好,结果一个礼拜以后就跟我说知道沈南鹏住在哪,然后就约了他。当时沈南鹏觉得我们俩非常有特点,要做早期投资,而这不是他擅长的,所以我们一拍即合,邀请他加盟,所以最早我们实际上是三个人。
我们从3000万美金开始,一直在做到今年,我们现在有10亿美金在投。主要成长过程说明什么?不是我们聪明,你做任何一个事情,与你的背景没有太多的关系,在于你对这个时间段和你对状态的把握。有的东西我们不懂,我们可以雇人来做。真格企业的历程也证明,创业不必惊慌,觉得必须要经历什么样的资历,然后才能成功。这是中国同学容易陷入的一个陷阱,觉得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开启另一段历程。其实没有这种状态。
在张磊做高瓴资本之前,他也不是一个著名的投资家;沈南鹏在红杉之前也做过携程;包括蔡崇信加入阿里也是一样。耶鲁经常出现世界级管理的人才,虽然耶鲁创业的氛围不像斯坦福,但是你看投资领域,著名的投资人多数还是从耶鲁这样的人文学校里走出来的。因为你驾驭钱,驾驭的是超越人性的钱。耶鲁就是教育培养这样的人。所以这说明什么?就是大家不要有限制,做着做着就会了。从真格基金来看,去年2017年全球有224家独角兽,估值来说有十亿美金,中国有59家,占到1/4左右,略弱于美国,剩下的企业来自以色列、韩国、日本等。那么这59家企业中真格基金有多少?14家。我们从来没有学过投资的,最后我们能够发掘出14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真格基金通过这几年的历练,已经很善于发现早期的企业,而且最诚心地来帮助创业者。我们是全世界第一家把投资条款清单用简单的语言写在一页纸之内的企业,然后把投资意向书缩短在两页纸以内。当时我们推出这项服务时,中国所有的VC都很生气,也很震惊。其实他们不是从人文角度来考虑,我们能敢于去掉,不是因为我们要展示这样的行为,是人性的更深的意思。你保护了创业者的利益,实际上他们将更有动力往前走。所以我觉得,创业不是资本的思维,而你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对市场的判断,可以驾驭团队。如果这些东西都有,那么你的创业就能成。现在还有很多争论,说大学刚毕业要去大公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想创业,无非是你所提供的服务,你所设计的产品,你的商业计划是不是真正去解决一个痛点难点,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设想一个挺好的东西,要能够诊断市场的真正需求。
大家知道新东方和学而思的市值加起来,现在已经超过350亿美金,那大家知道他们俩在中国的培训市场所占比重如何?才不到3%。当时我知道这个数字是很惊讶的。以前总觉得有这两家企业,教育行业就别投进去了。可是发现这个比重后,我觉得我们可做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后来我们做了“一起作业”,这家公司从2012年诞生,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成长非常快。去年完成了第五轮融资,融了2.25亿美金,变成了中国另外一个独角兽公司。所以即使有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巨头,中国市场还会出现更多更强的企业。所以无论大家是学什么的,如果你的想法足够成熟,你要解决的问题是痛点,那就可以尝试着做。
如果大家有了比较健全、成熟的想法,第一时间可以找真格。因为我们的背景和其他投资者不一样。我们是老师,老师的特点,是希望成才。 今后大家在美国如果有好的想法也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现在投了600家企业,投资生态非常健全。而且我们在美国也投资了很多世界级的创业公司,比如胶囊列车,我们是第一轮的天使投资。
同学们,你们既然来了耶鲁,进入了全球顶尖的人文学校学习,环境这么好,应该好好珍惜。你们要敢于成功,才能够成功。然而世界上很多人都怕失败,大部分人也不敢想失败。这种想法实际上在阻碍他们真正成功的结果。所以,我想以耶鲁这样的人文气氛来说,只要你们敢想,然后敢做,敢于行动,that’s all about entrepreneur。感谢大家!
文章选自凤凰网,201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