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涵:海外合作要“和”字当头

2018年6月15日

黄日涵,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


  近期,中资公司在周边国家投资发展的几个基础设施项目遇到当地政府作出暂停推进、重新谈判的决定,接踵而来的这类新闻确实吸引了一些人的关注。

  笔者实地调研过在缅甸的一些中资项目,其实外媒对这些项目的报道不仅有许多的常识性错误,有些更是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充满了误解。通过最近中资项目在周边国家遭遇到的类似经历,以及中国在海外开展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经验,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步调一致很重要。我们常说朋友之间步调一致,才能更加和谐。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逐步走出去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的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发展阶段,甚至是思维模式,往往是阻碍深入合作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忽略了当地国家和民众的实际需求,一味去追求“更大、更全、更贵”的项目,很容易出现“贪多嚼不烂”的现象。其实,正如普通人生活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如今,我们看起来不过百八十亿美元规模的项目,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却是很大的一笔投资。

  其次,需要提升对方的获得感。在建设海外项目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当地国家政府和民众对大项目带来的“负债忧虑”,中资企业可采用逐渐推进的方式,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打造一些“样板”工程。或者采用“切香肠”的方式,把一个大的项目分成若干个部分或者若干个阶段逐步推进,避免项目过于庞大,刺激一些民众的神经。

  与此同时,在推进过程中,把项目做扎实,让所在国民众能够真切体会到中资项目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这样才能让他们“路转粉”,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在所在国的投资。

  第三,宣传方式要适度。近些年,一些媒体在对内宣传海外投资项目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新闻看点,常常过度宣传,甚至夸大一些项目的数据指标。殊不知,在地球村时代,这些消息都会很快传播出去,过度的宣传会让项目所在国民众产生一些不适感。再加上有许多域外大国以及国际NGO组织经常拿着放大镜审视中国的海外投资项目,于是更容易授人以柄。

  第四,发展眼光很关键。正如十年前很难想象高铁会成为再日常不过的交通工具一般,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假以时日,未来的他们也同样会感谢曾经努力的今天。不管什么项目,一个国家如果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而在海外项目合作上则需要有适度的超前意识,让当地合作伙伴也能认识到,如此才能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赢得先机。所以,双方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具体的协商,选择适合所在国发展阶段的项目,理解对方的发展需求,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充分思考,实现发展思维上同步才能达成真正的共赢。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8年6月13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