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我们赶上了新一个“黄金十年”

2018年3月7日

专家简介

徐洪才,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本文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参加1月29日“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升级高峰会暨2018首届山西资本市场转型发展年会”讲话全文,整理如下(有删减):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大家对未来都有美好的期待。去年年底,十九大成功召开以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感觉到在新时代来临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一点忐忑,对未来新时代的期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实大家还是在某种朦胧的认识当中。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到底有怎样的变化和趋势,这是大家关心的。

就近期来看,召开了冬季达沃斯论坛,在达沃斯论坛上,大家明显感觉到,世界经济有明显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发展报告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7%,2018年增长3.9%。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蒸蒸日上,特别是日本摆脱了长期通货紧缩的困扰。 实际上,我们周边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在1月26日,印度的国庆节上,莫迪总理邀请东盟十国的领导人同台亮相;日本宣布踢开美国,与另外十一个国家签署TPP协议。此前,大家看到,在去年6月份,G20峰会上,日本和欧盟签署了《FTA协定》,这是两个重要的发达经济体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言论,称适当的时候也要考虑重新加入TPP。

实际上,现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仍然在砥砺前行,这种多边的、双边的贸易协定仍然在推进。刚刚开始新的一年,我们注意到,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来访中国,接下来就是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准备访问中国,中国仍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最新公布的全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是经济稳中向好,超过预期。我们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时候,经济增长6.7%,当时觉得这个拐点可能还要两年,其实在四季度已经悄然来临,实现了6.8%的增长。2017年顺着这样的势头,前两个季度增长6.9%,三季度6.8%,四季度6.7%。

仔细分析,原因何在?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结构性改革提升了效率。比如,我们的投资去年增长7.2%,低于2016年0.9个百分点,创下了历史新低。大家产生疑问,按照过去的规律,经济增长9%的时候,实际上货币的发行增长17%-18%,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如此。你现在只有7.2%的固定资产投资,怎么可以拉动6.9%的经济增长呢?说明我们“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成效。比如我们在去产能这块,提升了先进产能的利用率和效力,开工率上升了。这也体现在微观层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17年高于2016年0.6个百分点,这是有坚实的微观基础。2015年克强指数接近于零增长的时候,大家有点担心,但是在去年,已经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在12%-13%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新动能的培育方面,高科技、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产生的经济增加值均达到10%以上,有的达到11%-12%。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达到58.8%,结构在优化,效益在上升,质量在上升。

另一个方面,我们赶上一个好时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蒸蒸日上,拉动外贸出口,去年出现大幅度上升,进口达到17%以上,出口实现将近9%的高速增长。相比于2016年上半年以前曾经出现的外贸负增长的情况,2017年,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9%左右,实际上拉动经济增长超过0.5个百分点,2016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0.4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如果剔除外部因素影响的话,我们的经济仍然是下行的,这也符合我们对中长期走势的基本判断,就是向中高速迈进。这样的趋势未来还要延续。

虽然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在上升,但是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低于2016年,其中传统消费,住房消费是下滑的,汽车消费下滑得更严重一点;但是新兴消费风生水起,首先是旅游消费去年突破新高,境外旅游达到1.35亿人次,在海外形成将近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需求。接下来就是文化消费、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这些新兴消费风生水起。

外贸方面,未来的趋势,我认为超过10%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过程中,美国、欧洲、日本日子好过了,底气也足了,他们异口同声不承认中国市场的地位。从近期美国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特别是301条款调查,对中国施加压力。另外一个是在不久前公布的《国防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列为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所以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一点剑拔弩张。

今年希望贸易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与去年持平的态势,也就是3.9%的水平。这并没有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说明现在全球技术和产业革命仍然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期。未来如果进一步上升,对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好消息。总体而言,2018年世界经济是稳步上升的,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贸易投资的摩擦会进一步加剧,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刚才魏杰教授讲到,美联储的加息、美国的减税政策可能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外部冲击,这一点我们不能盲目低估。特朗普说,苹果公司有将近3000亿美元的资本回流美国,全球的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回流美国,对中国会产生很大的产业竞争压力、资本压力。当然这也是好事,可以进一步倒逼国内改革,应该看到积极的一点。

但是,纠正中美之间的不平衡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去年一年,通过对话沟通,扩大双边开放,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了。今年特朗普肯定会拿中国说事的。特朗普最近的人气上升,民调支持率已经达到40%了。作为一个过了70岁的企业家,每天只睡4个小时,呕心沥血,最终得到了人民的认可。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未来,中美贸易的大思路也很清晰的:第一,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要向中国进一步开放,第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也要扩大开放。大家看到,未来三年,我们准备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相关的金融领域要扩大对外开放,与狼共舞,提升金融领域竞争力。

2017年,人民币汇率是稳住了,风险是下降了,但是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下降的,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的比重从最高点,2015年上半年2.8%左右下降到现在只有1%左右。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如何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也是我们未来很大的挑战。

投资方面,大家感觉到很大压力。我们经常讲,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投资仍然发挥关键性作用。房地产投资已经回归常态化,现在只有7%-8%左右。去年一年,解决了房地产领域两大问题:第一是一线城市房价泡沫过度膨胀的问题;第二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的化解。但是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是在回落的。消费方面,老百姓可支配收入过去几年是上升的,去年经济增长6.9%,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3%。但是,居民加杠杆速度太快,目前,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就是70万亿,但是房地产按揭贷款突破了40万亿。去年一年,房地产的销售规模达到13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了65万亿,如果还是按照7%以上的增长速度,我们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呢?我们的GDP现在达到了82万亿,但投资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现在只有33万亿。未来的消费增加还要靠增加就业,通过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就是制造业的投资,去年低位徘徊,4%左右,但是高端制造业是短板,缺少技术,现在出现了大量资金找不到好的项目。在座的各位都是资本界的专家,有很多钱,但是找不到好项目。去年整个资本市场,蓝筹股现在已经涨得很高了。基础设施投资去年仍然是挑大梁,已经回落到只有13%,还要进一步回落。现在大家看到,对PPP项目的监管加强了,如果政策在这方面进一步收紧,对投资是有影响的。

去年金融领域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回归到和名义GDP增速持平的水平。到12月底,我们M2的增长速度只有8.2%,创下了历史新低。大家想一想,2017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广义货币量的增长速度是12%左右,但是实际是不到9%。金融去杠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家也注意到,资金价格是上升的,短期、中期、长期利率水平是上升的,我觉得这对中国不是好事,上升得太快对我们经济有很大杀伤力。融资成本上升,利率上升,未来货币政策的结构,近期有一点小小的调整,进行差异化调控,准备金率已经粉墨登场了,但是是短期使用,未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调控空间。除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中性,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齐头并进,它是更重要的事。因为目前,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有16%左右,居高不下。但是中短期的政策工具在公开市场中融资,资金价格是2.5%,资金成本是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了0.9个百分点。所以我多次批评,央行一年不当得利将近1000亿人民币,要从源头上降低我们的资金成本。

另外就是民间投资在12月份有回升,达到6%。在12月份以前,我们利用外资这一块其实是比较差的,11月份一批大的项目资金到位,所以全年平均下来, FDI增长9%以上,还是令人鼓舞的。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近期营商环境有所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前景,增加了投资。但是这个基础并不牢靠。2016年我们的对外投资达到1700亿,增长了44%以上,但是2017年回落到1200亿,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政策现在也出现某种微妙的变化。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时期,过去四年,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投资、产业布局,现在也到了重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时候了。要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提高商业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挑战。

外贸这一块不太可能像过去10%以上的增长,世界增长只有3.9%,中国的外贸增长7%左右,我觉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是可以维持的。太高了,各种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增加,增加外部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也没利。

过去两年,房地产市场的突飞猛进其实是透支消费,消耗了我们未来居民的消费能力。如何增加就业、提振消费,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投资低速增长只有7%多一点的水平下,如何保证经济增长6.5%以上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处于紧缩的,2017年还不错,我们还经常讲一讲,虽然广义货币两增长只有9%不到,但是人民币信贷资金投放增长10%,实体经济得到了金融支持,力度依然是很大的。但是,没有存款,哪有贷款?所以总体而言,未来的金融,恐怕总体还是要有偏紧的趋势,再加上监管现在更加严格了。

机会在哪里?我觉得还是要深刻地理解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时代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的变化,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工作的重点依然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这是抽象的。具体而言,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多样性、新兴消费需求的上升会拉动资本增量,增量投资结构的变化,这也预示着未来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要瞄准这些。

刚才讲到旅游,衣食住行是有限的,但是行者无疆。旅游的需求、文化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养老、健康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这是我们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投资的发展方向,我们要顺势而为。

未来的几年,我个人认为是好事连连,我们赶上了一个“黄金十年”。

第一,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起点上。新一轮周期从2016年开始,2015年年底,美联储加息,2016年加息,今年预计要加息三次。到2025年左右,这十年时间和过去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有充分的信心告诉各位,十年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这个魔咒可能被打破了。1988年的股市振荡、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18年的九、十月份,会不会再来临?我说不会。因为过去的两年印证了这一点,美联储一直说加息,但是全球资本流动总体上是波澜不惊的,并没有引起振荡,没有出现危机,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需求的上升首先受益的是俄罗斯和巴西,这些资源出口依赖型的国家,他们受益匪浅。另外,我们的金融监管、货币政策的协调,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建设也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世界经济现在是蒸蒸日上、稳中向好,但是各种不确定性也依然存在。

第二,中国经济未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能力在上升,在向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是上升的。从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否则投资增长7%多一点,怎么能拉动经济增长6.5%呢?这是很难的。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现在大家心里还没底,我觉得无非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扩大改革开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是硬道理,过去几年在习主席的讲话中其实已经看到了这些思想。当今社会面临三大赤字:和平的赤字、发展的赤字、治理的赤字。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会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明年是建国70周年,后年是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小康,我觉得未来三年问题不大。我预期,今年经济增长6.7%,明年6.6%,到2020年6.5%。总量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结构性目标就是三大挑战:第一,还有3000万的脱贫任务的问题;第二,要防控重大风险,不要出事;第三就是污染防治,这是短板。解决好这三大攻坚战,然后稳中求进,改革同步,提升它的整体性、协调性,应该说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2023年左右人均收入达到1.2万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13亿人口已经达到了世界银行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二战以来7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只有韩国和台湾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中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是一个历史丰碑;到2025年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7年,通过十年的努力,中国的GDP首次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8%左右。

所以,未来新兴城镇化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我们有4亿人口进入中产阶级,到2020年有望达到6亿人口进入中产阶级,会拉动经济的增长。所以未来十年,我们充满信心,黄金十年,值得期待。希望在座的各位共同见证这样的“黄金十年”重要时刻的来临,同时也贡献我们各自的力量。祝在座的各位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各位!

文章选自山西资本圈,201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