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专家建议中美两国加强基建与“一带一路”合作

2017年10月11日


  摘要多位中美专家与企业代表2日在华盛顿举办的中美投资研讨会上表示,中美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项目方面具有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可以寻求优势互补和实现互利共赢。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日下午2:00-5:00,全球化智库(CCG)在位于华盛顿国会山参议院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会议室举办“中美双边投资: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



  新华丝路网华盛顿10月9日电(记者高攀、江宇娟)多位中美专家与企业代表2日在华盛顿举办的中美投资研讨会上表示,中美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项目方面具有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可以寻求优势互补和实现互利共赢。


  美国国际开发署贸易与监管改革办公室高级顾问吴嘉(Kathleen Wu)当天在研讨会上说,过去几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很快,超出了许多美国人的预期,美国政府和商界直到最近才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如此宏大和重要。她指出,美国商界,特别是运输、物流、能源、服务等企业非常渴望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目前正在评估相关商业机遇与风险,考虑如何与中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吴嘉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硬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美国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治理改革等“软件”建设方面具有优势,中美两国可以在中亚、西亚等地区加强“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和实现优势互补,这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


  致力于加强西亚与北美联系的西亚委员会会长阿里达德·马菲内扎姆(West Asia Council President, Alidad Mafinezam)说,美国基础设施已多年老化,特朗普总统重视基建项目,中美两国应在基建领域建立高层对话,加强两国基建合作和推动美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对于促进西亚和全球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基建领域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而近年来美国基建需求巨大,两国加强基建投资合作正当其时。他指出,在逆全球化潮流下,中美两国还需在全球治理方面开辟新的合作空间,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和亚太自贸区建设。


  近年来打入美国轨道交通市场的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说,目前中车正着手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各建一个以轨道交通产品为主的多元产业制造基地,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促进产业链发展。中车愿与美国合作伙伴一道,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共同研发成品和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服务于中美两国和第三方市场,同时分享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


  美国贝克·霍斯泰特勒律师事务所(BakerHostetler)合伙人埃利奥特·费尔德曼(Elliot Feldman)提醒,目前美国贸易政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同时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加强国家安全审查,给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要善于在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中寻求潜在合作机遇。




文章选自新华社,2017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