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动了谁的奶酪?| CCG研究
“美国优先”为何意? 1992年美国大选的初选阶段, 帕特· 布坎南(PatBuchanan)与老布什(George H. W. Bush)对共和党候选人的争夺难舍难分。就在几年前,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终于结束,新一任美国总统将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局势。老布什是寻求连任的在任总统,带着前一年第一次海湾战争获胜的喜悦,他宣布美国现在的目标是建立“世界新秩序”。布坎南看到的却是美国社会的另一面——全国经济还没有从8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甚至就在不久前刚经历了一段长达6 个月的衰退,失业率已升至1984年以来最高的7.8%,并且从蓝领工人蔓延到了白领雇员当中;与前苏联进行军备竞赛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1990年美政府负债高达2200亿美元,是1980年的3倍。面对严峻的局势,布坎南喊出的口号是“美国优先”。为了扭转局势,美国应终止对外援助,将联合国“赶出”美国,关闭世界银行,增加关税,阻止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向海外,保障南部边界安全,减少外来移民。总而言之,面对动荡的国际环境,美国的首要目标是“独善其身”。
24年后,一切仿佛昨日重现:“每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都决定要为这个国家所有被忽略的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那些辛苦工作却无法发出声音的人们,我就是你们的声音。”2016年7月21日,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提名演讲时如是说:“美国主义,而不是全球主义,将成为我们的信条!”“美国人民将重新被放在第一位!”
自从特朗普宣布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使美国再次强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的口号就开始贯穿整个美国大选的旋律。随着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总统,“美国优先”也水到渠成地成为当下美国政府的执政理念。
回顾这场充满戏剧性的美国大选,我们不能否认,恰恰是凭借“美国优先”“使美国再次强大”的论调造势,这位被戏称为“最不够格”当总统的政治“素人”,斩获了广大美国劳工阶层的支持与信心,最终赢得了大选。我们不难在特朗普的现实主义价值观中发现布坎南思维的蛛丝马迹,他将美国制造业凋敝归结为自由贸易竞争,军事主导地位下降和自身基础设施失修是将预算补贴援助他国所致。基于此,他的“美国优先”更应该被解读成:“美国首先应该以是否符合美国经济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理想作为判断敌友和指导政策制定的首要标准。” 当然,这并不是指特朗普不认可美国的资本主义,也并非意指他抨击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商人”特朗普眼中,美国的经济利益才是最应该优先追求的东西,而那些为维护和推广西方民主价值观而制定的国家战略是不可取的。毋庸置疑,新晋特朗普政府必然会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调动各种资源来保护美利坚利益。
贸易:退出TPP,重谈NAFTA,纠正贸易逆差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签署了第一份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他表示:“我们刚做了一件有利于美国工人的好事。”退出TPP 兑现了他在大选中的诺言,迈出了“让贸易协议符合所有美国人的利益”的第一步——“将首先从撤出TPP 开始,并确保任何新的贸易协议都将符合美国劳工的利益。”
除了TPP 之外,特朗普在竞选中也示意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下手,并承诺将重新展开对NAFTA的谈判。在特朗普上任后不久,白宫网站随即发布消息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伙伴拒绝就给予美国工人公平待遇的协议重新举行谈判,特朗普总统将照会有关各方,美国有意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除了拒绝和修改失败的贸易协议以外,美国还将对违反贸易协议和因此危害美国工人利益的国家采取严厉措施。特朗普总统将指示美国商务部长明确所有贸易违规行为,并利用联邦政府可以调动的一切手段制止这些行为。”
对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各界专家众说纷纭。温迪·卡特勒女士(Wendy Cutler)认为,就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重新谈判过程来看,美国未来将“强调双边贸易多于多边贸易”。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认为“中美贸易量那么大,结构那么整齐,谈判回旋余地会很强。多边体制还存在的情况下,双边谈判会是个‘mission impossible’。”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则指出,特朗普之所以宣布美国退出TPP谈判,是因为现阶段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过多,但是长期来看却是利好的,“也许在未来某一天美国会回归TPP”。
引用本文相关内容请注明出处:《大转向:谁将推动新一波全球化》,作者:王辉耀、苗绿,东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