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秘书长:不认为有“海带” 留学生需形成自身比较优势
2017年9月11日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了沃土。
近日,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反映了以80、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的留学前后情况变化、回国发展现状、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的看法。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相比2016年(765万)增加30万人。由此,新增海归人数已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
毕业、回国、找工作,是绝大多数留学生不可回避的“宿命”。然而,当海归们如潮涌般回流至国内,他们是否会面临不适?对于国内社会而言,这股“海归潮”是“新鲜血液”还是“就业压力”?近年来被许多人诟病“含金量大不如从前”的留学生们真实现状如何?
全球化智库( 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就此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专访,她立足海归现状,阐释理性“留学观”。
“八剑下哈佛”是特例也是缩影
近日,八位曾共事于哈佛大学的中国博士集体回国,相聚于合肥市科学岛,继续他们对科研事业的追求,引发国内高度关注。媒体用颇具武侠气质“八剑下哈佛”来形容这段海归佳话。
在我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背景下,苗绿指出,这既是特例,也是缩影。
“回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形成了社区,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留学生回国后也不会感觉是孤军奋战”,苗绿分析称,之所以说是特例,是因为这八位博士作为一个科研团队,需要相互依靠、共同进行他们的科研项目。而身为中国人的同胞身份和私交甚好的朋友关系,让他们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两位的离开对于整个团队来说都是损失,所以集体回国是更好的选择。“不过,他们集体回国的前提是他们都认可中国的科研环境”,苗绿说道。
同时,苗绿指出,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了沃土。从2008年开始实行的“千人计划”,从中央到地方,对留学归国的个人及团队予以支持;同样基于政府支持的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和平台,也向全球中国留学生释放出“欢迎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信号。因此,八位博士集体回国,也是归国大军的缩影。
客观看待当代海归
与上个世纪的公派留学生头戴“国内杰出人才”“专业领域精英”的光环相比,如今的留学生似乎远不及前辈们“吃香”。有不少人质疑如今的海归“出国就是花钱镀金,连英语都说不好”,甚至由“海归”引申出了“海带”一词,来形容留学只为混文凭,回国后仍一事无成的人。
根据《报告》中关于海归收入情况的数据显示,海归初次就业普通岗位占比近六成,40%以上海归的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月工资低于自身期望的占比达68.9%。
这看似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是否真正印证了海归“掉价”的质疑?
针对《报告》结果,苗绿认为,当前归国留学生的薪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回国的海归们来说,初到工作岗位,在证明自身突出才能之前,“没有理由比国内毕业生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
“证明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看到留学带来的长远影响。留学生所具备的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会在未来慢慢释放,比如国际化的意识、长远的眼光、宽阔的心胸等等。尤其是国际化意识,在企业的决策环节至关重要。”苗绿说道。
“我认为没有‘海带’”,苗绿表示,随着当前留学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和大众化趋势,不论从留学生的数量还是年龄来看,都无需期待如今的留学生们也像过去的公派留学生一样,回国后个个都是高端人才。
“可以略微降低对留学生的期望值”,苗绿说,“对国内用人单位来说,不需要把他们都当作高端人才、行业精英。但应该看到他们身上国际化的能力和视野,发挥他们的优势,并将其用在需要的地方。”
根据《报告》结果,在1-3个月获得国内第一份工作的海归占比最高,为38.6%,89%的留学生能在半年内找到工作。苗绿指出,从获得工作耗时也可看出,当前的留学生仍然具备值得认可的素质。
同时,《报告》中另一组数据也反映出海归们对留学回国后发展状况的乐观评价。三分之一以上的海归认为留学收益大于成本,18.1%的海归认为收益与成本相当,两者相加超过50%;而30.3%的留学生认为可在3-5年收回出国经济成本,24.1%的人认为可在1-3年内收回成本。
苗绿指出家长和留学生自身也不要把留学效益过多寄托于就业情况和薪资水平,“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了解多元的文化,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丰富了人生经历,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而如果因为期望太高而产生差距,就会降低对整个留学生群体的评价,这是无益的。”她说。
理性选择出国
不过,除认可当今留学生仍具备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外,苗绿也指出,从专业选择来看,目前中国留学生过于集中在商科学科。《报告》显示,归国留学生中主修商科(金融、管理、经营、人力资源)的人数最多,占比近半数,为47.3%。
从留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苗绿建议,避免盲目跟风选择“中国人扎堆”的专业,一方面能缓解就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需根据自身优势、特点、兴趣及性格等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基于全球化的视野,苗绿表示,“中国目前是全球自由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从去年在杭州举办G20峰会,到今年五月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刚刚闭幕的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中国扛起了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大旗,我们对全球化的诉求是十分强烈的。”
她表示,在全球化进程的今天,国际化人才尤为我国所需,“留学生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将发挥作用”。
苗绿建议留学生将国家大势作为制定职业规划、事业目标的参考依据。比如,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通知、“一带一路”建设等涉及的行业、领域,及其所需的人才类型,留学生们可据此来打造自身的比较优势,即“作为留学归国的国际化人才,和本土人才有哪些区别?是擅于中外交流,还是掌握某个领域的先进技术等等。”
文章选自中新经纬,2017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