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中美全面经济合作应超越贸易平衡话题
2017年7月25日何伟文,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原经济商务参赞
7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对话最根本的意义是确定了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合作对话、互利共赢的正确方向,并在贸易与投资、全球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金融、农业等多方面合作取得广泛共识。
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是美方最关心的问题。据美国官方统计,2016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达到3470亿美元,占其全球贸易逆差47%。今年来这一逆差还在增长。罗斯在致开幕词中就提出“是时候以公正、平衡的方式再平衡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了。”他还认为,美方之所以遭受如此巨大的逆差,是因为贸易不公平。所以要求“公平、平等和互惠的贸易。”
虽然中美两国早就对缩小美方逆差达成共识,中国也一贯赞成通过扩大从美国进口来逐步缩小美方逆差,但要符合美方整个贸易“再平衡”的目标,全面经济对话显然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全球贸易逆差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分工决定的,不是双边所能解决的。2016年美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是计算机及电子,超过1700亿美元,占其全球贸易逆差总额24%。其中对华逆差1440亿美元。但该行业美国来自中国的进口,包含许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供应。例如从中国进口的iPad,涉及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德国、法国及美国自己的设计、设备、零部件供应。不可能通过中美双边努力来解决;而且要改变目前这种成熟的供应链,美国自己要动大手术。历史证明,靠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不平衡的做法是不成功的。因此,把实现贸易平衡作为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中心目标,肯定没有结果。接下去中美双方还将继续进行商谈。但要制定并实现罗斯讲的缩小美方逆差的量化指标,恐怕也难如美方所愿。
不光对中国如此。特朗普政府把缩小贸易逆差作为重新审议和谈判与各国贸易协定的中心目标,并为此指责国墨西哥、德国、日本和韩国。在与加拿大、墨西哥重谈北美自贸协定中,中心目标又是缩小美方逆差。这种理念本身已经落后时代太远, 完全不符合全球产业分工的21世纪现实。曾任奥巴马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高级贸易专家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院查德.鲍恩断言,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
对于美方出现的巨额对华贸易逆差,罗斯不是从全球产业分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供应链上找原因,而是指责中国搞不公平竞争。他说,美国的巨额逆差,如果因为市场原因形成,他们可以理解。但原因不是市场,而是中方的补贴和非公平竞争。因此要求公平贸易。这与特朗普政府在G20、G7及审议现有所有贸易协定的核心态度是一样的。但问题是,谁在搞不公平竞争,哪件事属于不公平竞争?应当有个标准。标准只能来自WTO,而不是罗斯,也不是特朗普政府。如果认为中国在那项贸易行动上构成不公平竞争(例如低于成本价竞销、不合规的补贴、限制进口、限制竞争等),美方可以诉诸WTO,中方也可以诉诸WTO,以WTO裁决为准。
WTO成立22年来,迄今共受理了来自成员的525项贸易争端。其中中国被诉39起,美国被诉130起,是中国的三倍多,占WTO受理的全部案件总数四分之一。起诉美方的理由都是违反世贸规则,或搞不合理补贴、或低于成本价竞销、或滥搞贸易限制等等。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上搞不公平竞争案例最多的国家。又据WTO统计,2017年前5个月,美国联邦、州、地政府对G20其他成员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6%;同期G20其他成员对美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同比减少29%。因此,美国又是正在加紧限制公平贸易的主要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理解美国有什么依据责备中国对美国搞不公平贸易。
接下来,特朗普政府非常可能出台对钢铁的限制措施。但这是否为了保障钢铁贸易的公平呢?这个“公平”是什么概念呢?奥巴马任内,美国商务部曾对来自中国的冷轧卷板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税,累计税率达到522%。照此还原,中国这批冷轧卷板输美“公平价”超过了每吨3000美元,数倍于美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显然大大有利于美国本土生产者。这是否美国“公平”的含义呢?
美方以缩小贸易逆差为中心诉求、以指责中国搞不公平贸易为主要理由来进行中美全面经济对话,自然无法实现初衷。但这并不是对话出了问题,而是这个诉求和指责并不符合实际,做法也不大可行。中美经济关系范围及其广阔,贸易平衡并不是主要问题。
为了有效缩小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应当彻底研究美国的产业结构和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2016年,美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总额为7456.66亿美元。其中计算机及电子、运输设备、石油和天然气、服装这四大类逆差合计4373.37亿美元,占总额58.7%。 这四大类中,计算机及电子逆差的84%来自中国,运输设备、石油和天然气这两大类,美国对中国是顺差。服装逆差主要不来自中国(2016年其38%来自中国,比2013年的53%大大下降)。计算机及电子、汽车及零部件逆差巨大的原因是国内生产增长迅速,进口需求激增。因此,美国需要重新研究这两大行业的本国竞争力,特别是如何同世界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在这方面,中美两国应当探讨产业合作,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在油气方面,美国的逆差已有很大下降,这是因为美国能源自给率的提高。 在服装行业,美国其实没有必要强调“美国制造”,从劳动力更低的国家进口,无论美国的品牌所有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得到更多实惠。而美国服装进口中,中国的地位正在下降,但两国也可以进行产业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如果分类研究,分类指导,中美合作,美国缩小贸易逆差效果会好得多。
中美经济合作应着眼于更高、更广阔的领域。两国应共同努力,在贸易、投资、技术研发、金融、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文化、旅游、第三方市场等全方位建立稳定而互利的合作机制和具体途径。既有效管控分歧,及时处理问题,又不断发现新的重大项目和合作领域。如此良性互动,持之以恒,必将为双方都带来巨大机遇,并造福两国人民。
文章选自中国网,2017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