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突尼斯代表惊呼,原来这才叫“一带一路”!

2017年7月24日

专家简介

王义桅,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欧洲指望不上了,美国更指望不上,马格里布联盟十来年没开会了,阿盟只是清谈馆,非盟都在积极学习中国模式、对接‘一带一路’,突尼斯还犹豫什么呢?!”近日,突尼斯银行协会主席艾哈迈迪·卡拉姆在欢迎晚宴上对来访的中国工行代表团讲。

代表团一行是来参加由阿拉伯企业家协会主办、中国工商银行协办的第五届突尼斯论坛,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深感突尼斯之变、世界之变。“一带一路”激发了那些迷信西方却未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的国家,参与热情和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的兴趣。此次突尼斯论坛以中突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吸引了300多名突尼斯政界、企业界、学界、媒界人士参会,突内阁三分之一部长先后与会。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开幕式上声情并茂地以欧洲如何抓住中国机遇现身说法,为突尼斯指路,深深打动了突尼斯各界。

有了这种良好气氛,笔者在开幕式上顺势介绍了“一带一路”及带给突尼斯的机遇,引发与会者的激烈反响:原来这才叫“一带一路”!突尼斯与会者,包括多位部长,尤其是代表总理出席的突尼斯发展、投资和国际合作部长穆哈迈德·法迪勒·阿卜杜勒-凯菲,急于询问从“一带一路”获益之道,表示突尼斯可成中国投资欧洲(突尼斯原产地产品零关税进入欧盟市场)、非洲的跳板,因为突尼斯是非洲难得有自己制造业的国家,中国可在突尼斯实现产业对接。

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西方看来多为文明交接地带、版块交接地带,被称为“不稳定之弧”,风险自然高。现在想来,凡事要辩证地看,这里恰恰是互联互通的节点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样板,正如突尼斯可以成为中国投资非洲与欧洲、连接地中海的节点所显示的。“一带一路”不是包打天下,是发挥阿基米德效应——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撬动更多的投资、战略对接和互联互通,形成规模、系统效应,真乃举中国方案,取中国经验,造繁荣之势,践大道之行。

此外,不是求别国参与“一带一路”,而是讲清中突两国各有优势,与中国拓展合作,有助于推动突尼斯经济发展和转型。具体而言,突尼斯对接“一带一路”至少有以下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论坛主办方、总部设在突尼斯的阿拉伯企业家协会主席艾哈迈德·布兹古恩达表示,突尼斯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并扩大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合作。他认为,突尼斯面向欧洲、背靠非洲,战略意义明显,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更大作用。的确,作为地中海边的明珠,突尼斯与法国、西班牙和北非国家联系紧密,是陆海联通、欧非联系的节点国家。“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突尼斯的区位优势一下子激发出来,将来还可以成为利比亚战后重建的基地——利比亚政府机构及外国驻利比亚使馆暂时还在突尼斯办公。

二是产业优势。突尼斯是非洲少有的具有众多产业的国家,盛产磷酸盐,橄榄油、海产品大量出口,许多法国农业、汽车、石化产业在突尼斯设厂,成为供给欧洲市场的基地。这就拓展了国际产能合作思路,不是单纯的中国产业转移,而是产业、产能合作与对接,将突尼斯打造成为进入欧洲、北非市场的桥梁。中国通过投资突尼斯实现原产地零关税进入欧洲市场,中法、中西(班牙)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也具有巨大潜力。

三是历史文化优势。突尼斯先后经历迦太基、罗马、阿拉伯、奥斯曼等文明洗礼,拥有众多古迦太基文明、罗马文明遗址,旅游业资源丰厚,民众普遍会法语、阿拉伯语,精英通英语,教育水平高,曾经历2015年旅游景点的恐怖袭击事件,旅游点门可罗雀,亟待开发。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可与法国、意大利、欧盟合作,将突尼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和创意文化产业。效仿王潮歌《梦回大唐》,中国完全可以与突尼斯文化旅游局合作打造《梦回迦太基》、《印象汉尼拔》等大型露天镭射舞台剧,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突尼斯迦太基古城遗址

四是海上优势。摩洛哥-突尼斯-亚历山大港,可称为地中海南岸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突尼斯的海洋资源丰富,海水养殖、海洋制药、海洋经济等还有巨大的待开发潜力,正在打造成地中海沿岸金融港城,给中国带来巨大合作机会。对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的地中海航线可连接亚欧非,华为公司将来在数字海洋、信息化港口建设等方面还可大显身手。

“一带一路”的阿基米德效应,就是激发一个个沿线国家,尤其是支点地区的支点国家和支点城市在互联互通世界的新比较竞争优势,激活往日梦想和历史自豪感,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形成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和布局,尤其是要给陷入绝望的伊斯兰教创造希望,撬动全球合作热情,打造包容性全球化。

论坛期间,中突企业和银行间达成多个合作意向,涉及金融服务、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尤其是中国工商银行作为论坛协办方,其国别项目开发机制在践行“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和桥梁作用。此次,工行与突方签署合同额约6500万欧元的购物中心项目,带动中建产能走向突尼斯,这是第一个突尼斯中资银行贷款项目,也是工行完全依靠国别项目开发机制主动发掘的项目,是中资银企在突尼斯合作的典范,将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

参加论坛,深切体会到不虚此行,否则都是中国各种民间机构、企业游说突尼斯前驻华大使把自身利益包装成“一带一路”推销,对方听了一头雾水:什么突尼斯是古丝路重要节点,“一带一路”是他们给中央提的建议,他们的项目是“一带一路”旗舰工程呀等等。世界指望不上西方,病急乱投医,这些中国人就乘势把“一带一路”图景给涂鸦了。有的邀请函上写道:突尼斯是加入“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与商业组织”的第一个非洲国家,然而网上查不到这是什么组织!

这也预示,“一带一路”的风险,可能是中国自己企业制造出来的;对“一带一路”的误解,可能是中国人为制造出来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实现中外“一带一路”的智慧对接、舆论对接、项目对接、理念对接,更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选自观察者网,2017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