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龙:中美关系发展需要长远的战略思维

2017年6月1日

专家简介

陈永龙,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秘书长。

 

陈永龙在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5月18日举办的“中美智库中美经贸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特朗普多变,世界大变

  特朗普经常会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态度,现在他的一些做法和过去的一些规则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特朗普不能只要求别人跟着他变,他也得观察世界大潮一起变。曾几何时,“北约已经过时”的说法,今天变成了“北约是国际和平安全的防波堤”、对俄罗斯的关系一下由他“心中的热”变为“现实的冷”。进而忽冷忽热,被媒体和自己的行为弄得冷热交加。与中国的关系起初也并不热,但通过对话,中美双方提出了解决贸易赤字等问题的百日计划,这个计划当前运行良好。更让许多人未曾料到的,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的态度很短时间内经历一个从“不了解”、“质疑”到“观望”、逐步了解、有所了解,直至很快地组团参会的变化过程。毫无疑问,特朗普的这些变化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而改变的。他的多变风格虽未变,但他的理念、思维和决策出现了明显的回归现实、回归理性的倾向。

战略定力,长远考虑

  习特会晤和频繁通电话导致了中美关系较快地发生转变,由相对紧张变为明确大方向、共同为一致利益而努力的相对平稳发展。从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到现在半年左右的时间,习特会晤一次,通电话四次,这不但在中美交往史上前所未有,就是双方于各自伙伴国之间也很少见。足见两国关系的重要性,足见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重视,足见双方的战略定力(程度有所不同)。我们至少可以说,双方都认清了两国关系的大局,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许双方都认识到,地缘政治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政治主导汇率变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长久。但多几个百日计划,多几个年度规划,中美可以寻求共同点,解决各自和共同的问题。

任重道远,仍应有长远信心

  参加过几次关于中美关系的研讨,我对中美关系抱有信心,但也想强调几句话:

  一是中美不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安全方面的A角和B角,更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为、同为对世界不可或缺的国家;二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这条路通向北京;中国要繁荣富强,离不开与美国的互利合作。中美关系现在呈现一个新的特点,即双方在各自塑造自己的同时,也在塑造对方、影响世界,并且两国与其他力量一起,共同塑造世界;三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美关系已进入堪与毛泽东-尼克松(基辛格)、邓小平-卡特(布热津斯基)那两个时代相媲美的时代。这个时代对中国实现两个百年愿景、美国实现再次伟大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本文根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5月18日举办的“中美智库中美经贸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