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讲座:国际关系顶级学者Acharya教授——新时代下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

  随着以“美国优先”为纲领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参与国际事务的主动性出现下降趋势。美国真的要退出全球治理老大的位置吗?一个没有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会如何?中国等新兴国家该如何应对?

5月9日上午,CCG全球化智库举办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系列讲座,邀请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教授、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研究协会(ISA)前主席Amitav Acharya(安明傅)就新时代下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作主题演讲。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作嘉宾介绍和致辞,CCG副主任王欣主持会议。

  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即,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关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讨论。Acharya教授是国际顶尖的国际关系研究学者,主要探究国际关系和全球化等领域,尤其是东南亚研究,并出版了《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等多部引起学者和决策者广泛讨论和深思的著作。CCG是最早研究全球化和全球企业走出去的中国智库,成立近十年来,长期致力于研究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的全球化战略。“英国退欧”、特朗普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及刚刚落幕的法国大选等给全球化带来“冲击”,在中国面临全球化挑战的新形势下,CCG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汇集更多学者声音,为推动新一轮全球化贡献更高水平的智库研究成果。

  Acharya教授首先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只关注全球治理的供给方,谈论谁来主导全球治理、如何进行全球治理,却很少问及对全球治理的需求源自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全球治理。他认为,对全球治理的需求不是单一的线性相关,而是在不同领域里差别迥异,比如人权、安全、暴力、网络空间等领域对全球治理的需求很强,卫生和贸易等领域则需求相对较弱。但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全球对国际治理的需求明显加强。可见,贸易、金融和卫生等领域对全球治理的需求是危机驱动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秩序的担忧,Acharya教授认为,“特朗普现象”只是现行的二战后美国创建的秩序的衰落和发生危机的结果而不是起因。他提出了“复合世界”(Multiplex World)的理念,深度剖析了“后美国时代”的世界秩序。他表示,全球治理、全球化和世界秩序三者不能混为一谈。现在不是全球化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的形式。在全球治理中,美国的角色信赖度所有下降,与此同时,曾被忽视的非西方国家和后殖民国家的影响力正在加强。随着更多的区域主义、公私伙伴关系、多利益主体、国际机制和协定(例如金砖国家银行或亚投行)的并行,全球治理的主体日益分散,形成了一个由多主体组成的、充满复杂关联的、多层级的、去中心的“复合世界”。在这个非霸权、共同领导的世界中,中国有能力也正在努力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本身并不是全球治理,但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市场,同时也给世界提供了公共产品,所以,其部分因素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路径是一致的,当然也有部分因素受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所影响。

参加讲座的还有CCG常务理事、富爱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浩轩,CCG常务理事、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诗伟,CCG副秘书长、国际合作部总监唐蓓洁,CCG研究部人员以及媒体代表等。

在嘉宾交流和媒体问答环节,Acharya教授继续就“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异同,“复合世界”相比于旧有国际秩序的优劣、金砖国家组织以及东盟的角色等问题进一步展开探讨。



主讲人简介

安明傅

  安明傅(Amitav Acharya),知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教授。2014-15年间曾任著名的国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主席,是史上首位担任该职的非西方学者。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亚洲研究、全球化等,著有《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人的安全:概念及应用》等著作。他曾受邀在CNN、BBC、CNBC等媒体上发表时评,并为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南华早报、亚洲时报等国内外媒体撰写过大量专栏文章。

安明傅:以真正国际化思维推动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