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Paul Haenle):拨开噪音,耐心应对中美之间的真正问题
2017年2月15日
早在竞选时期,特朗普就是一个有争议的竞选者,也是一个毫无疑问的民粹主义者。美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民粹主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成为民粹主义的当选总统特朗普却是破天荒的第一个。因此如何与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打交道以及如何应对中美关系以使它朝着对中国、美国和国际社会都有利的轨道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
特朗普在竞选中的激烈言论和推特发文为中美关系制造了很多噪音,我们需要把这些噪音从特朗普对中美关系带来的实际影响分离出来,退一步思考我们真正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希拉里·克林顿和杰布·布什竞选总统成功,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建设性的和积极的方式,但同时也或许会看到在经贸、朝鲜和中国南海问题上更有攻击性的方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问题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特朗普也谈论了中国南海,尽管他的讲话没有助益和建设性。他也做了希拉里·克林顿和杰布·布什不会做的事,比如竞选期间使用非常挑拨性的话语把美国的很多问题归咎于中国,特别是用推特引起争议以及任命了一些对华态度强硬的官员,但他的团队中也不乏对中美关系进行积极推动的成员。
由此可见,特朗普从言论到做派都颇具争议性。或许他很难被看透,但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略窥一二。特朗普是个商人,没有从政经验,并且认为自己精于谈判。他现在正在用他认为对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中国原则”来对中国施加影响,以换取利益。但他忘记了重要的一点,即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对美国也是有利的。
因此对待特朗普,第一是要正确设置预测。贸易战是否会开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贸易战最终对中美双方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贸易战会损害美国在华公司和市场的利益,如果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美国本土的消费者和顾客的利益也会受损。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转型中需要稳定的环境,速度放缓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依靠国际市场。其次,中国领导者需要继续保持耐心,对待特朗普的激烈言论不要过度反应。继续保持和创新多种途径与美国各层官方打交道,告诉他们中国的期望。第三,应当避免“以牙还牙”式的回应,以免使中美关系走向下坡路。第四,中国现在应该比过去更主动地加强沟通。过去中美领导人之前的电话或者会见的建议都来自美方,特朗普可能会采用“政治边缘”政策,即通过威胁和声明不惜代价做最坏的打算来迫使对方退让,以获得想要的结果,因此中国需要更加耐心应对。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特朗普时代的挑战、机遇与中国应对》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