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国: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才能率先复苏

2017年1月19日

霍建国,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2016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与政治格局诡谲多变,商品市场波荡不安,资本市场异动连连。有的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有的则身陷金融紊乱。与此相对,中国经济却在国际经济形势空前复杂与国内改革重担在肩的背景下,做到了稳健发展,前三季度工业产值、就业、消费等关键指标保持良好走势。

  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如何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发展定力?中国经济如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济拉动全球经济增长

  NBD: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各有哪些不同?

  霍建国: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实现6.7%的增幅,同全球经济相比,堪称是中高速增长。其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中国的海外投资及兼并收购持续高速增长,仅前三季度就超过了2015全年的水平。此外,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同沿线国家成功的战略对接,在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包括中国在海外建设的大量的工业园区,多数已进入运营阶段,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NBD: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该如何落子全球经济棋局?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霍建国: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中国保持了政策定力,一方面深入谋划加快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进程,另一方面正在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发挥中国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在不断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中国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正在不断地探索如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二是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选择一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一批产业合作园区或工业园区,以此来带动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模式;三是中国部分有竞争力的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在欧美市场通过兼并收购来拓展新的合作模式。以上三方面目前正处于积极发展进程中,这一发展模式不仅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其探索的有效的经济建设发展方式以及国际合作模式都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做出积极贡献。

  NBD:2017年1月,第47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举行,年会主题已确定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如何看待中国发展的“应势而为”与“勇于担当”?

  霍建国: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持续上升,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之际,中国明确地表态,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这一年来的表现不仅树立了大国风范,同时也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包容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新潮流。

  

高水平对外开放至关重要

  NBD:最近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境外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攀升说明了什么?

  霍建国:2016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及兼并收购迅速上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这一高增长是受多种因素驱动的,应该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是实现企业参与国际价值链竞争的有效途径,这一发展动机应是目前海外投资的主流。当然也不排除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存在国内外投资回报率的差异,受国外融资成本较低的影响,不少企业也报有短期的投资行为。

  中国一方面要继续积极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化,另一方面也有必要预防外汇急剧外流的动向。保持政策定力,稳定国内经济,加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确保出口的回稳向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来华投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NBD:2017年,全球经济贸易预计仍将低迷难振,我国国内产能过剩以及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突围?

  霍建国:从长远看,哪个国家能够率先解决脱实入虚的发展状况,扎扎实实推进和提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这些国家才会具备率先复苏的条件,并能保证其经济持续走向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了2017年中国将采取有力的措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有待于政策进一步的落地,发挥作用。相信中国的实体经济一旦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稳增长、稳外贸、稳汇率的努力将彻底改变人们的预期,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相信中国经济一定可以在2017年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态势。

文章选自每日经济新闻,2016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