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缅北战事与以往历次不同 美媒:“民地武”挑错了时间

2016年12月9日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美媒称,11月20日,四支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同时向中缅边境地区缅甸一侧的几个缅甸政府军兵站和警察局发动攻击,开启了新一轮缅北战事。战役至今仍未停息,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境内,许多无辜边民死伤,中缅边境主要贸易口岸木姐的双边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2月6日报道,多年来,缅北战火时断时续,缅甸政府一直未能与民地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停火。然而,此次战事却出现了几个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缅甸政府、缅甸军方、民地武、甚至中国方面的反应都与过去有所不同。


  民地武生存空间狭小


  报道称,自从今年4月缅甸民盟开始主政以来,昂山素季就着手推动了旨在全国和解的和平运动,并于8月31日举办了“21世纪彬龙会议”(“新彬龙会议”,区别于昂山将军1947年的“彬龙会议”)。会议原本就没有期望能够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而是为了给予各方面人士一个在媒体和全国人民面前表达诉求的平台,畅所欲言、开启对话、增进了解、寻求共识,但大会召开之前的准备阶段和大会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许为近期的缅北战事埋下了伏笔。


  首先,对于是否将德昂、果敢、若开军这三支民地武纳入新彬龙会议,缅甸政府和缅甸军队有着不同的态度。昂山素季多次表示,希望所有的民地武都能参加到会议中来,参加到实现全国性停火的进程中来。但是,缅甸军方却强调必须先放下武器才能参会,这三支民地武最终也未能出现在会场上。其次,另一支民地武—克钦独立军虽然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但与缅甸政府军之间的交战却一直在进行着,甚至在新彬龙会议召开期间,还不时传来双方的战事消息,使得这个旨在全国和解的和平会议蒙上了一层“言不由衷”的阴影。


  报道称,新彬龙会议之后,缅甸和平进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呈现出更加清晰的格局:即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全面和解派”、军方的“有条件和解派”以及未在全国性停火协议上签字的民地武。这些民地武主张“先修宪、再和谈”,然而,缅甸军队不断挤压克钦独立军的地盘,切断克钦军的收入来源,德昂、果敢、若开军三支民地武的地位仍然得不到承认。西方对于缅甸少数民族的关注几乎全部集中到若开邦罗兴亚人身上,缅北民地武的诉求越来越得不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昂山素季忙于内政外交,基本上没有为缅军对民地武的持续打压发过声,有民地武能够理解昂山素季的难处,另一些人则感到失望,认为民盟的姿态比上一任的登盛政府更为软弱。此外,也有一些人开始质疑昂山素季想要解决缅北冲突的诚意,认为同为缅族的昂山素季不过是与缅甸军方唱着一出双簧戏,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目的都是一个:挤压民地武的生存空间,迫使他们放下武器。


  中国态度发生转变?


  报道称,此次缅北战事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展开的,而其表现出的几个特点也引起观察人士的广泛讨论。


  首先,这一次是缅北四支民地武主动对缅甸政府军发起联合进攻,这与以往大多由缅甸政府军率先发难的冲突有所不同。一些观察家认为,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凸显了民地武对于自身被边缘化的危机感,挑起战事为了“刷存在感”,为了引起更广泛的国际关注。


  其次,此次民地武对政府军的进攻不仅指向哨站、警察局等军事目标,还针对了中缅边境贸易的重要口岸和交通要道,并威胁要实施炸断桥梁、切断交通通讯等手段,这与以往民地武作战尽量不直接影响中国利益的做法迥然不同。


  所以,中国方面对于此次缅北冲突的反应也与以往不同。11月24日,战事开始后的第4天,中国就派出了一个由外交部和军委联合参谋部组成的代表团,赴缅进行了缅甸中国(2+2)高层磋商会议。这个2+2会议由双方政府和军方各派代表直接对话,旨在强化边境安全和边境事务管理方面的合作。


  报道称,中国的缅甸事务专家和媒体一反以往模棱两可的口气,直接表示出对民地武的指责态度。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华侨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黄日涵撰文表示,缅甸政府军与民地武的冲突是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主要障碍,旷日持久的冲突“由于外国势力的干预而日益复杂”,这些民地武也变得“更加贪婪,与缅甸政府进行危险的游戏,并要求高额的回报。”“他们缺乏判断力,行为轻率,只顾自我利益,将对中缅关系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缅甸和平任重道远


  报道称,缅北战事发生后,昂山素季先后两次发表讲话,重申和平是政府的首要目标。她表示:“用武力解决问题只会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政府敞开大门,欢迎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平进程。”不过,她并没有挑明“用武力”的一方是政府军还是民地武,也没有就参与和平进程应该遵从民地武的底线还是按照军方提出的条件。


  不过,缅甸政府还是派出了由和平委员会主席丁苗温率领的代表团,前往中国昆明参加与民地武代表举行的谈判。但是,谈判会议没有开始就宣告破裂。据缅甸媒体《伊洛瓦底》报道,参加会谈的民地武代表、德昂军秘书长达蓬觉向媒体抱怨:“我们四支武装希望作为一个整体与和平委员会代表谈判,但他们表示,要与每支民地武的代表单独会面。”


  双方一开始在谈判方式上就没有达成共识,民地武代表愤而离开昆明,达蓬觉临走前对媒体表示:“现在,让我们回到各自的地盘,继续开战吧。”缅甸军方也毫不退让,据缅甸媒体Mizzima报道,国防部长盛温在国会提议,将四支民地武列为恐怖组织。缅甸议会人民院于12月2日投票表决,以141赞成244反对的结果,否定了这项议案。


  报道称,目前,由于国际媒体对缅甸关注的焦点都落在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冲突上,对缅北冲突的报道十分有限。如果说,民地武此次挑起战事是为了引起更多的国际关注,那么,他们很可能挑错了时间。


文章选自参考消息网,2016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