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耿彬:稳扎稳打,全力以赴,创造传奇
2016年10月17日
陈耿彬(左四)随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参与中英工商峰会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当你心烦意乱的时侯,这里是宁静的避风港;当你筋疲力尽的时候,这里是身心的加油站。长荣推崇“家文化”,让每一个长荣人都感觉到“家”的温暖。陈耿彬经常说:“长荣不是一个人的长荣,长荣是大家的长荣。”
1997年,他点燃了长荣的第一把“薪火”,基建起家;2014年,几经艰辛,他引领长荣走向集团化发展道路;自始至终,他心中的“慈善火焰”熊熊燃烧。他,就是长荣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产业联盟常务副主席陈耿彬。凭借着领先的国际化视角及卓尔不凡的处事风格,陈耿彬引领着企业迅猛发展,不断创造传奇。
陈耿彬的创业经历就像一本书。初出社会的他,曾穿梭于各行各业,摸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为一个潮商,“敢拼才会赢”是潮人最闪亮的标识。思路决定出路,在经历过失败后,陈耿彬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看到了基建的远大发展前景,于是跟随舅舅投身基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稳扎稳打,从低做起。
1997年,陈耿彬第一次接触基建工程项目,尽管他对这方面一点也不熟悉,但他那股顽强拼搏劲和学习精神还是驱使他努力的边干边学。时光飞逝,从初出茅庐到老马识途,从刚入行到项目经理,皇天不负有心人,陈耿彬凭借着他那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基建领域上也小有成就了。
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才能谋得最大发展空间。谁能在磨砺中实现竞争优势的质的提升,谁就能化危机成契机。2008年11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这让陈耿彬眼前一亮,嗅觉灵敏的他立刻捕捉到这一信息,“国家斥资4万亿进行投资,是时候出击了!”危机暗含着契机,危机意味着转机,陈耿彬进军金融投资业的想法开始萌芽。经过筹备,长荣诞生,至今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
整合资源、开展投资合作、抱团共同发展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陈耿彬表示,“对于多元化,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要在保证研发、产品和服务在行业的领先性的基础上,延伸开发相关领域,使业务可控且多元化,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迄今为止,长荣完成了由单一产业投资到多元化全面发展的华丽转身,已形成了基金管理、大宗商品股权投资、市值管理、基建项目、平台搭建投资、酒店投资、传媒投资等的产业布局。
贯通行业上下游,赢得多方的认同,从而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是商业智慧。为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陈耿彬有幸受中国贸促会首次邀请,跟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欧洲各国进行商务考察。长荣控股集团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利用此次考察机会,更能使长荣与国际建立起更为紧密的经贸联系,不断深入全方位对话合作。同时,长荣也将利用特色产品优势,资源富集优势,以及这个共同发展的广阔平台,加强与各国在贸易投资上的磋商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推动公司各项业务更上一层楼。
看似惊人的创业速度虽契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优势,更是陈耿彬自身本性的显露,是那种全力以赴的精神状态的体现。
十八年弹指一挥间,长荣华丽转身,完成美丽的蝶变。从最初创办第一家企业珠海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到今天的长荣控股集团,从四五十名员工到今天两千人的职工队伍,从基建到多元化集团,长荣积累了大量重点项目的决策与管理经验,先后带领团队完成各大基建项目,总金额超过百亿元,呈现着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敢闯敢拼、豪爽义气;不忘桑梓、回馈社会”的潮人精神在陈耿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看到一个个求知的眼神,一处处破败的环境,他都会有很大的触动。在他心里,已悄然地筑起了一个慈善梦。然而,他没有只停留在梦想阶段,而是一直在为梦付出行动。
陈耿彬说:“爱心就像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财富都是来源于社会的,得到了之后拿出一部分来回馈社会,陈耿彬觉得对于企业或者是企业管理者来讲,都是应该的。云南地震爱心捐赠、白血病儿童捐助、尼泊尔强震紧急粮援……都出现了陈耿彬的身影。他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更多贫困弱势、遭遇灾难的人送上温暖。“我的帮助不是倾其所有,但是尽我所能。从良心来说,我是踏实的。”做慈善不仅仅是反哺社会,同时自己也会从中得到一种幸福感。
一个企业要做到优质,就必须站在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去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慈善是通往优秀的必经之路。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当天就造成了云南省上千人伤亡,还有百余号人失踪。陈耿彬得知此事后,当天还没下班就发起了捐款号召,带头捐款募集资金为灾区人民伸援手献爱心。
在灾难来临之际,生命迸发的光辉触动了每个善良、多情、坚强的中国人,陈耿彬也不例外,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他除了心怀感恩、身体力行回馈社会之外,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带动身边的人都行动起来。
付出并不是为了回报,但将心比心,付出往往让他收获更多。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周围的人,在道德上是一个提升,是在做促进社会和谐的事情,这其中传达的精神是更有意义的。在几次的爱心捐助活动中,陈耿彬身体力行,这也极大地带动了企业员工的捐助积极性,大家纷纷加入到到慈善的队列中,为有需要的人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十八年的倾心专注,才有了今天的长荣,为了铭记历史,感恩社会,陈耿彬先生将携手长荣在慈善这条路上坚定走下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当你心烦意乱的时侯,这里是宁静的避风港;当你筋疲力尽的时候,这里是身心的加油站。长荣推崇“家文化”,让每一个长荣人都感觉到“家”的温暖。
陈耿彬经常说:“长荣不是一个人的长荣,长荣是大家的长荣。”他充分让每一个人全心全力去做事,给到他们信任和温暖,他给员工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长荣一家,荣辱与共。
肝胆相照,并肩作战,勿忘初心。陈耿彬心底一直惦记这么多年来和他一起风雨兼程,共同奋斗的同事和朋友。“感谢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给予我坚持的力量。”朴实的语言,胜似华丽言语,这背后是他深入骨髓的兄弟情义。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各方的支持,未来的路,还要一起并肩携手共同开拓。
“财富如水,你有一杯水给自己喝,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应该与大家共同分享。”陈耿彬如是说。
提及做慈善的缘由,陈耿彬言简意赅,“企业家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既是一件善事,更是一种责任。”早期做服装贸易,后接手家族产业投身基建,走过了艰辛的创业之路,陈耿彬不忘初心,一直延续着家族做慈善的传统。从地震救灾到关爱白血病儿童,陈耿彬先生的身影总是活跃在捐款现场,带领员工奉献自己的力量,他希望慈善在长荣能够形成一种氛围,升华为长荣文化。
陈耿彬认为,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慈善是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在慈善事业上的投入力度要不断加大。于是,与黄智中共同发起并筹备着广东长荣慈善基金会,此慈善基金会主要是关注贫困儿童,希望能够“点对点”、“面对面”帮助到受助群体,让更多孤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十八年激情飞扬,陪伴了长荣辛勤耕耘、励精图治的匆匆脚步。十八年风雨洗礼,见证了长荣高歌猛进、可圈可点的沧桑巨变。十八年精彩跨越,成就了长荣铸造驰名商标、打造百年品牌的卓越梦想。今天的长荣已成长为多元化的生态型企业。创业途中,陈耿彬或激流勇退、或顺势而上,但总是恰到好处地带着企业更好地前行。虽偶有曲折,但不减风采。未来,长荣一定会承载光荣与梦想,创造新的灿烂与辉煌,随着上市事宜提上日程、打造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势必会为壮大中国产业、弘扬中华精神做出卓越贡献!陈耿彬仍然会坚持走慈善的道路,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情牵贫困群体,心系社会。(根据长荣控股集团提供的多篇稿件整理成稿)
陈耿彬,CCG常务理事,长荣控股集团董事长,深圳市长金所互联网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长金所)董事会主席,中国贸促会理事,中国产业联盟常务副主席,精英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互联网金融2015年十大影响力人物。在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政治、历史、哲学等领域有深刻的研究和认识;投身金融、基建等行业多年,对金融市场有较为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具备敏锐的行情分析和判断能力,对投资行业有整体的把握。
文章选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9月刊总62期,作者为CCG编辑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