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举办“王缉思‘国际战略探究与思考’研讨会暨新书交流会”
2016年7月6日2016年4月25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京举办“王缉思‘大国战略探究与思考’研讨会暨新书交流会”。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携新书《大国战略–国际战略探究与思考》在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深入剖析当下国际环境的新趋势、中美关系、中国新地缘战略等问题,分享他对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美关系未来向何处去等问题的见解。
王缉思教授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美关系、亚太安全,著有《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多元化与统一性并存:三十年世界政治变迁》(和唐士其共同主编)、《中美战略互疑:应对与解析》(与李侃如合著)、《大国关系:中美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等。
《大国战略》汇聚了王缉思教授多年来在国际战略探索方面的成果精华,从中国的国际战略回顾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分析,从统观美国发展强大的历史原因到评说30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从中国新地缘战略的再平衡到当下国际环境的新趋势,从美国的大战略启示到未来的强国外交之路,以宏观视角,通过回顾历史、比较分析,对诸多热点问题做了透彻的论述,对了解和把握国际政治热点提供了深层次的思考路径。作者在为读者厘清历史,拨开迷雾的同时,也融入了自身的治学思考。
CCG秘书长苗绿主持研讨会并对王缉思教授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CCG主任王辉耀致辞。他表示,王缉思教授多年来研究中美关系,在国际问题上提出了很多非常独到的观点。《大国战略》汇集了王教授多年来国际战略领域的研究成果,CCG举办此次交流会,对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缉思教授从《大国战略》的内容出发,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他的研究体会。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王缉思教授认为,国家的核心利益有三个,即政治稳定、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研究外部世界对这些核心利益造成什么威胁,必须要有多维的视角,不能只是看国际关系,要把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结合起来看,才能形成完整的大战略。他特别介绍了关于“西进”的想法,认为在“东西”和“南北”间,中国居中。东西方原本是地理概念,变成政治概念以后,说西方国家、东方国家怎么样,不完全是一回事,需要开拓思路。中国地理上属于北方国家,但是又与“南方”发展中国家比较近。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并不想做西方式的发达国家,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中国有发展中国家的特性,但慢慢也会形成某些发达国家的特性。客观事实就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些共性,可以在两者间起到桥梁作用。关于中美关系,王缉思教授强调,他更侧重看两国国内政治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并认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两个领导权、两个秩序的问题。中国关心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国内领导权,而美国更关心的,是它试图主导的世界秩序和中国在世界上对美国的挑战。关于如何看待美国,王缉思教授主要谈了两个观点,一是美国没有衰落,二是美国是通过国内变革赢得冷战的。关于世界政治,王缉思教授认为经济、人口、社会变化、生态环境、世界财富分配等一系列世界发展的总体动向,都影响了世界政治。他认为世界各国的政治最后形成目前的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是由国内政治决定的,全球的国际关系是由世界政治决定的。他今后将更着力研究世界政治,研究各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和国际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世界政治,要找出国家之间政治的相同点、不同点,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其他社会层面的关系。
王缉思教授还同与会嘉宾和媒体,就中美关系中诸多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他认为美国之所以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为移民国家吸引了大量人才,并形成融合、宽容的优势,中国的真正强大需要广泛吸纳全球人才。他表示美国总统大选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大的影响,真正影响中美关系的是中国。成熟大国需要规划,中国要从政策的层面来考虑怎样引导美国,使其往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走。他建议观察中美关系不能偏信,要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媒体渠道进行了解。【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副所长倪峰表示,王缉思教授始终以“行者”姿态,在世界范围内行走、交流、感受,从而形成全球视野下的见解,同时用审慎的态度追求国家利益。他认为,当今世界大国实力的比拼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各方面,如果转化成国家战略,最重要的可能不是一个国家做得比其他国家好,而是在日益加剧的博弈过程中少犯错误。
《环球时报》编委何申权表示,目前中国学者对美国根本性的判断有争议,包括对美国实力的判断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意图等,传递出来的声音非常复杂,美国变得越来越陌生,中美对各自正在发生的事后知后觉,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将来会不会再发生新的变化。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共同主席何伟文认同对美国不能轻易看衰的观点,他表示,美国GDP在2000年时占世界比重最高,后面慢慢下来了,原因是中国上来了,但美元的地位仍很重要,国际规则还由美国主导。他同时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战略互疑非常关键,这是战略性的工作,但不能简单归结为遏制,需要更全面地分析。他认同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建议从经济方面有更多支撑,推动国际问题研究。【详细…】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明昊表示,王缉思教授跳出既有路径思考中国的外交与对外关系,为大家研究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式,他赞同王教授外交政策研究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观点。他指出,中国面临国内政策与国际秩序的两个再平衡,都需要深刻、艰困的转型。目前中国外部环境不利的因素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外交基础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挖掘新的合作的互补性,调整对外关系。战略不易,追求战略的进程要不断调整,需要更多复杂性思维,考验的是大国的韧性。他最后强调,克制对于大国来讲永远是美德,转型期对于中国、美国等主要力量都是重要的,需要深思、静思。
CCG主任王辉耀总结道,这次研讨会的召开非常及时和必要。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力量,两国的外交、战略、关系至关重要。在当前这种冲突和矛盾多发的时期,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非常重要。王缉思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大量的研究、考察、交流得出深刻的结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学习。他认为,中国崛起过程中,中美关系至关重要,不能出差错。意识形态不同的情况下,中国能迅速发展,经济占了最大公约数,这是现在支撑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经济是最大的粘合剂,要避免经济上产生两大阵营,从而加大对中国的挑战。中国现在提出来亚投行、“一带一路”,欢迎美国、日本等国加入,如果美国和日本也能积极吸引中国加入TPP或者TTIP,能使这方面保持最大的活力。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CCTV英语频道主持人、制片人杨锐,CCG世界华商研究所所长康荣平,CCG常务理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新华,CCG常务理事、黄河科技学院副院长杨保成等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