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国:因地制宜,实现国内产能在全球的优化配置

2016年5月25日

  2016年5月15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就新形势下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出席论坛并发表以下观点:

三一重工在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投资了10个工厂,经营了差不多十年。盈利能力最强的是印度。巴西工厂前几年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强的,但现在下滑得很严重。在德国,我们并购的公司成长非常好的仍然有10亿欧元的业绩。但是,我们自己投资的公司,我们自己管比欧洲人管得好。在印度,我们的CEO和管理层都95%以上都是印度人,印度人管比我们管要好。

我在过去几个月去了几次印度。以前那么多年几乎没去过印度。我觉得穆迪提出的“制造的印度、智能的印度、数字化印度和清洁印度”非常务实,我确实看到了德里、孟买街头的变化,他亲自带着人去打扫卫生。印度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住房有非常大的欠缺,这是我们最擅长的。印度的成本价格要求特别低。开个玩笑,他们觉得汽车装一个雨刮器就够了,向前开,装后视镜干嘛?我们现在拉着国电投和中电建一起,把煤炭装备投资到印度,实现产能转移。把煤机、煤矿、煤电打通。在工程装备上,我们把工程装备基础建设、EPC总包、住宅工业化打通。我们有成套装备,为什么不能在印度投资港口码头呢?这样一来,工程装备也可以随着投资在印度发展。既实现产能转移,又可以占领印度市场。

未来印度一定是中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中低市场。它的成本控制的极端性,我相信华为已经学会了。现在很多全球的客户不在中国买三一的设备,而是在印度买三一生产的设备,因为比中国便宜。我们学会了就可以获得控制成本的能力。

现如今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形势都不是特别好,尤其是汇率变化非常频繁。我们还是要利用机会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这一点也是未雨绸缪。今天我们是拥有1000多亿资产、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的企业。如果在有些国家没有本地化安排,利润可能都被汇率吃掉了。这算不算是中国资产外逃?其实不是,而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必经阶段,实现全球的优化配置。

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三一重工也是边学边干,摸着石头过河。首先,产品一定要适应当地客户的需求。很多公司都在这个方面犯过错误,也包括三一自己。我们认为产品一定满足他们的需求,奥迪为什么把车身拉长140毫米?最后逼着奔驰、宝马也要拉长车身,这就是市场。所有的公司都要打造一款适应当地需求的产品。第二,要研究当地的经济。投资安排一定要契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第三,一定要寻找最佳伙伴。我记得在7、8年以前,通用电器的CEO来到中国找我们讨论,如果他们在工程装备方面进行布局,希望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三一重工。第四,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打造品牌。中国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没有品牌。我们生产一个包卖500块钱,人家贴上自己的牌子就可以卖5000块钱。我们在海外还是打性价比,意味着人家的性能跟你差不多,但卖得比你贵。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论坛简介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是国内少有的由智库举办的全面汇聚官、产、学各界高层精英于一体的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旨在深入观察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大趋势、机遇与挑战,为中国全球化发展提供前沿性理论支持和鲜活案例,并以“建言献策”的形式助力中国的全球化战略。2016年第二届圆桌论坛由一场开幕式、四场分论坛、午餐会、青年领袖圆桌晚宴组成,近两百位官、产、学界精英出席论坛。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