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国:中国的价值体系需要实际的内容支撑
2016年4月20日霍建国,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首先我觉得亚洲的价值观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相对稳定或者定型的概念,大家不能马上反映出亚洲价值观是什么东西,现在确实到了需要塑造或者重塑一个亚洲价值观的时候。我认为过去可能至少是零散一点,因为日本有种岛国的性质,印度谨小慎微,任何事情都盘算、安排的很仔细,但是也有它一定的影响力。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相对大些,而中国的这种辐射面基本还是在东南亚,所以我们仔细观察,东南亚本身其实也不是很统一的文化价值观,这一点也是它的悲哀。
以东南亚举例来说,整个自贸区现在想自己走亚洲一体化(道路)是很难的,但又不愿让任何一个大国在其中帮助,对日本肯定是排斥,对中国也都有一点点排斥,所以把印度拉进来,形成了一个多元的东南亚体系,我觉得这里面暴露的问题就是大家没有一个共识,没有共同认可的(领导者),虽然当这个领导者,也不叫领导者,就像许多国际治理的书里面提到的,最终的国际治理恐怕还是需要一个或者两个大国出来联手影响这个世界才能达到它所要推行价值观理念的目的。当然,例如英国当年的治理有一个自由世界、自由竞争的理念,大家还是不愿意接受,美国又是民主自由,战后确实统治了一段时间。
所以我觉得现在探讨亚洲价值观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因为在未来不论是亚洲甚至全球的价值观形成当中,中国要崛起,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然就会落在我们身上,当然我们现在确实能力有限,影响力也有限。所以我们现在讲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影响这个世界,实际上还是力不从心。力不从心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一个是我们没有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它需要有一个实际的内容支撑,不能拿24个字去影响世界,但是现在讲这种合作共赢、包容发展,我自己认可,我觉得它还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东西,只不过需要赋予它具体的内容,中国能不能通过实践来逐步逐步征服更多的人来接受这些理念?这个理念接受的程度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说统一形成这个理念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觉得中国未来的崛起首先是需要政党转型,这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不转型,将无法引领这场中国的崛起,而且我觉得中国共产党过去也是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历史过程甚至发展中产生的一些偏差,做了纠正之后才到了今天。
因为我们记得很清楚,文革我们是过来的,70年代我们是有印象的,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什么叫商品?什么叫产品?这都争得一塌糊涂。后来勉勉强强接受了,这是市场经济了,又是计划,市场又是过不去的一关,好不容易过去了,到今天我觉得能做到在文件里面写出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已经算是理念上的突破了。就是说政党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但是同样面临许多的矛盾,能不能跨越市场经济这个改革的过程?能不能坚持对外的开放?因为现在很显然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争议,还是有不同的理念在碰撞,这是一个大的难关。有时候我总说是不是真心接受这个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政府有政府的作用,自己要有自己的理念,要利用市场经济的这种竞争、效率,利用它的这种竞争带给我们的发展,把它利用好就是了,这也是很难的,我们过这一关非常艰难,需要反复磨合,不断探索往前推动发展。
另一关我觉得自然就会想到美国的衰落,如果美国不是日渐衰落的话,那中国的崛起也几乎很难(形成)挑战,最终中美之间还会在引领世界或者在整个全球价值观的引领上形成一种对抗,因为现在的趋势是,美国的TPP完成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扩展,把东盟的成员更多地引入到TPP里去,那这样的话,最后它对东亚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我们担忧的。当然我有一点是自信的,就是美国是越来越不称职,因为要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不能那么自私,得做出一点表率来,美国现在处理国际事务夹杂了很多私心,甚至夹杂了很多利益的概念。夹杂利益是对的,但是不能置其他人不顾,光自己获利,这样的话美国就会丧失了所谓领导者的这个权威,没有更多人接纳你或者没有更多人支持你,这样将来自然会被淘汰,所以中国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当然关键的关键,中国还是要不断探索我们的价值体系,还要不断地赋予它实实在在的内容,同时中国经济的起步闯过这一关,中国崛起,中国这些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精英贡献他的知识、创造才能够完成。我也坚信靠经济、军事是征服不了这个世界的,肯定最终还是要靠理念,但是要有一定的基础,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具备这些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东西也很难征服这个世界,但是征服世界绝对要有先进的理念。
(根据嘉宾在CCG举办的“郑永年‘重塑亚洲价值观’研讨会暨新书交流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