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时间里,毛大庆用优客工场做了些什么?
刚宣布二次创业的毛大庆,又借着优客工场一周年之际,再次放大了人们对联合办公的想象力。“今年年底,优客工场基本会完成全国布局,5-8月份是开业高潮期,基本每个月会开4个项目。接下来,我们还要和阿里巴巴去硅谷,开一个阿里云+优客工场,把在硅谷的中国留学生的好的创业项目带回中国。”
彼时,历时117天国内外调研之后,优客工场刚牵手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北京众创空间联盟、优客工场商学院共同联合编撰完成了《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它总结了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也代表着毛大庆及优客工场的过往。
第一个故事。有一天,毛大庆碰见一家入驻优客工场的企业老总,这家企业以做智能家居为主,最近正在筹备新三板上市。这个老总对毛大庆说:“毛总,我们在这个工厂里兼并了两家公司,他们自己存活的不好,我又正好缺这两个功能,我把这两个公司买了就不用弄这个部门了。”
第二个故事,优客工场的合伙人都去创业了。毛大庆和优客工场的合伙人之一高超认识于长江商学院。当毛大庆把他从Uber挖过来的时候,他就说他是来创业的。而就在几个月之后,他带着优客工场的媒体部办了营业执照,创业去了。而毛大庆的人力资源总监也带着40多名导师创办了商学院。
第三个故事。优客工场里有一家叫康壹科技的公司,跟京东联合做了一次众筹,这家公司的老板对毛大庆说,希望可以在一个星期内筹几百万,但是这个项目需要做包装、网页设计等东西,他们公司没有这样的员工。于是,他就在工场里找设计单位、包装单位等,找了四家公司帮忙。最后,两个小时众筹了三千万。
三个故事代表了优客工场正在做的三件事儿。第一,中小企业在优客工场里发生着生态聚合,优客工场本身也在发生,正如它与洪泰空间、新派公寓的合作。而未来,这样的合作还将继续增多,毛大庆希望与众多空间实现资源互换、数据共享等。
第二,优客工场的“端口”价值逐渐体现出来。围绕工场里的企业,优客工场逐渐裂变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传播公司、商学院、FA公司、医疗医师、政务服务等九个平台,这些内容都会实体化,企业化,也标志着优客工场从一家公司裂变成好多个公司,一个毛大庆变成很多个毛大庆。
第三,努力经营企业空间生态,这是优客工场的根。创业时代,每家企业都需要高效成长,之所以高效,就需要拿到很好的资源,不用为什么资源费劲。“你给的资源越多,聚合能力越好,企业得到的营养越好,就不用花很多工夫弄非核心的事儿,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的盈利也应该从这些地方做。”毛大庆说。
一年的时间里,毛大庆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但还有一点,他自认为还需要时间。
“ROCKETSPACE,YC里的租金比写字楼高很多,但是大家还是愿意给钱,还要争先恐后的进去,因为他觉得值得,因为这个内容他拿不到,这就是这个空间牛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毛大庆表示。
这也是其余联合办公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年年初的中国科学者会议上,中国科学部部长万钢披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众创空间约2300多家,加上孵化器和加速器2500多家,总计4800多家,众创空间正在迎来蓬勃发展。
但蓬勃的生机下不可掩盖的依然是中国众创空间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行业标准的缺失、运营主体能力的良莠不齐、概念大于实际的蜂拥而至都在制约着众创空间的发展。
一份厘定行业标准的蓝皮书急不可待,这对于国内迅猛发展的共享办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蓝皮书中,对于推动众创空间的发展有着详实的建议:(1)合理制定众创空间绩效指标;(2)鼓励联盟、投资、并购;(3)健全众创空间投融资体系,打造全要素孵化平台;(4)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5)认真甄别金融领域的众创空间;(6)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
这对当前国内致力于分享办公的创业者来说,都具有切实可行的借鉴意义。多位业内专家一致看好的便是孵化器模式和创业加速器模式,它们都需要构造一种对内自足、对外开放的生态体系,这代表了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趋势,也正是国内以优客工场、创业公社、洪泰空间、无界空间、氪空间、P2和SOHO3Q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众创空间努力的方向,通过强大的渠道分发和产品闭环,构建自己的生态王国,此亦独角兽与独角兽加速器的完美融合。
文章选自凤凰网,2016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