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牵手戴志康 优客工场入驻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4月8日,在优客工场与上海证大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仪式现场,同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的毛大庆与戴志康握手合影。新华网梁鸿儒 摄

  新华网上海4月8日电(梁鸿儒)致力于打造创业办公、人脉社交与服务生态圈的毛大庆,正抓紧在一线城市推广自己的联合办公模式。8日上午,在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优客工场与上海证大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仪式,双方宣布,优客工场布局上海的第四个项目——喜玛拉雅·优客工场正式成立。

喜玛拉雅·优客工场所在的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该项目是继陆家嘴、漕河泾、长阳谷之后,优客工场再次落子上海。毛大庆表示,喜玛拉雅·优客工场是其布局上海的重要旗舰项目,这也是联合办公植入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又一次实践。未来双方将从项目场地、文化艺术、产业孵化等多个维度展开合作,联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全产业链,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起文创新高地。

惺惺相惜   双方一拍即合

  作为知名的“前地产界大佬”,毛大庆与戴志康的身影一段时间以来在地产行业内已不多见,但双方此次合作的初衷却都与房子有关。

  谈到与证大的合作,毛大庆难掩兴奋之情。他说,作为地产界的老前辈,戴志康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有情怀的企业家,证大造的房子很有艺术性,这很受本是建筑师出身的毛大庆所推崇。毛大庆说这是他选择证大喜玛拉雅文化中心的主要原因,而把中国代表国际水平的联合办公模式和艺术综合体结合起来,将是一个有意思的探索。

  戴志康则表示,经历了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成为过去,他自己也从外滩8-1项目后,决心退出地产界,向金融、文化等方面转型,如今选择优客工场合作,更多的则是一种“不忘初心”。

  “证大以前建造的房子不多,但唯求每个都能是精品,能被人铭记。”他说喜玛拉雅中心起初是想“建成上海过去所没有的东西”。彼时,这个有着17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在戴志康眼里将会成为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成为上海文化消费的标杆,但由于诸多原因,喜玛拉雅的运营一直处于“温吞水”的状态,并未达到预期。

  不破不立,戴志康说,只有“先死干净,才能重新来过”。所以从去年开始,证大喜玛拉雅中心开始对商业项目全部重新定位,励志“回到初衷”,把其真正建成为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文化和教育场所,而优客工场的业态,被其认为跟喜玛拉雅中心的转型非常贴合,双方几乎一拍即合。

文化办公   意在建立国内文创高地

  “我们做了一年多的联合办公,一直想找一个可以成长的联合办公场景,而不是租一个房子当二房东。”毛大庆对记者表示,联合办公这种模式,并不简单的就是一个孵化器,也不是加速器,而是针对办公室的革命。

  “房子的三维空间的价值取决于内容价值,内容好,三维空间才有价值。”毛大庆说,和证大的合作,正是看中了喜玛拉雅所特有的艺术性,以后的办公场地就是一群人把艺术气息和创业、生活融合起来,在其中孕育出很多创新的想法。

  据介绍,此次合作,优客工场与证大集团将开创新型多元化产业互补合作模式,将证大集团在文化艺术、投融资及相关产业方面的优势与优客工场在创意办公、创业孵化、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优质创业项目投资及品牌孵化上进行深度合作。

  此外,证大也会协助引进其孵化投资项目团队入驻优客工场,并通过证大文化擅长的艺术活动策划、艺术空间布置、艺术家托管、艺术教育推广等实现强强联合的产业融合化学效应,联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全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文创新高地。

  “简单地说,这种联合办公模式就是一个能让办公人群产生更多的价值的空间载体。”优客工场项目拓展部总监刘英解释道,喜玛拉雅·优客工场将会吸引汇集一大批文创企业、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针对一些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优客工场将通过自身的渠道优势为其进行品牌推广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联合证大集团帮助其解决投融资、文化产业方面的难题。

  毛大庆透露,伴随着喜玛拉雅·优客工场的布局,优客工场在上海已落地4个项目,而从全国范围看,优客工场更是完成16个城市、36个项目的布局,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可提供20000个工位,预计满足超过3000家企业的办公需求。

文章选自新华网,2016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