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中西 贯通古今 ——颜海平的治学之道
2016年3月25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赴康奈尔大学攻读欧洲现代文学与戏剧艺术、思想史和批判哲学,颜海平完成硕博学位后长期在美国高校执教、任常春藤盟校资深终身席位。近年,她又以上海首批“千人计划”国际专家的身份回到国内,自2014年秋起任职清华大学,探索新的人文学科建设。她的著述涉及中西文学、戏剧、电影与艺术、欧美思想史、批判哲学与跨文化理论等领域。在时空宽阔而又专业严谨的学术研究背后,“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是她的治学理念。
探寻“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之路
对颜海平而言,“中西融汇”的路径和要义之一,是本着孕育于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人生关怀,去体认和审视欧美现代以来精神心智的主脉起伏,以拓展国际环境中可吸纳、可化用的世界性资源。这是她在硕博学习阶段中付诸实践而形成的思路。在由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贝克特诗学:从“欧洲”到“西方”的时空之变》一文中,她选取并审视了《等待戈多》作者塞缪尔·贝克特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三位地标性的阐释者——源于拉丁欧洲的马丁·埃斯林、流亡美国的德裔学者西奥多·阿多诺、从美国回望和对话欧洲的茹比·科恩,从而揭示出一种可称为“环大西洋”的诗学构成,及其所蕴涵的二战后全球格局重心从欧洲到美国的“大迁移”。“西方”的观念正是生成于这样的历史性的大迁移,因此内在地充满了历史性的差异。贝克特作品由欧洲向北美延伸和阐释的过程,是二战后欧洲人文精神毁灭、涅槃、再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霸权和精神意义高地由欧洲向美国大迁移的过程。由此,颜海平在研究中体现了欧洲文明在世界变局中的危机时刻,在跨越国族疆界的变革中延续、重生的案例,为巨变中的中国与人类文化不同传承之关系的命题,提供了文明史意义上来自“西方”的参照经验和思考空间。
“古今贯通”,在颜海平的学术探索中,旨在不同文明交汇的时空中重访中国古典传统,寻找其内在的指向现代的资源,通过对话古典而更新古典。这一思路和实践源于更早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本科时代。其创作的获得全国优秀剧本一等奖的十幕现代历史剧《秦王李世民》是这一尝试的第一步;其中对中国历史的重访和对传统中民主性维度的叩问,在其之后的中英学术撰述中不断出现。发表于1993年的《现代中国与西方模式: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批评重建》中对“现代历史剧”理念的阐释,是这一思路的首次英文论述。收入剑桥大学2003年出版的欧美专业领域“六位代表性学者”论文集的《戏剧能:中国戏剧审美传统的重访》,以及2013年发表在欧美人文重要理论杂志《辨音符》(Diacritics)上的《我的梦:当代中国艺术的跨媒介转向》,则是这一思路延伸中更为厚重的论述。《戏剧能》探索了中国戏剧经典中“审美”与“伦理”的辩证互动关系如何超越了旧有的价值传统,并推动了身处二战人文危机中的布莱希特等西方戏剧家对“人之主体”的反思和再造,从而揭示出古典中国的审美伦理内在的更新驱动如何可能成为反思和创新现代认知的源泉,为现代主体危机重重的世界提供深刻的变革性能量和意义。《我的梦》则展示了身为“残疾人”的舞者、歌者是如何调用和再创造了千手观音、梁祝化蝶、敦煌飞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古典意象、古谚和古典舞美,使得“古典中国”在对“何为人性”这一普遍性命题的动态阐释中,释放出非同寻常的想象力。刊物“引言”评价,此文将中国古典文化意象、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和对人类迄今为止认知极限的审美挑战融合起来,对“什么是人和人性可能”的世界性命题进行了“原创性的理念再造和理论阐释”。
无论是对“中西融汇”的追求还是“古今贯通”的尝试,内核里活跃着的都是对“旧邦新命”这一命题的探究,即中华民族如何在现代世界的大变局中绵延、更新。颜海平认为,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冷战封锁到改革开放,中华文明一直处在由国际秩序所结构、所限制的剧烈变革中;今天随着全球格局的移位,这种变革更是前所未有地剧烈和深远。面临变局的生存之路在于变革,但任何有意义的变革都不是被动地顺服于外部压力,而必须是主动的,因此也一定是创造性的,这就需要从过去、当下和未来中汲取所有可能的人类资源,化为最为深厚宽阔的想象和践行之力,以求中华文明在不同文明的交汇、交锋与交融中延伸,古老而常新、源远而流长。这是中华文明在全球变局中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群体与个体的命运之路。
致力于新的人文学科建设
在颜海平心目中,建立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先贤们,对此历史使命有着高远深邃的自觉,并进行了筚路蓝缕的实践。三十年前为她亲笔题赠苏轼的诗、勉励她“把别人做得好的东西学到手,来发展我们的事业”的复旦恩师朱东润先生,以及认为文科应走出自身国际化的道路、亲自把她硕博深造的申请材料带到美国的谢希德校长,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学术人生轨迹。立足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这一传统,颜海平在就职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之后,与同行师生们一起,开始了学科全面提升的具体改革,从工具性语言教学为主的建制转向教研综合的学术构架,建立了语言心理认识、语言教育应用、语言文化社会、欧美文学与批评理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东亚语言与文化、翻译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学史思想史和文明史研究八个跨国别、跨语种的学科群;同时在学校和学科同行的支持下,建立了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并与密歇根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密歇根研究员学会,为欧美优秀青年学者进驻世文院开授研讨课构建了制度基础。于2015年秋开设的本科“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由外文系和世文院共同培养,由清华外文和文史哲优秀青年和资深教授授课,由欧美一流高校重要学者定期讲课、开工作坊,以培养具有跨文明视野、多语种专业能力、中国学术发展和国家战略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一具有跨学科性质、跨文化视野的教学研究体系为“世界区域研究”,其实践的重心是把中国放置在世界版图的结构性关系之中,对世界的变迁进行考察、研究、认知、教学,以落实“在阐释世界中叙述中国”的学理理念,开国内高校外文学科之先河。
将“区域研究”与构建“文化中国”相关联的学术实践与制度建设并非一时灵感,而是基于长期积累的思索。颜海平在美执教二十年,始终坚持在中西交融的跨文化视野下思考中国问题。她对美国的“区域研究”学科以中国为对象的知识生产制度及其局限性有着较为系统的看法,包括其以起源于欧洲的认知系统去组织中国研究的话语、受冷战思维影响的历史成因、携带着欧美族裔中心主义印记的研究方法等。如何在国际框架中认知和叙述中国,如何使“文化中国”成为意义生产的世界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始终是她的关切点。此后数十年间,她在进行现代欧美研究教学的同时,一直在另辟思路。十年三易其稿写下的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便是方法上的一次尝试:把“文本”视为文本的社会生产,将“作家”视为文本生产者的社会行为,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域。在她的考察中,从秋瑾、冰心到萧红、丁玲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的文本,与她们在战乱流离中坚忍延伸的生命实践互为开启,氤氲生成了一种与现代中国革命互为隐喻的精神气质和生命状态,即,她们被近代以来的生物政治逻辑规定为“弱者”,但她们却以强韧的想象实践,通过变革被历史所规定的自身,超越了这一现代逻辑对“强弱”人生的定义和判决。
颜海平以厚重的史料、绵密的分析,将这种精神气质和生命状态予以呈现并理论化。她的著述溢出了 “海外汉学”的框架,在出版定位中进入了欧美人文学界主流的比较文学、性别研究、批判哲学的领域。这是对在世界编年史上未曾显形的“中国价值”的呼唤,是以此参与世界性命题和对话的努力。这份努力和呼唤,引导着她在90年代初与清华大学人文师生相遇,乃至15年后成为共同推动建制创新的同行同道。
从本科时代对中国古典精华中现代思想资源的叩问,到硕博时代远赴重洋、对西方现代思想源头和脉络的探求;从把握环大西洋—环太平洋世界格局时空之变的国外执教时期,到致力于“在阐释世界中叙述中国”的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归国时期;三十多年来,从常春藤到清华园,颜海平一直在思考着、实践着。她目前正在完成的《大迁移》一书,是对三十年中国艺术文化在世界版图中流动踪迹的回溯,也是对其中可触可感的另一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前瞻。三十年对于个体学者来说或许是漫长时光的流逝、斗转星移的沧桑;其中恒常不变的,是对古国文明新生的期待,是莘莘学子启航的梦想。
文章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