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视角
2016年3月4日
■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既是全球领先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的原创地,更是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先锋实验地
■ 要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使天下英才来得了、呆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真正使上海成为海内外各类人才纷纷向往的创新创业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和要求。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更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一项重大战略定位和部署。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需要具备全球范围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配置功能,更要具备全球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功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功能。对此,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和谋划新的战略定位。
1、明确全球影响力的实质内涵。
通过比较国内外创新城市的发展,可以发现,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既是全球领先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的原创地,更是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先锋实验地。就此而言,形成全球影响力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全球前沿科技、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上形成全球影响力。必须加快战略布局,依托自主创新力量,组织开展未来20—30年可能影响全球科技革命进程的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从追赶走向领先,甚至引领。二是在全球前沿科技带动产业变革、驱动经济发展上形成全球影响力。必须构建更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政策,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孵化和产业化,在一批高科技全球标杆企业的引领下,形成全球前沿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三是在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配置上形成全球影响力。必须放眼全球、接轨国际,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中国机遇和全球城市建设为引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建成一批在全球范围内聚焦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平台和载体,形成全球配置能力。
2、明确科创中心的功能目标。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创新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市场、创新成果产业化等五个方面,打造五大功能中心,并确立其功能目标。一是全球领先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中心。其标志就是必须拥有若干进入全球一流行列的著名大学和世界级实验室,拥有产学研合作的大学和科研院所集群,拥有一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队伍。二是全球领先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因上海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而集聚一大批从事全球领先技术开发的专业研发机构;因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而成为一大批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基地。三是高科技先锋企业的全球性集聚中心。在高科技前沿领域,拥有一批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全球性大企业,同时更要拥有一批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上原始创新、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和创客群体。四是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配置中心。培育和造就具有全球功能且影响全球资源配置的技术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期货市场、人才市场,成为全球最大风险投资集聚地之一和全球创新人才的配置中心。五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性转化中心。依托中国庞大的科技创新需求,构建连接全球的科技创新孵化器和加速器集群,吸引全球科技创新成果选择中国实现转化,形成知识产权全球服务中心和关键技术标准全球认定中心。
3、明确中长期的战略部署。
应全面实施五大子战略:一是前沿技术开发战略。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对科技发展的需求趋势,准确把握上海的产业比较优势,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生命健康、汽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五大领域,选择具有全球引领性的科技前沿,积极部署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二是创新载体建设战略。围绕重大工程和项目,选择一批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高科技园区,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一批全球一流的创新载体,包括世界级的大学、世界级的实验室、世界级的大企业、世界级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三是科技创新协同战略。构建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创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产学研协同创新、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全球网络协同创新,及政府层面的部市合作协同创新等。四是产业创新发展战略。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立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推动,以引领全球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目标的新型产业体系,提高并保持主导产业在劳动生产力和关键技术上的全球领先地位。五是高端人才全球战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推进高端人才的全球引进、全球配置,突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创意家队伍及创业者队伍。
4、明确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重点。
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打造接轨国际、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重点打造四大支撑体系:一是发达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体系。围绕创新创业需要,构建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平台型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中介服务机构。二是高效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以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者为服务对象,以大学、科研院所、公共服务机构、国有企业为平台依托,建设具有全球一流水平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技术应用服务平台。三是繁荣的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对外开放,集聚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和创意人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的演艺市场,促进文化大发展,创新创意大繁荣。四是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坚持国际对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更好引导和支撑科技创新。
要以更加创新、更有力度的战略举措加快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1、构建科技创新战略特区(或称为科技创新特别试验区),与上海自贸区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从当前的现实看,上海只有采取超常规的战略举措才能突破一系列的瓶颈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就是要以特区的模式营造特定的小区域环境,并与上海自贸区形成双轮驱动格局。这个战略特区或特别试验区:一是空间“特”,可以是高科技园区、孵化器,也可以是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研发中心,类似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二是政策“特”,不仅可以全面复制上海自贸区、北京中关村、深圳等改革创新先行地区的各项新政策,而且可以赋予其一些特殊的或先行先试的定向政策,如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降低商务成本的政策、降低引才门槛的政策、加大分配激励的政策等;三是体制机制“特”,如可以试点建设一批与国际接轨、与市场联动的新型大学、新型科研机构和新型孵化器、新型服务平台等; 四是配套“特”,如交通和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资源优先配置、科技创新投入优先保证等。
2、积极谋划世界级实验室建设计划,打造重大工程和项目有力载体。
要把建设世界顶级实验室作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项硬指标和重要抓手,通过这样的顶尖载体,在一些科技创新前沿领域集聚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开展全球领先的科技创造和发明,进而可以影响全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要围绕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和项目领域,研究制定世界级实验室建设计划。学习借鉴全球最优秀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设新型的超级实验室,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新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信息反馈”的创新链条,打造自由、活跃和有序的科研环境。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同时更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大企业、跨国公司第三代研发中心参与建设世界级实验室计划。
3、释放“四个中心”能量,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学习和借鉴美国硅谷的经验,积极为创业资本行业的成长创造更加积极的条件。如对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要区别于一般服务业税收;对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所形成的损失等应允许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对各类社会发展基金、社会养老金、社会慈善基金等,应允许其投向创业基金或直接投向创业企业,并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等。要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各类正规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创业投资,充分释放其资金能量和投资经验。要建设更加发达、更加规范的企业股权转让市场,深化上交所改革,扩大新三板市场,加强股权托管中心建设,让更多的创业企业可以低门槛地获得股权转让通道,形成风险投资便捷的退出机制。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创新创业教练员作用。
4、努力降低商务成本,造就创新创业区域竞争优势。
面对居高不下的商务成本,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或产业通过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手段造就商务成本优势,营造有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如,完善科技创新相关的税收抵免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创新企业财务运行成本;在各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市级工业开发区、高科技园区,规划布局更多的空间建造创业楼宇,减免土地出让金,提供财政建造资助;市、区两级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创业用房租金减免补贴;对符合规定的科技创业孵化企业,提供社会保险费补助政策、政府廉价集体宿舍政策和雇佣大学生收入补助政策;在创新创业基地,建造公共食堂、公共咖啡馆、公共医疗室、公共活动中心等,降低企业内部的配套成本。
5、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增强聚才竞争力。要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使天下英才来得了、呆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真正使上海成为海内外各类人才纷纷向往的创新创业之地。
要着力创新两大引才政策。一要创新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海外高端人才工作平台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永久居住政策和就业政策;设立专门用于引进全球一流人才的引才专项基金;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及其配套政策。二要创新高科技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以更加开放、开明的心胸和更加贴近、扎实的关怀,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到上海创业,打造“创业上海”的形象和文化,打造充满活力的创客集群。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五项政策,即解决创业者有所居的安居政策、解决科技成果更快转化的创业孵化政策、解决创业更易起步的创业融资政策、解决低成本用工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释放创新创业动能的激励政策。
6、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创建一批新型大学和新型科研机构。
要从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下突围,试点创建一批服务创新发展、目标全球一流的新型大学和新型科研机构。深入开展综合配套改革,构建一套更与国际接轨,更加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比如,加快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入股获取发展资金,并增强这部分资金使用的分配自主权;加大分配激励,推行年薪制、高薪制,提高科研经费中用于智力劳动的分配比例;鼓励科研人员把在大学、科研院所获得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所获知识产权收益,多数归首席专家及其团队;允许科研人员在职创业,或到企业兼职,并可获得相应的个人收入或股份;贯通大学和企业工程师的职业通道,吸引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到大学担任教授、副教授。
7、改进政府推进方式,有效组织社会资源。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合力,以重大工程与项目为抓手,破除体制机制瓶颈,集中战略资源,构建政策体系。一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促进政策衔接。二要设立重大工程和项目专项资金,从“项目导向”转向“功能导向”,并引入社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三要切实降低各类创新创业基金和社会组织创办门槛,鼓励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个人出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社会创办更多的科技创新类非政府组织。四要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法规条文,组织各方力量研究和制定由基本条例和专项条例构成的法规体系。五要改进政府财政资助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国际前沿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文章选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