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10大难题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已与外商来华投资实现初步平衡,成为全球对外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实施的大背景下,众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由于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时间较短,加上制度、语言、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比其他国家企业更为复杂的形势与风险。2014年以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通过对已“走出去”企业的考察、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采访以及多种形式的论坛研讨和问卷调查等,对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研,当前由中国提交的298项国际标准提案中,已有141项正式发布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中国标准“走出去”可谓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有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还较为巨大,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步伐还极为缓慢,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带来极大挑战。如2014年7月25日全线建成通车的土耳其安伊高铁项目,该项目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并联合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及两家土耳其公司承建,由于土耳其采用欧洲标准,导致该高铁的钢轨、道岔、电气化设备等主要装备在欧盟市场采购,一方面采购成本极高,另一方面对中国相关设备“走出去”的带动作用很小。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发现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领域,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都遭遇过标准阻碍。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有不少国家在历史上曾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这些国家普遍采用欧洲标准,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及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带来较大挑战,因此要求中国政府、企业及社会齐心协力,大力快速推进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工作,政府尤其要有所作为。
自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为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财政金融政策。2014年12月,国务院专题研究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会议提出简化审批手续、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政策机制,此外,随着亚投行成立与正式运营、丝路基金创立、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促进体系已不断强化完善。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2015年以来,部分企业部门与行业的海外投资融资难已有一定的缓解,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整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美元贷款,贷款利率普遍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家,如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长期出口信贷利率美元为3.31%,不到中国同类贷款利率的一半。而出口信用保险费率等也较高。此外,银行金融机构与保险机构的审批时间也较长,造成项目资金难以及时到位,甚至由于审批原因导致企业错失市场机会。保险理赔的时间也较长、程序复杂,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我国银行业本身国际化的程度也滞后,境外资产占比较低;境外机构数量少,缺少发达国家的布局;境外分支机构级别较低;并购融资业务与国际不接轨,中资银行融资业务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需求。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造成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增大。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小国,币种小,国际市场也难以寻找到合适的金融衍生产品来对冲风险,使中资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国际化层面,中国虽然已与很多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但在实际中,大多数国家推动和操作实施的案例较少,互换额度很低,操作程序复杂,而且互换协议的期限比较短。这都对金融业支持企业“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确选择投资区域、投资项目、确定投资规模以及采取措施防控风险是企业海外投资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每一个行业的产业特性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各不相同,对外投资企业难以仅凭自身实力了解对外投资项目所需的各项信息,因此需要国家提供强大的信息情报支撑。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在中国对外投资尤其是并购投资失败的案例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信息积累,对东道国及项目的了解限于粗略的考察,使得企业不清楚东道国的规矩、习惯。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主导建立了较发达的情报信息支撑系统。美国主要通过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内特别机关、驻外使(领)馆的经济情报信息中心,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以及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等机构来实现对投资者的情报服务,以提高其投资效益。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为了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常常向国内的对外投资者免费提供有关东道国的信息情报,如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使投资者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负责对有海外投资愿望的企业提供快捷和权威的信息咨询,帮助企业寻求项目机会;德国建立了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信息咨询网络和服务平台;法国建立了各种官方或非官方的信息咨询机构,为法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信息服务。对于中国而言,企业大规模地“走出去”也需要政府主导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以增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中国企业全球化取得效益。
由于中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差异,世界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有限,加上西方国家主要媒体对中国存在较深的误解,西方媒体常常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贴上“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扩张”等标签,使得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常常面临很大的舆论阻力,有的投资事件经过媒体不客观地报道后发酵,甚至影响投资的成败。
2014年11月3日,中国铁建、尚未合并的中国南车共同中标墨西哥高铁项目。开标结果公布没多久,有墨西哥媒体质疑中方行贿,投标结果被操纵,这在墨西哥迅速引起巨大反响,墨西哥交通部也突然宣布取消中标结果,让中方企业措手不及。2015年1月,希腊政府换届选举,激进左翼联盟(Syriza)获胜,由中国远洋集团获得的比雷埃夫斯港口的私有化计划随之搁浅。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受阻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斯里兰卡港口城项目,以及以前的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缅甸万宝铜矿项目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分析了这些项目受阻的原因,有的国家政局动荡,民众对中国及中国企业缺乏了解,在野势力通过媒体操控来阻止打压中国企业投资而获取政治筹码。也有部分海外媒体无视中国投资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放大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的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标榜“环保”、“民主”,曲解中国的投资行为,指责中国四处抢夺能源,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加了障碍。
中国的“开发区”模式对中国的开放与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后,各地通过建设各种工业园区与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了大量的便利设施,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入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既获得较多发展中国家的青睐,也受到对海外投资环境不熟悉的中资企业的欢迎,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有中国国内专业园区开发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建设开发区——在一些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的发展中国家拿地建园区,将中国企业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起来。尤其是2006年中国政府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境外合作区”以后,促进了中国境外园区的开发热潮。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在全球50个国家建设了118个经贸合作区,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园区达77个。在这些园区中,经商务部考核批准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达19个。按照海外园区运营主体的性质不同,海外园区有国有企业运营与民营企业运营两大类,国有企业参与了中国一半以上的海外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研,目前有较多的海外园区的基础设施由于涉及到与当地现有设施的协调配套,导致耗时耗资巨大,加上中外双方理念差异显著,沟通磨合困难,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当地政府又难以兑现承诺,导致配套交通、用电等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优惠政策经常得不到落实。而不少已建成运营的海外园区因为入驻企业不多,入驻企业的效益不好,带动企业“走出去”效果不理想,规模效应远远不够。有的园区甚至造成当地土地闲置、生产萧条的现象,对中国企业乃至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园区没能达到预期效果,除企业自身原因与境外投资环境复杂等主客观原因外,还与政府的政策导向、资金支持力度及双边政府间协作等有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进行投资和经商旅游。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已达2.6万家,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中国内地居民年出境人数已达11659万人次。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及出国人员的增多,全球有关中国公民的安全案件也在不断增加,据外交部统计,2014年中国驻外外交和领事机构全年受理的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数量达59526件,涉及中国公民73107人,涉及伤亡1955人 。据统计,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7年来,随着暴力和恐怖主义盛行,全球安全形势持续恶化,世界越来越不安全。根据研究,在全球162个国家中有111个国家的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对海外安全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仍然面临准备不足的困境,对中国企业海外员工与财产造成潜在影响。相关部门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应完善安全风险应急机制,对于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也应建立常态化的机制。
“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中国“入世”以来,由于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日趋饱和的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目光转向海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工成本剧烈攀升,一大批企业开始谋求国际化发展。由于谋划不足、战略不清晰、核心优势不明显等因素,一些企业常常陷入国际化误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对“走出去”企业问卷调查及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中国有较多的已“走出去”企业还比较缺乏国际化思维与意识,导致国际化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具体而言,一是缺乏全球战略思维,企业国际化无具体战略目标,将“走出去”视为解决国内市场及运营问题的灵丹妙药,认为一国际化就灵,企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是缺乏全球市场思维,将全球统一市场割裂为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经营中强调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互补性和连接性,认识不到全球市场的统一性,从而在国内外采用不同的运营策略,有的甚至片面强调海外市场而忽略了中国国内这全球最大的区域市场;三是缺乏国际管理思维,将国内市场的管理经验移植到海外市场,企业本地化程度底,难以融入当地市场,在全球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在企业本地化的海外雇员层面,有44%的受调查企业的海外员工比重不到5%,中国企业不愿聘用外籍员工从事管理工作,海外员工占比整体上较低,从国内引进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由于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造成管理难度加大,人工成本也相应增高。
2014年11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上,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对中兴通讯、中国化工、汉能控股、五矿集团、福耀玻璃、TCL等近百家参加论坛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做了访谈。调查发现,有63%的受访者认为国际人才短缺是影响企业“走出去”效益的主要因素,25%的受访者对自身所在企业“走出去”的效益不满意,并认为未实现预期效益是因为缺乏国际经营人才所致。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对“走出去”企业联合做的问卷调查,有44%的受调查企业的海外员工比重不到5%,而海外员工比重大于50%的受调查企业的比重仅为2%,与世界跨国公司平均海外员工占比60%相比,中国企业海外员工占比整体上较低。受调查企业普遍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实施,国际化人才不足将成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已成为提升我国企业“走出去”能力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问卷调查与调研,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界与外国企业界、学界在有关中国企业是否已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上存在较大分歧。受调查的中国企业普遍认为自身在东道国已充分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接受调查的海外学者、研究专家、企业家及律师、咨询师等中介服务机构人员则表示,中国企业不太注重自身形象,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研,海外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平等与尊重。在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很多中资企业及员工以援助者自居,而不是将企业在该地投资视为一门平等的生意,导致中方管理人员及员工缺乏对当地工人、民众及文化的尊重,招致当地居民反感。二是合规框架下的变通。部分“走出去”中资企业为了获得当地政府与民众的支持,目前已基本能在当地法律框架下运营,但部分行业企业,如部分资源开发企业,不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开发,对当地环境造成隐患,遭到当地环保组织的反对。三是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视为捐钱、捐物等,以保护和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而忽略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品牌是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它承载了一部分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认可。随着“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增多,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国际化,并极力推动品牌“走出去”。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在企业“走出去”动机中,提升品牌成为与“进入国际市场”并列的两大动因之一,有18%的受调查企业认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迫于国内竞争市场饱和而开拓国际市场是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提升品牌的一个典型案例是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成功获得了协同效应,包括Thinkpad品牌和IBM品牌的5年使用权,实现多元化的产品定位,获得采购和营销成本的优化,一举成为世界三大笔记本电脑品牌。在美国市场,有43%的企业投资美国是为了提高公司品牌形象。但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推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实际效果极为有限,多数企业只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极低,而在一些国家,中国制造品牌还成为低质产品的代名词。
引用相关内容请注明出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