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佬肩上 《世界那么大,我们创业吧》 | CCG图书
《世界那么大,我们创业吧》,主编:苗绿、王辉耀,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创业?创业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你经过深思熟虑和自我评估,发现创业是你发自内心的选择。你充满了激情和想法,却不知怎样落地?你想知道在创业这条路上你会遇到什么,如何一步一步把企业做大,又不知该如何选择和决策?你渴望听到亲历者的思考和总结,却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系统性的建议?
来读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出版的《世界那么大,我们创业吧》,站在大佬们的肩上创业。这里有大佬们的亲身指导,为你拨冗就简,指点迷津。
选择创业方向
创业选方向要跟着兴趣走,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个山头再说,亦或是以市场为导向?大佬们是这样说的:
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说:“创业内心真正的驱动力是什么?是自由、热爱和兴趣”。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说:“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创业家是靠空想成功的,点子若只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那几乎没有价值。谁会胜出,还要看谁能满足市场需求、快速执行。”
新东方创始人、洪泰基金创始人俞敏洪说:“创业者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除了赚钱以外,还要为社会提供好的服务。”
确立商业模式
找投资,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怎么行,那怎么找商业模式呢?复制成功者,还是另辟蹊径?不妨先听听大佬们的经验。
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说:“创业要学会妥协,虽然我做人的原则、公司的价值观从不会妥协,但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向市场妥协。”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说:“互联网真正的变革者往往不是行业的巨头,而是跨界的人。”
搜狗创始人王小川说::“当别人把门关得差不多只留条缝的时候,如果你自己还把那个门缝关上,就相当于自己不给自己希望。”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说:“你提供的产品是什么?能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一类用户的什么问题?”
找合伙人
单打独斗的创业已经不流行了,现在流行“中国合伙人”,大佬们是怎样找到能干靠谱的合伙人的?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徐小平说:“要投资能让我激动的人,我为创业者个人激动的时候,而不是为产品激动时,说明人的魅力超过项目,投资成功概率往往会更高。”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说:“我们要找不同的人、基因不一样的人,但为了同一个理念、同一个远大理想、同一个愿景去奋斗,这是合伙人最根本而且是背靠背的信任”。
优酷创始人古永锵说:“我这个人比较简单,养家口基本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找 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拿到投资人的投资,先来看看他们青睐什么样的创业者吧。
红杉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说:“对于一个创业企业而言,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家精神都重要,如果在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之间作选择,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最重要,其次才是企业家能力。”
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潮涌说:“我们选企业家的时候也有我们的标准,首先他是有创业的激情,有理想,有抱负。而不是说我很快就想赚一笔快钱,这种急于求成的企业家,我们不喜欢,而且他往往失败的概率会大很多。”
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张磊说:“这个人能不能既有格局观,又有执行力,还有很深的对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赛伯乐创始人朱敏说:“创业者最大的优点是坚持,认准方向坚持下来,学会聪明地转弯。”
产品与用户体验
用户才是王道,什么样的产品,怎样做产品才能戳到用户的痛点,成功打动用户?一线大咖如是说:
腾讯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在研究人性,而不是说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陌陌科技CEO唐岩说:“不停地在科技、产品以及人性之间找它们的关联,找这个平衡点,还挺好玩的”。
智联招聘CEO、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说:“颠覆往往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所以,很多东西都需要脚踏实地去做。”
暴风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冯鑫说:“争不到用户的第一需求,那就搞定第二需求。”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说:“社交媒体是当下口碑传播的新渠道,是加速器;和用户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和用户一起玩,是口碑传播的关系链;而好产品,则是好口碑的基石,是推动整个口碑传播的发动机。”
团队管理
创业不光要自己会干,还要会带团队。管理与人性,到底要倚重哪一个?听听大佬们怎么说吧。
滴滴打车总裁柳青说:“我们在公司里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呼唤心中的战神出来,因为竞争确实是非常激烈的,我们自己也需要马上把握好自己的优势资源去升华自己。”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说:“人不存在性本善和性本恶,没有管理的企业,结果是必然的。”
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说:“我要把整个公司变成很多小的创业公司,让员工有创新的激情和条件。”
爱奇艺CEO龚宇说:“如果由我来负责这件事情,那我是带着整个团队成员对你的信任和希望而来,所以要尽量能做到让所有这个链条上的构成单位达到真正的共赢。”
自我管理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垂范,大佬们是怎样进行自我管理的?
58 公司总裁兼CEO姚劲波说:“创业选择一个细分的点开始,像刀刃一样尖锐,做到极致,比谁都好”。
金杜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俊峰:“人的心中始终都要有一颗进取心,这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奢侈品服务平台寺库创始人李日学:“对创业者来说,一定要坚持,别的东西都太虚。”
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我激励大家找到一个愿意为之赌上青春的事情,找到一个愿意为之赌上青春的人。”
走出挫折
顺顺当当是理想态,在创业这种多灾多难的历程中,其存在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既然遭遇挫折几乎就是必然,那当然要去向亲历者讨两招“防身”。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袁岳说:“失败让我们害怕,但勇敢地不断尝试可以改写失败的记录”。
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说:“只要往前摔不要往后摔,跌倒也是一种前进的方式。”
万国集团董事长孙立哲说:“抱怨是无用的,关键是增强适应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利于我们的人生。”
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总裁韩小红说::“我的心就像海一样,什么都能忍。一切挫折都不过是成长中的阅历而已。
找到你想要的了吗?
创业路多艰,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