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才战略与实践
不管在哪个时代,人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依靠“人口红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之后,人口数量的优势会慢慢减弱,而人口素质的优势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统计局在2013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的绝对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345万人。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中国需要将依靠的重心移向人才红利,为此中国需要大力培育和吸引人才。
新加坡作为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岛国,在条件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经过独立后40多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4月公布的2013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显示,2013年新加坡人均GDP为54775美元,全球排名第八,亚洲第一。新加坡创造的这个奇迹,与其对人才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自立国之初,新加坡就非常重视人才,将人才政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由国家最高领导人组织推动实施。经过多年的对人才政策的反复实践与完善,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战略。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其人才战略成功的注脚。邓小平在1978年底访问新加坡时就提出中国可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在习近平推荐的李光耀新书《论中国与世界》中,基辛格的推荐序说:“卓越的智慧、纪律性和创造性弥补了资源稀缺造成的劣势”,这从侧面肯定了新加坡人才策略的成绩。新加坡的人才政策的成功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本书是第一本全面探讨新加坡人才战略的书,试图从剖析新加坡的人才战略入手为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缩短中国自己摸索的时间,尽快的完成转型。总体来说,新加坡的人才战略非常的全面,囊括了从思想到实践的各个层面。
首先,思想层面上,新加坡的三位最高领导人在其执政期间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新加坡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完善前人的人才思想,提出自己在人才立国方面的见解,这为新加坡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其次,战略蓝图层面上,新加坡不断的检讨自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重视本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实时变化,并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先后为新加坡的人口发展于人才引进提供了三个蓝图:《人力21世纪:一个人才都市的远景》、《新挑战、新目标–迈向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可持续的人口,朝气蓬勃的新加坡:人口白皮书2013》,为不同时期的人才政策和策略提供指导。
第三、政策实践层面上,战略蓝图为新加坡的人口发展和人才引进提供了大政方针方面的指导,在落实到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层面时,新加坡在育人、引才、用才、留才四个方面都有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育人方面,新加坡有一套精英化的教育体系,该体系通过层层分流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以集中教育资源为培养精英人才服务。此外,新加坡还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等的改变。
在引才方面,新加坡一直将人才看作是立国之本,并不断的吸引外来人才为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加坡在签证、居留、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工作、生活方面的便利。新加坡在人才引进方面最具特色的就是设立了专门的人才引进机构–“联系新加坡”,该机构在全球设立办事处,起到了沟通新加坡与海外人才的桥梁作用。
在用才方面,新加坡有一套评估机制,从宏观来看,新加坡政府会通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效果来评估人才政策的效果的,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从微观上来看,新加坡的各行业内部会有相应的人才评估体系和标准,这些体系和标准的共同点就是建立了相应的人才退出机制,以保证人才引进的灵活性和效用的最大化。
在留才方面,新加坡政府面对的挑战更多一些,引进的人才与本国人才有着显著的社会和文化差异,而且外来人才的引入无疑加剧了新加坡社会资源,特别是就业机会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成为了新加坡政府要留住人才的障碍。对此,新加坡政府积极地做出回应,努力寻求着经济发展与人才引进数量和结构的平衡。
《诗经·小雅·鹤鸣》里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新加坡在人才战略与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节约中国在人才政策与实践方面的成本,提高人才政策的针对性。新加坡与中国在地理上接近,在历史和文化上有重要的渊源。而且,过去20多年来,有近5万名中国政府官员先后在新加坡培训和学习。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经验借鉴和相互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并根据中国自身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战略和政策,进而为人才强国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刘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
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