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红杉的世界没有寒冬

2015年10月20日



沈南鹏,红杉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2015年10月17日,红杉资本CEO峰会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向现场200多位被投CEO分享了他所看到的资本现象及建议。在正式发言中,沈南鹏讲述了红杉资本在过去十年的投资路程,分享了很多投资成功的案例和诀窍。同时在演讲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千载难逢的创业机会,在红杉的世界里没有创业寒冬。



1
关于融资




现在其实不是寒冬,市场资金不少,有不少基金之前的钱都没有被投出去,不过肯定比较谨慎,估值不会这么高,融资周期也会比较长。

A轮B轮可能还好,C轮以后就比较难了,所以企业应该找一个类似CFO的人专门负责融资,创始人可以释放出来。




2
关于上市



现在国内IPO市场基本关上,唯一选择可能是新三板,上新三板,比C轮可能好20%,还是得自己去努力融资。对于新兴板,什么都没有确定,如果急融资的不要寄望新兴板。




3
关于竞争



现在互联网企业竞争越来越没有边界,谁想到阿里巴巴做内容?百度做O2O?BAT会进入各种行业,一些中型互联网公司也会不断扩张,红杉投美团时候点评还没有做团购,投饿了么的时候美团没有做外卖。




4
2B还是2C



B2C要烧钱,如果有巨人进场。可能原本3亿需要20亿才能打,未来2-3年很难融到这个钱。相反B2B可能不需要这么多。




5
关于并购



中国需要更多的并购。特别是传统行业,过往太多低效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整合。

美国最容易并购,因为都是职业经理人。通过并购作为好消息。但是整合很难,最关键是人的整合,并购时最重要的问题是:那些人必须留下来业务才没有问题?




6
关于内功



现在是秋天,不是寒冬,最重要是修炼好内功,培养好团队和人才,人才必须覆盖各个你需要的位置。搞对人的事情是最关键的。



| 沈南鹏发表演讲 |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各位领导、来宾: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你们改变世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十周年暨创业者盛典。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10年了,我们10年走来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我们的投资人,如果没有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就没有红杉中国投资的企业;我们要感谢10多年来各家合作机构,包括财务顾问、券商、媒体等等。我昨天看到一组数据,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合作过的VC/PE同行超过100家,尤其是天使基金,我们有很多合作案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感谢所有创业者,你们的辛勤努力使我们的资本达到了最优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你们创造出许许多多精彩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


  从京东商城到唯品会,从美团到大众点评,从华大基因到全棉时代,从中通快递到德邦物流,从诺亚财富到拍拍贷,从韩后化妆品到小样乳酸菌,从饿了么到赶集网,从今日头条到秒拍&小咖秀……这个名单很长很长。创业者很辛苦,红杉团队也很辛苦,红杉人都很忙,他们时间去哪里了?他们可能很少有时间留给自己,也很少有时间照顾家人。确实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给创业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很多人说投资最重要的是眼光。有非常好的眼光固然重要,但是,十年走来我们最重要的体会是,要做好这一行还是那句话“为人民服务”,这个“人民”指的是我们投资的创业者。这种服务体现在诸多细节里,可能是给企业牵线搭桥寻觅战略伙伴,可能是给企业物色财务总监候选人。举个例子,几天前我接到一个创业者的电话说感谢红杉,这是刚刚完成最近一轮融资的相当成功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尽管当时由于种种原因红杉决定放弃投资,但是红杉团队给他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报告,那个报告里面包括了行业的用户调查和市场分析,加上红杉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非常感动。他说不管红杉是不是他的股东,红杉都永远是他的合作伙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为人民服务”。


  最近一些媒体说创业和创投的“冬天”到了,这在2008年我听说过,在2012年我也听说过,所谓的“冬天”里红杉播种的种子所长出的庄稼,不少看来都非常健康。在红杉的世界里没有创业的“冬天”,我们追随的是优秀创业者,追随的是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冬天”可能对于我们来讲是更好的播种时机。


  今天在座的嘉宾中,我们看到大众点评网、诺亚财富、360这三家企业。我们对他们的投资近十年,我们非常高兴继续做他们的股东。同样在红杉投资的创业企业中,有十几家是我们有超过三轮或三轮以上投资的。资本市场会有它的震荡,外部环境也有所变化,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红杉的决策。我们会做优秀创业者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合作伙伴。


  刚刚讲到了创业者非常辛苦,应该向他们致敬,我们也应该向这个时代致敬,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大时代。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大环境给予很多创业者千载难逢的机会。15年以前,作为第一批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我和建章还有另外两位创始人开始了携程的创业。那时候我们也想过,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还有哪些也是我们可以尝试创业的,但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今天,科技的变革让许许多多细分领域有产生成功企业的机会。不仅如此,今天的很多机会往往是小公司的机会,如果一个行业只有大公司的机会,恐怕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不是一件好事情。在互联网行业里,我们早就有了BAT,这些巨人们也很努力,他们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小公司,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跑得足够快,你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十年中经常发生,我相信在未来十年中还会有更多精彩,这样的精彩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创业企业在国内竞争中练就了内功,相当有竞争力,他们有实力走出国门。

  我们要为成功创业者喝彩,也要为“失败者”鼓掌。 在过去几年中,有媒体问我能不能透露红杉具体有哪几家企业失败了,我不太愿意说出这些名字,并不是因为担心影响红杉声誉,而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创业者还在努力,还在路上,即使他们遭遇了失败,本身创业的历练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在我们投资的创业者里,有十几家是二次甚至是三次创业,他们以前的创业算不上成功,但是以前的经历给他们带来宝贵的财富,让他们更加成熟。



| 沈南鹏做演讲 |

  我们走过这十年,憧憬下一个十年,十年后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说实话真的很难预测。但是有一点我非常坚信,下一个十年,红杉还会做好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还有一点是,站在这里主持的那个人肯定不再是沈南鹏。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创业行列。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相同年龄作比较,现在创业者的商业敏感度和成熟度是超过我们那个时候的,他们拥有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多的商业熏陶。假设我们按照过去一年红杉投资企业创业者的平均年龄计算,平移十年,十年后参加红杉盛会的创业者,平均年龄是多少呢?预测可能是他出生于1993年。我相信他是下一个创造红杉投资奇迹的人,是下一个创造中国创业奇迹的人。


谢谢大家!


文章选自红杉汇,2015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