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超级智库:大国智库的重要标志
何谓“超级智库”
“超级智库”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超级智库”拥有庞大的规模、充足的资金和巨大的影响力。
在历史上,美国国务院、国会和五角大楼起初并不看好兰德公司,但兰德公司用“中国将出兵朝鲜”和“苏联将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等研究成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超级军事研究院”的称谓也算的上是实至名归。现在,兰德公司的运营资金高达每年15亿美元,拥有上千名员工,其中博士学历的人员比重接近一半,为美国政府和学术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且兰德公司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影响力很大,其召开的报告会和研讨会一般都会有美国政府官员前往和旁听。
因此,作为美国最大智库的兰德公司,具有超级智库的一些特征。
国经中心,“超级”智库
2009年挂牌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距离中南海仅百米之遥的政府大院内。国经中心汇集了一批经济领域的精英人才,是一家提供经济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的国际性研究机构。因其起点之高、实力之强,被很多专家解读为中国的“超级智库”。这是中国智库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国经中心经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人员涵盖了政界和商界的精英,资金充足、硬件设施完善,应该说具备了“超级智库”的种种必要条件,初具“超级”模样。
国经中心的人事架构堪称强大。理事长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任,执行副理事长也囊括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经济学家厉以宁、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魏礼群等重量级人物。常务副理事长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副理事长包括中央外事办原主任刘华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等。秘书长为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单从人事安排的规格上,也可以窥见国经中心“超级智库”的规格。
也许是期望值过高,被称为“中国超级智库”、“第一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成立5年后,各种褒贬不一”。“光有广泛的资源、闪亮的名头还是不够的,拿出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议才是一个智库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解读令人深思。
与官办或半官方的智库相比,国经中心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国经中心虽然汇集了不少的政府官员,而且还有由前副总理亲自挂帅,理论上它与政府机构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它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独立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智库有些相似,而他的人事架构又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国情。国经中心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接轨,这使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就各方对其评价来说,积极的评价还是占主导的,如果国经中心开创的模式可以成功也就为官办智库或半官方的智库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模式。
超级之路,任重道远
相对于西方世界的知名智库,中国智库的世界影响力较小,这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极不相称。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曾刊登过一份关于全球7大区域13个地区政策话语中心的报告,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悉尼、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日本东京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智库的话语中心,北京、上海均无缘上榜。在这个背景下,国经中心与兰德公司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国外顶级智库会有意识地在国际上显示其话语权,主要通过有价值和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影响政府的决策,另外,还会利用智库为政府提供建议和方案的工作成果,在国际上加强宣传工作,既实现了宣传自身研究成果的功效,又传播了本国的声音,为本国争夺了话语权。而中国智库在这些方面的所做工作却明显不足。
国经中心很重视国际化,广泛开展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与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美国兰德公司等国际知名智库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国际交流的水平,还是造成的国际影响力,国经中心与兰德公司都还不在一个层面上。
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中国多年来缺少政府之外的智库与国际智库沟通,急需建立这一全新的公关渠道,以塑造中国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本文选自《大国智库》,王辉耀、苗绿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