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研究】王辉耀:人才驱动发展的八大趋势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自2008年中央的“千人计划”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逐渐扭转。中国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吸纳人才,还在于引领和驱动目前亟需的发展模式的转型,高质量的人才正是关键。  

(一)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型

过去30多年,中国依靠人口红利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中国社会的“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未来10~30年将彻底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将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也会日益严峻。过去受惠于全球化的中国“制造工厂”正在从东南沿海迁到中西部,接着迁移到越南、墨西哥、印度甚至非洲、南美洲等地,中国将不得不慢慢失去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劳动力廉价因素。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性国家的建立,人才是引擎。只有形成“人才红利”,才能在经济发展与维持国民高收入间获得平衡性发展。  

(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中国是最大的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享有世界知名度的品牌寥寥无几,世界五百强里真正有国际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无论高科技产业还是国家科技发展,都缺乏重要的自主创新、整合能力。占据这些技术尖端并由此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的,正是第一次自主制造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美国。美国这些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移民到美国的外国科学家,可以说是人才带来了科技的变化。

此外,中国发展还面临另一个挑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严重不足。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不少人遭遇到求职困境。到2020年,中国劳动人口中将有近两亿的大学生,劳动人口问题从过去两亿农民工到两亿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将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知识经济和知识服务产业不发达,导致就业空间不足,由此形成了不良循环:人才缺乏影响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足影响人才的培养使用。政府机构吸纳就业的容量非常有限,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在于企业–我们迫切需要能创造大量高知识含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三)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的转型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10年底,中国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这并未带来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企业的高利润与劳动者的高收入以及中国企业的大量走出去与国际化。原因就在于人才问题。引进技术可以让中国具备技术基础,能够轻易仿造高新科技产品,但缺乏人才导致缺乏自主创新、创意能力,不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就无法进行产业升级。

中国保持货物贸易顺差已有多年,却遭遇了巨大的人才外流赤字。1978年以来,中国累计向外国输送留学生、学者351.84万人,然而回国的只有180.96万人。据美国能源部研究所一项数据调查,2006年获得科学与工程类博士学位的学生依然滞留在美国的比例,中国学生位列第一,2011年这一比例为85%。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分析,我国外国人口比例只有0.06%,几乎为世界最低水平。因此,吸引原本从中国流出的人力资本以及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到中国,对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影响深远。 

(四)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的转型

中国经济长期依赖政府调控,经常用“全民运动”的形式进行经济建设,导致了重投资、轻消费,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投资过于注重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偏重于房地产等硬件建设。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却不注重消费驱动,将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

同时,中国还可能面临社会建设滞后的挑战。过去30年,从三峡大坝到高速铁路,从奥体赛场到世博场馆,中国建设了大量地标式的看得见的基础设施。然而,在看不见的教育、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软件投资方面却显不足。

中国需要转变观念,从热衷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这就要求必须围绕人才、高技能劳动力以及专家和知识群体制定战略措施。  

(五)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向人才驱动型经济的转型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外国投资。实际上,投资占到了中国经济的45%,这在中国和其他各主要经济体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保持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平衡发展,中国必须平衡经济发展,更加重视减少居民储蓄、推动国内需求,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鼓励国内消费。

完成这一转型,需要提升目前只占GDP 40%左右的服务型经济的比重。中国必须在知识服务领域创造报酬更为优厚的岗位,包括教师、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咨询师、艺术家、IT专家、技师等专业人员以及企业家和社会工作者等,发展人才驱动型经济。此外,还需提高整体的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要求有收入丰厚、训练有素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中国的劳动力构成需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六)从资源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过去中国的发展模式中低技术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使得环境承受能力逼近极限。中国GDP还不足美国1/3,但很快就将成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水泥、钢铁和大多数原材料资源消耗第一大国,面临气候变化和绿色环保的压力,目前世界的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撑目前模式的中国经济完成崛起。未来中国需要转型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以及传统产业提高知识、科技含量,节能减排,提高效率。  

(七)从只重视经济科技创新到社会创新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型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分配”是重国家和集体,轻个人和居民;资本主导下的“分配偏好”是重大企业和资本,也轻个人和民营企业。过去的发展在处理公平和效率上一直偏向效率,“国进民退”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权利上的“国强民弱”、收入上的“国富民穷”,积累了社会问题,这也是“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基础。在要求机会均等、社会公正、实现个人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面前,加大对社会创新和政策开发的投资,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投资,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加强社会建设,需要更多民间智库、NGO、公益社团、公民社会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发展。它们的发展将形成“第三方力量”,有效补充除政府与市场外的社会管理空间。这方面的发展,有赖于对社会创新创业人才的鼓励和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未来要注重发展社会工作人才便主要指此类的人才。  

(八)从主要面向国内人才市场资源到面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转型

我国很多城市宣布要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实际上,我国城市国际化人才的比例很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国际人口的比例都不足0.5%。而在纽约等国际大都市这一比例是30%以上。再比如,目前到中国内地长期居住和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寥寥无几。我国在海外的华人有6000多万,留学生170多万,国外在华留学生却仅有30多万。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华持工作签证的外国人仅有18万。缺乏国际化的创意和创业人才,对中国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十分不利。

中国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不仅要吸引华人人才回流,还要放眼世界,延揽国际性人才。最近中央又推出“外国人千人计划”,专门吸引外国高端人才到中国来。这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全球范围内招纳人才的重大意义。

对全球的高层次人才而言,世界已经扁平,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世界继货物与资本流动大潮后的第三次浪潮。而中国除了吸引全球范围的高层次人才,还要想办法留住他们,将其作用最大化。这需要为他们提供可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及适宜的硬软件环境。很多时候不能光吸引高层次人才个人,还要吸引整个团队,配套发展。

中国目前更着重吸引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但无论是人才作用的发挥还是全社会的发展都是个系统工程,如果其他方面如管理、文化环境跟不上,吸引来的人才将难以发挥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全方位地吸引人文、社科、管理、行政等各个领域的人才,特别是允许国企、政府部门吸纳国际高端管理人才,以促成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新发展。

  中国需要尝试实行更开放的移民政策,提供更多减免税率、方便签证和简化手续等便利,建立技术移民体系。目前中国的5年多次往返签证针对的人群还是很有限的。相比之下,美国10年多次往返签证的获得条件更加宽松。政府和科研教学机构可以邀请这些高端人才定期来中国访问或建立研究中心等,这方面可以探索的政策还有不少。

  人才,是中国现有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知识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关键支撑,“人才因素”将是中国下一个30年以及未来更长远发展的新活力。如何培养、引进、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成为转型发展驱动力的作用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并收录于《国际人才战略文集》,党建读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