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研究】新兴发达国家如何“抢夺”外国人才
以日本、“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二战结束之后,无论是战败者还是战胜者,都面临着经济落后、从属西方的困境,同时因为自身经济科技基础的不足、教育的落后,也都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到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其中,大多数留学人才都没有回归,演变成大量的人才流失。
但是,当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经济高速发展机遇的时候,这些国家和地区也迅速实施成功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才流向。由于经济腾飞之初,尚且无力与美国等传统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全球顶尖人才,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海外人才争夺,都以推动海外本族裔人才和留学人才回流或环流为主,对于外国人才还只是重点引进。具有指标性意义的留学生回归比例,一般在经济腾飞阶段会从不到1/3提高到普遍达到50%甚至更高,也就是说,大部分散布在海外的留学人才都会回归。
新兴国家对于推动海外人才的回流,并不仅仅是感情诉求,也是客观现实所迫。作为一个追赶者和后进者,他们需要那些留学生、移民从最先进国家带回最先进的技术、经验、理念。作为一个有雄心的新兴工业国,当他们在外包生产中逐渐掌握技术,从仿造中逐渐学会创新,也必然会努力追求附加价值更高的高端产业。而且,随着国内人均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他们从事制造业的廉价优势也会逐渐丧失,跨国企业会接着把这些低端产业转移到成本更廉价的新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如果他们不大力吸纳国际化人才,发展知识产业和知识阶层,在全球产业链中进行产业升级,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就会自动陷入停滞。
海外人才的回归,通常也会创造“韩国硅谷”大德研究城、“台湾硅谷”新竹工业园等世界新兴科技中心,成为各自高科技产业以及新经济的重要推手。与此同时,当经济日渐发达、人才收入逐渐提高、国际化程度得到提升、知识产业基础逐渐完善,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外籍高级人才也逐渐会变得有吸引力。因此,当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之后,国际人才竞争战略会从注重人才回流开始过渡到回流与吸引外国人才并重的双管齐下战略,既继续努力推动海外人才回流,又借鉴美国等最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通过移民与留学争夺外国人才。概括地说,普遍经历过本土人才大量流失、本土人才少量回归、本土人才大量回流、同时大规模吸收外籍人才的四个阶段。
日本、韩国等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21世纪之后,移民与留学政策都体现了这种阶段性变化。日本和韩国过去虽然重视本土人才的国际化,但并不重视外国人才移民入籍以及招收留学生,但进入21世纪后政策都发生了改变:韩国政府2007年出台“留学韩国计划”,将吸引外国学生的能力作为韩国驻外使节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4月30日又决定推进完成承认韩国公民以及外国优秀人才拥有双重国籍。2008年1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接收3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并打算让五成以上的人能留在日本就职。
当然,新加坡、以色列有所区别,他们所争取的海外族裔人才其实也是海外出生的外籍人才,因此政策上也更接近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例如以色列设有与国防部地位并列的移民吸收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类似于此。但区别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而与日本和韩国相同的是:这些新兴国家和地区虽然重视国际人才竞争,但都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因此国际人才竞争战略都会对有同文同种优势的海外族裔人才进行重点倾斜。香港有专门针对吸引内地人才的“优才计划”,以色列建立了“犹太人回归法”并规定:“凡犹太人均有移居以色列之权利……移民签证发给一切表示愿意来以色列定居的犹太人……按回归法取得移民证者,从发证之日起取得以色列国籍。”
需要指出的是,亚洲的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在“汉文化圈”内。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是华人社会,日本、韩国深受我国古代汉文化影响。上个世纪经济腾飞也首先源于国际产业转移,借制造加工业获得了经济快速增长。由于这种文化和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以及目前的发展阶段超前一步,这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对我国尤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