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人才流动引动中国“移民红利”

2015年4月10日

转载自《光明日报》2015年4月8日,作者:王辉耀、苗绿


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移民红利"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改革移民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式。


  就中国移民情况来看,中国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成为近年来我国海外移民集中的重要目的地。2013-2014年,我国国际移民状况呈现新特点–海外移民数量平稳增长,来华移民稳步增加,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移民目的国之一。如何在世界各国对移民人才的"争夺战"中掌握主动权?怎样更好地开发"移民红利",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移民体系,吸引国际人才来华发展?本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全球移民总体特点

  

  全球移民数量持续增长,经济危机刺激移民流动


  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总数的58.6%.


  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共有3800万亚洲人生活在其他洲。其中,约有1900万亚洲人生活在欧洲,1600万亚洲人生活在北美洲,300万亚洲人生活在大洋洲。而出生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海外移民构成了国际移民的第二大群体。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北美洲,总数达2600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移民流动影响深远。2010年以后,国际移民年均增量为600万人,较2000-2010年的年均增量多了240万。


  在遭受经济重创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4150人、643808人。


  发达国家遍享"移民红利"


  国际移民对移入国的经济贡献非常突出。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移民创业发挥了经济加速器和科技加速器的双重作用。在美国,移民创建了占总量1/4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的。在硅谷,36.4%的人口出生于国外,1/3的初创企业是印度裔美国人创立。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每七家英国企业中就有一家属于移民企业家。来自155个国家的海外移民在英国创办了企业,创业者人数接近50万。

中国国际移民现状


  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


  中国是美国永久居留移民第二大来源国。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国。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


  中国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13年,近34000名中国人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2001年到2011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545535人。


  中国是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国际学生来源国、商务交流来源国、国际游客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14.4%为中国人所持有。


  中国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连续两年递减


  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为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9986人,降幅为12.2%.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


  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呈现减弱现象。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13年放弃公民身份的美国人或缴回绿卡的长期居民人数达到2999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华裔人数占比约为6%.


  来华移民成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来华逐梦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3.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


  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是中国成为移民目的国的重要加分项。在一项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居住于此的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比例接近欧洲的三倍。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概率是全球平均值的四倍多。


  中国吸引归国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成效明显


  2014年,我国有45.98万留学人员回国,同比增长11.09%.2013年入选"千人计划"者达4183人,同比增加861人。自2004年中国实施绿卡制度至2013年,获得绿卡人数达到7356人。


  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有242名外国专家享受有关政策和待遇在华工作,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等发达地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在出入境、居留、医疗、保险、住房、税收、薪酬等方面的保障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出入境便利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


  十八大以后,在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积极推动下,我国公民出境签证便利化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12月,有93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免签协议,其中十八大以来生效的有21个;中国已与39个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协定,协定数量达53个。截至2014年9月,给予我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可免签入境的国家和地区有8个。中国护照"含金量"有了明显提高。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双方给予对方公民最长十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这一措施获得广泛好评。随着中国公民往来美国便利性增强,移民美国的吸引力开始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人才和资金流向美国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时,这一措施也有助于促进美国学生来华交流学习。目前,加拿大、日本等国纷纷出台措施延长我国签证有效期、缩短签证办理时间。

中国国际移民展望

  

  海外侨胞助力"一带一路"


  从历史上中国移民的走向来看,"一带一路"正是华人走向世界的"路线图".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从长安出发经中亚走向欧洲,走出了"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冲破重重巨浪"下南洋、走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据统计,目前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约占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的2/3,主要集中在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934万国际移民中,大部分居住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中亚和非洲的中国移民也在增加,他们已成为加强中欧、中非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将会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华侨华人从业更加多元,经济科技实力有了很大提升,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政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部分人才既是国家"硬实力"的载体,积极承担投资经商、创新创业等经济活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无形中传承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他们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外资进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国际人才的支撑,而沿线国家的华侨华人对推进"一带一路"具有天然优势。中国应该积极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应以更开放的态度开辟相应途径,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更自觉地为祖国作出贡献。


  移民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高净值(即资产净值较高)国际移民在全球配置资产渐成趋势,相关金融机构也加速了海外布局的步伐,为该群体进行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服务。大量高净值移民向海外流动,客观上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及地产公司等资产配置机构的全球化,也为这些机构国际化提供了人才支撑。反过来,金融机构和地产公司国际化,也会促使当地的金融服务、地产业务更加具有中国元素,为当地中国移民带来便利。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外国客户在美置业报告"显示,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中国人共计花费220亿美元在美国买房,环比增长72%,超过其他所有外国客户群体。伴随着中国移民的大规模涌入,美国、英国地产正在复苏,国内房地产公司也开始涉足国际地产。2013年,复星集团以6450万英镑收购伦敦金融城Lloyds Chambers办公楼;当年10月,又以7.25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总部大楼。2014年9月,复星地产收购了日本IDERA资产管理公司,间接收购了日本东京天王洲花旗银行中心。


  中国投资移民通常是"移民不移居",其资本和移民身份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投资移民的业务和事业依然在国内,即使获得了移民身份,也没有放弃中国国籍。他们的移民身份有利于其经营跨国业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贸的国际化。同时,当前新移民的知识水平较高,在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国移民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了正向作用。


  释放"移民红利"的时代逐渐开启


  研究发现,移民占发达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10%,如美国为14.3%,加拿大为20.7%,英国为12.4%,德国为11.9%,澳大利亚为27.7%,新加坡为42.9%.但是,我国外籍人才的比例仍然较低。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共约84.85万人,占我国人口的0.06%,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1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6%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2%.


  外国高层次人才可以在科研、教育、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过去30年,我国依靠破除限制国内人口流动的户籍、身份等障碍,收获了国内2亿多城乡人口流动的红利。随着我国越来越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应该进一步开放国际人才流动,开发世界"移民红利",从而推动未来发展。


  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我国应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力度,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首先,应认真规划技术移民工作格局,健全技术移民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技术移民治理法治化和服务化。其次,应尽快推进技术移民立法工作。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移民立法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近十多年,英国、新加坡、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纷纷推出自己的技术移民法。中国必须在世界各国的移民法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为引进国外智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作者分别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执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