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陈 峰:海航的服务 美国人不是对手

2015年4月2日

 

  3月28日下午,博鳌分论坛《出口企业:转移,还是转型?》在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分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主持,国家海关总署署长于广州;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家黄益平;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广州市例外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继鸿等参与讨论。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分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一带一路中的“王道”

  中国有个古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都到西边了你不转移行吗?一路一带就是大转移,钢铁过剩,水泥过剩,咱不管能成吗?

  中国文化中十分推崇“王道”。什么叫王道?就是用自己发展带动周边国家,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用我的发展造福于周边国家这就是习总提出一带一路,我认为是中国经济大转移也是大转型。

  一带一路中的“关通天下”

  但是我认为这个转型还不仅仅是企业问题,而更多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就是于署长提出了“关通天下”。

  中国企业在转型和转移过程当中,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能够适应一带一路的整个服务政策。所以“关通天下”,也就是中国政府各个部门都能支持一带一路发展。所以,我想这种转型既有企业的事情,也有政府的事情,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服务业将走向世界

  服务业出口比起产品出口,相对来说难度也不小。中美航线,美国企业节节进步,中国企业军节节退步。对于中国航空业的航线申请设立各种障碍。申请飞纽约,美国民航投票反对,给你西雅图。可我们一开迅速盈利,又给我们一条不能飞的航线。

  不过,我仍然有自信,因为海航服务美国人仨都不是对手。海航的服务世界五星当中的一个,而美国航空服务人员首先在年龄上没有优势。

  新商业文明中“中国文化”

  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是时代的必然,就像今天的旅游行业,届时哪个国家没中国企业,那么这国家一定有问题。

  一百年前中国没面子,现在很有面子,因此在这个当中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中国人从原来饿肚子的时代,一下穿着西装扎领带走到全世界度假,但是习性中还有很多东西还转不过来,到了孙子辈才会有改变。因此我们有要适应这个过程,中国人也能适应。

  海航到西班牙,给300多名西班牙人讲海航发展,海航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管理要有文化,因为现在人类面临新的商业文明。

  一百多年来,欧美国家商业文明有问题了,它强调是穷凶极恶地要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给社会带来了危机太大了。

  所以人类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因此我认为需要将中国文化理念加入现代商业行为中,从而成为新的商业文明,这可能是未来中国企业走到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竞争能力。

文章选自网易财经,201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