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技术移民:中国“绿卡”等你拿

2015年4月1日

转载自《中国科学报》第1版要闻,2015年3月26日


  一位长期生活在国外的院士曾说,如果让在美国的中国科研人员全部回国,那么美国就有面临瘫痪的可能。这句玩笑话的背后,隐藏着他对人才流失的无奈。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中国对于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如何发掘这一特殊群体的“红利”,已上升为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


  2015年3月23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规范和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无疑为开发中国版的移民“红利”扫清了阴霾。


  “尽管这一步来得有些晚。”受访专家在评价此次破冰之举的意义时强调,“但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迟来的政策


  “这个消息非常令人激动,因为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政策。”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美国科技之所以如此领先,最主要的还是其吸引了全球顶尖的创新技术与人才。


  “其实这个政策早在2002年就开始提出,但一直没有落地,现在等于重申以前的政策。”移民法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国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其中已提出研究制定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法。


  目前,世界移民人口已经占到世界总人口的3%,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已占20%~30%,欧洲约有10%,而中国只有不足1%的份额。


  “对中国来讲,这个政策是迟了。二战后,为什么美国科技得到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制定的技术移民政策,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前来从事科研。”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单智伟说。


  在他看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一直以来更强调依赖自己的力量。“但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我们已到了需要敞开国门、把发达国家的技术人才吸引过来的阶段。”单智伟说。


  从绿卡到红利


  “技术移民其实就是中国版的绿卡,以往这个比例非常小。”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他介绍,自我国加入WTO,货物的流通已经非常通畅,但人才流通却恰恰相反。长期以来,我国技术移民政策非常保守,导致来华留学生和工作人员非常少。


  王辉耀表示,过去中国绿卡的门槛很高,适用人群小。“不像国外,只要懂得一门技术就可以,哪怕厨师也可以移民,而这些在中国目前还达不到。”


  “如果我们在国外的科学家能够回国,对国家是非常有利的。”林群介绍,而国外人才之所以不会来,主要是怕政策有变。


  “在目前形势下,能否争夺到高层人才,是确保国家能否获得强劲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未来要搞创新,就要开发移民红利。”王辉耀认为,因为人才不仅可以带来创新、资金等,还可以带来思想碰撞。按照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再加上人才引进的力度,中国的发展速度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制度层面大有可为


  “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仅有80万左右。从数字上看,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刘国福告诉记者,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即在于制度上的障碍,因此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探索、突破,才能扭转所需人才匮乏的问题。


  “未来,要让天下人为我所用,或者说要让全球的人才为我所用。”王辉耀认为,人才流动是体制创新的根本,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引进人才,也将为我国人才市场注入新的力量。


  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2008年后全球经济低迷,所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争夺人才,为其经济发展服务。中国要想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把吸引人才作为重要战略。


  对于此次提出的技术移民制度,刘国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首先要将留学生当作海外人才储备,目前在华留学生约30万,亟须解决他们的就业、居住等问题。其次,对于拥有在华签证或者人才签证的高级人才,需要出台详细的政策,解决他们的国籍、身份待遇等问题。


  “引进人才之后,还要让他们很快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秩序中,不让其感到有很多障碍。要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区服务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单智伟表示,中国要想提高科技产出,科研人员的流动性非常重要,要创造条件发挥海外科研人员的特长。


  “探索技术移民,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后勤’工作,政策上争取做到‘一条龙’服务。”单智伟最后表示。


  文章选自《中国科学报》第1版要闻,201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