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 金融报国梦下的选择与坚持
2015年2月4日
理事简介
李山,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国家开发银行首席国际业务顾问,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三山(香港)有限公司合伙人,涛石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曾任瑞银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中国区总裁,国家开发银行投资银行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美国高盛公司执行董事,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政府顾问。2013年入选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
利落短发,两鬓微霜,金丝眼镜挡不住坚毅眼神,浑身透着一股执着与干练。有位全国政协老领导曾这样评价他:“一位充满爱国情怀和英雄情结的寻梦者。”在人生的重大关口,面临一次又一次选择时,他的心始终被祖国所牵引,“报国”是他不变的坚持。
让我们走进国家开发银行首席国际业务顾问李山的故事,领略他的别样人生。
走出国门,立志“博采众长、学通中外”
留洋数载,先后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用“学有所成”评价李山,并不过分。
1963年,李山出生于四川省威远县的一个小山村。1981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数学及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全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1984年,他成为经管学院首任也是全校唯一的学生院团委书记。
毕业前,他面临一个选择,是留在国内发展,还是出国深造?他更倾向于后者。事实上,他如果顺理成章留校任职,日后在仕途上很可能会有所发展。他却认定,“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经过一番积极准备,他通过了邹至庄经济学留学计划的选拔考试,拿到了资助名额。
临行前,时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在李山的毕业册上提笔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院长说,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写的,勉励我要好好努力。”李山回忆道。
带着院长的寄望,他远赴重洋,一刻不敢放松。硕士期间,他以全优的成绩获得“校董会奖学金”,博士毕业论文则被世界最权威的金融理论期刊《金融杂志》发表。对他而言,闯荡华尔街是时候了!
当时,华尔街最为炙手可热的三类工作是:外汇、衍生证券和亚洲市场业务。初闯华尔街的李山,似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垂青。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从事亚洲外汇衍生证券交易工作。入职没多久,他又接到了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高盛的邀约,希望他能担任国际经济学家,开创公司的中国经济研究工作。
李山权衡了一番,“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无从交易,这份工作与国内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从事研究工作,则有助于尽快熟悉国内情况,为日后回国服务做准备。”
何去何从?李山选择了高盛。
毅然回国,筹备中国自己的投资银行
毫无疑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投资银行可以理解为金融中介,主要为一些公司提供并购、上市、重组等中介服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说起对投行的情有独钟,李山解释道。
时间倒回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从捍卫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出发,创立中国自己的投资银行刻不容缓。李山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祖国做点什么。环顾周围,国际投行中不乏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很多人虽然拿着优厚的薪资,却不甘于永远为外国老板打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找到回国工作的机会,在金融市场上与外国人一争高下。”他说。
1998年4月,机缘巧合,李山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怀着报国的热忱和创建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理想,他辞职回国,参与筹备国家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当时,他还没有担任大型金融机构CEO的经验。“我所拥有的,只有国际投行运作的一些理论、实践知识,以及对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回首往昔,李山真情流露。
也许是生不逢时,也许是好事多磨。1999年初,我国第一部《证券法》颁布,规定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尚不明确,投资银行筹备工作由此搁浅。
“放弃高盛的工作,失去高额的股份,我并不后悔。但国开行投行项目的搁浅,却让我深深感到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无奈。”李山度过了短暂的消沉期,出任世界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负责中国业务。他解释,“加入雷曼兄弟不是目的,只是以此为渠道回归投行业。”
回归,一直在他的计划之中。他的孩子出生在美国,李山坚持为他们申请了中国护照,“我要保证孩子将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国籍,铭记自己是中国人。”
再度归来,“千人计划”感召追梦途
人才难得。近些年,我国的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奇缺,像李山这样受过良好学术训练、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更显得弥足珍贵。2001年4月,他如愿以偿,加入中银国际并出任CEO。其间,他如鱼得水,工作干得十分出色。2005年10月,为了继续追求梦想,他选择离开,创办了三山(香港)有限公司,取“三山五岳”之意。
在给同事们的告别信中,他坦陈心扉:“金融市场是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但是,我一直深信,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因素,诚信、勇气、明智和团结起着最重要的支撑作用和净化作用。自己何其幸运,能将所爱、所学融合于金融事业,从中得到的快乐与成就感远远超过困难的考验或者金钱的诱惑。与当初离开高盛时一样,我告别中银国际的时候,依旧对中国金融事业抱着信心和憧憬。”
李山颇为推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引述。“人如果离开封闭的洞穴获得新知,回去注定不会很快被以前的同伴理解。”如果这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他会不辞辛苦选择回去,将真理传授给同伴们,即便暂时不被理解和认可。在李山看来,自己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践行者。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
借由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他找到了理想的支点。作为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业务顾问再度回国,李山重新调整了心态,“要做有效的报国者,必须着眼当下所需,发挥所长。”在这个岗位上,他享受高管待遇,尽心竭力为国开行相关业务献计献策。
去年9月,由他担任执行院长的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成立,致力于研究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智库。在李山看来,智库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这个平台上,他将充分利用自己的才智、知识、眼界、人脉,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