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中国有意建特色智库 令其不可避免向西方开放

2015年1月6日

    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多(426个)的智库,仅次于美国(1826个)。近日中国领导人号召建设新型智库,且应具有“中国特色”,以促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并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尽管数量不断增加,研究范围也逐步扩大,相比西方同行,中国的智库往往被认为缺乏全球影响力。西方普遍认为中国的智库受到意识形态控制。但近几个月来,中国分析家和官员讨论了未来智库发展之路。在中国,智库的力量能否扩大,取决于北京领导层是否愿意让其打造公信力,代表一个快速成为世界事务主角的国家讲话。

  目前,智库在中国是代表决策的重要缩影和实验室。领导人发表讲话后,学术界和大学研究机构被要求遵循融入新“中国特色”的方针。今年2月中国教育部下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文件,4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举办首届“智库与中国发展”研讨会,意在分享(国际)管理经验和加强智库合作。这表明,北京有意将本国智库打造成能与西方智库匹敌的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并非是唯一进行重组的,研究国际关系的官方和半官方机构也会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很难说,这会在何种程度上改善中国外交的工作机制或者此类改革是否会制约智库独立性。一方面,改革会创新中国智库体系,令其不可避免向西方开放。另一方面,对研究领域严格划分的趋势——如政府分配研究课题,可能影响中国智库的研究质量,特别是长远而言。

  发展智库应放在中国在全球事务中作用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看。中国智库常被低估,其中一些因研究成果质量不高而背上不良名声——特别是与西方同行相比。中国的智库必须具有竞争力以支持中国面临的众多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