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云:民间征信机构两年内将获得牌照

 

    近日,我爱卡/信用宝CEO涂志云接受和讯网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征信体系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征信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国内金融机构对信用报告的应用,老百姓对个人信用报告的重视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有20、30年的差距。

他认为,传统金融机构与P2P平台相比较而言,P2P平台对企业的征信报告的依赖度远高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大大推动了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

他还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他透漏,央行已经在考虑发放牌照给民间的征信机构,并预计在今年、明年这个时间段内发放牌照,从而共同推动征信行业的发展。

同时,在展望我国征信体系未来发展道路时,他表示,未来10年中国年一定会走过美国30年的路,但是绝对不会走美国的老路,会用新的技术来搭建一个适合中国土壤的征信平台。

以下为嘉宾采访实录:

和讯网:各位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金融第一访谈”,我是和讯网的主持人昌颐。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他是来自于我爱卡/信用宝的CEO涂志云,涂博士您好!

涂志云:您好!

国内征信体系较美国晚20、30年

和讯网:首先,我们想跟您谈谈关于征信的问题,这个征信跟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个关联和影响,对企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涂志云:征信这个概念现在是越来越火爆了,在中国也是过去好多年慢慢成为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领域,但是总的来说大家对征信这个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征信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是对某一个合约行为的记录,主要是用来记录履约行为的。比如说我(向)银行借了一笔贷款,我申请银行的信用卡,或者是我们俩有个租房租约,这种合约行为的一个记录,逐渐累积下来就变成了征信的相关数据。

征信这个概念是来自西方的,西方的征信产业也有大概50、60年的历史,非常得发达,所以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里,它的整个信用报告和信用记录是非常完整的,所以企业遵纪守法,老百姓也遵纪守法。同时,每个个人和企业都比较重视自己的信用。如果你的信用受到破坏,或者是你自己违反了信用的一些约定,你的信用报告就很难看,那你的评分就会很低。随之而来你在西方,比如说在美国,如果你的信用评分比较低的话,你个人将来贷款会比较有困难,你贷不到款,或者是你贷款的利息很高;买保险的价格很高,费率很高;你租房子不一定租得到,找工作不一定找得到;找对象都会有困难的。所以,在西方国家,征信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联非常地密切。

从2000年开始,包括美国的老百姓,很多人都用手机订阅自己的信用报告或者是信用记录,随时监控自己的信用报告和记录,就是以防万一他有一些违约行为的话,影响他的信用记录,使得他的经济生活受到损失。

和讯网:那经过和您这么聊了之后大家都知道,其实信用记录对于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可能会影响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涂志云:对。

和讯网:刚才您也提到就是这个东西主要是在西方国家和美国,目前中国和国外,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国内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涂志云:中国和西方的发达国家差异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以美国为例的话,美国经过了50、60年的发展,基本上在30年前,或者说是从大概90年代起,就形成了三大征信局和征信中心为主的体系。所以,它的整个征信体系是比较健全的,老百姓可以去了解和跟踪自己的信用记录,相关企业也能够通过授权来获得老百姓的信用记录,所以,它基本上在30年前就形成了一个靠信用来主导的经济体系。

而在中国,这个体系的建设是经过了多年的准备。直到2013年的3月15日,我们国家才通过了第一部《征信业管理条例》,只是有了这个条例。随着这个条例的推动,中国开始慢慢进入征信时代,去年又出了一个征信业管理的办法,允许民营机构进入征信产业,所以征信这个事情慢慢开始进入中国。

我们中国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征信服务,作为个人,你可以去央行下属的机构或分支机构,每年有两次免费的征信报告查询的机会,去央行的网点,或者部分城市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查询,这样就能看到自己的信用记录。现在,银行或者是小贷公司或者是P2P公司,对老百姓放贷时,个人的征信报告是必须查询的,在中国你一旦有了信用的污点,或者是违约的记录,只要是在银行的业务范围内,你的这个污点都会出现在信用报告里,所以说它开始影响中国的老百姓。但是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中国算是刚刚起步,可以说从去年开始刚起步。我们整个信用报告体系,相关的信用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都是在非常早期的初级阶段。

金融机构对这个信用报告的应用,老百姓对这个报告的重视,应该来说比美国还有20、30年的差距。

互联网金融推动了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

和讯网:现在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最热的一个话题。但是现在国内的P2P平台可以说数量是特别多的,而且三天两头就会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某个平台垮了或者是跑路了,其中借贷双方及平台诚信可以说是大家最关注和最看重的地方,但是目前P2P行业并没有进入央行的这个征信系统,这个行业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风控呢?

涂志云: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如果没有去年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其实中国的征信发展还没有这么快,可以这么讲,传统金融因为受到保护,它对这个征信报告的依赖度并没有像非银行的民间金融依赖度大,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这些机构更加需要去依靠征信体系、征信报告,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大大推动了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

在目前的这个情况下有两种现象:一是P2P平台的数量众多,我个人认为大部分的P2P平台其实是伪P2P平台或者说是完全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平台。这个很可惜,通常普通投资人和老百姓是识别不出来的,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办法来识别的,包括我以前经常在我爱卡/信用宝中讲有所谓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找时间可以聊。这里面有很多办法来识别比较好的P2P平台,以及那些非常烂的P2P平台。

另外一方面,因为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P2P平台的生存的压力、作业的效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其实都受到限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征信体系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就是互联网金融能够促进征信体系建设,征信体系的建设又能够帮助互联网金融以及民间金融的发展。

和讯网:目前小贷行业服务的对象多数是中小企业。但是往往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信用记录基本是不全,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信用记录的。针对它们的这个信贷业务又该如何来防范这些风险?

涂志云:在中国是需要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除了我们要看相关的企业经营数据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看企业主的个人资料和个人数据。所以一定要把企业主的个人风险以及个人信用这个事情考虑进去。我们知道在中国,因为这个征信体系不健全,所以其他数据需要补充进来,就要用一种大数据的方法来做好风险管理。那就是说我们需要去央行查所有相关的征信报告,能查的都要去查。

第二,可能要借助央行之外的一些征信机构,比如说上海资信,还有一些民间的征信公司。

第三,我们有整个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申请资料调查。

第四,大量的非银行的社交类数据、社会数据,需要把它考虑进去。这样的话,征信数据、申请数据,再加上社交的大数据,这样用一个比较现代化方法,我们才能够从新的角度来判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相关风险。

所以在中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我们数据源落后,另一方面我们采用的方法其实是比较先进的。

互联网金融给征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和讯网:互联网金融和征信体系可以说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过程。接下来您来比较详细的聊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到底为我国的征信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又该如何来建立比较好的征信体系?

涂志云:这个机遇和挑战当然都是并存的。因为我们从面临的情况来看,一些问题也很明显,就是所谓的挑战,机会也在这里。首先,我们需要在立法方面加大立法的力度,我参考美国大概有十几部相关的法案,而中国目前为止只有一部条例,一个管理办法,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里面可能需要大量的法制上的工作来保证征信行业的发展,来保证什么样的数据可以采集,如何采集,如何使用,老百姓有哪些知情权,有哪些隐私保护权,所以说需要大量的立法的工作要去做。

第二,在整个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尽快的按照管理办法,把相关的企业推出去,国家的征信中心,央行的征信中心,上海资信等等。现在央行已经在考虑发放牌照给民间的征信机构,我想在今年、明年这个牌照应该会出来,这样允许一些民营的机构进入征信行业,共同推动征信行业的发展,我觉得这很重要。

就征信行业本身来说,也面临着很多具体的事情,包括数据的采集,平台的开放。因为现在央行的这个平台是没有开放给非银行机构的,我认为将来可能开放是一个趋势,因为这种开放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非银行机构来说都是有利的,所以未来数据的采集、开放是一种趋势。

第三,数据的加工和增值相关的服务,我们不是单单要做一个信用报告,而是信用报告后面的数据分析,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现代化的评分技术。这些技术都能够大大地帮助我们国家的征信产业以及相关的小微机构,小微金融以及银行等等都会受益的。

所以说我们从法律方面,从这个征信机构的牌照方面,从数据的这个开放,以及增值服务等等领域。这些也是面临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同时也是相关的机会。

和讯网:我们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我爱卡、信用宝的公司团队进行了一些什么样的探索,这些探索和我们今天所聊征信的这些话题,以及您之前美国的留学工作经历有一些什么样的关联,美国的哪些创新模式给您创业带来灵感?

涂志云:这个很有意思,我觉得就是人生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使命一样的,我自己的职业生涯跟征信和风险管理是息息相关的。我是大概在21年前美国留学之后,就在美国领先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公司叫FICO公司工作了4年,正好在FICO公司的FICO信用局评分部门,就是比较核心的部门。那时候我是负责跟美国的三大信用局,以及南非的信用局的4个项目,做国家级别的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个人信用评分。所以看到美国90年代初整个的信用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以及在美国信用体系建设之上的整个个人信贷,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这么一个阶段。

回国以后,我又负责美国三大信用局之一的环联信用局在整个大中华区的主要工作,帮助香港的信用局建立了一套基于个人信用评分的相关体系。所以我是看过相当于5家国家级别的信用局体系建设,感触还是非常深的。

总的来说,在中国机会和挑战都是并存的。我自己创办的企业我爱卡和信用宝,是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数据整理,个人信用的风险管理技术。通过“我爱卡”的平台,帮助银行寻找大量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客户。通过“信用宝”平台,我们正在开发新一代的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的一套体系,所以这个非常有意义。

对我个人20多年的职业生涯而言,去年来说是最忙的一年。原因就是所有的事情和机会好像都同时出现了,对整个产业,对我爱卡和信用宝来说,我们一方面要学习美国20、30年前的东西,又要学习美国昨天的东西。要把这20、30年前的技术和昨天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又要在中国这种土壤中搭建一个适合中国土壤的平台,过去的征信技术、评分技术,今天的移动技术,云计算技术都要建立起来。

所以说,因为中国相对落后,我相信未来中国10年一定会走过美国30年的路,但是我们不会走人家的老路,我们会用新的技术重新开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和讯网:应该会有一条捷径吗?

涂志云:对,我们在寻找。让我每天很兴奋的工作就是每天都是在创新,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相对比较传统的征信问题。在这个新的环境下,我爱卡和信用宝主要是围绕着征信技术,在小微金融,数据库营销,风险管理等方面展开工作,所以非常兴奋。

和讯网:今天非常感谢涂博士,相信虽然说在中国,征信体系可能是刚刚起步,还在襁褓之中,但是有像涂博士这样回来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在这个行业当中做出贡献的话,我也相信我们这个体系一定也会慢慢地越来越好。

涂志云: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最后一句话。因为我们有个互联网金融的早餐会,大家是通过微信每天早晨来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记得我讲了一次关于征信的这个题目,最后大家听完感受挺深的,最后有一位同志还总结了两句话说,“互联网重构金融,大数据重塑征信。”我觉得这个作为今天的最后一句话来总结我们今天的这个对话还是比较适合的。

和讯网:好的。今天非常感谢涂博士,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这样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明天的节目再见!

涂志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