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打造新型智库需要海外华人华侨的智慧力量

2014年8月7日

    中国网8月7日讯 8月5日下午,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厅举行。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一本蓝皮书。蓝皮书中指出,当前我国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人数有5000多万。其中,专业人士为400万,大多分布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的人数和规模不断增大,知识水平和专业层次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华人精英中的重要群体。蓝皮书著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告诉中国网记者,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智库工作,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兴智库,从这个制度意义上讲,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智库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400万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结构和技术水平。从学历来看,他们大部分是学士和硕士以上的学历。从行业分布上来看,他们大多服务于管理、商业、金融、信息技术、教育等高端行业。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已经成为华人精英中的重要群体。另外一个趋势是海外华人华侨的社团影响越来越大。华人华侨整体从历史上的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向三师(工程师、会计师、医师)、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转移,行业结构分布日益多元化。他们所组成的社团突破了地缘、血缘的限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推动同母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蓝皮书中提到海外华人华侨是我们在国际中的重要资源库和助手,人才的平台,同时还成为我们国家建言献策重要的智囊团。在中国很多顶尖智库的成员,都有留学背景。这些精英群体是我们开展民间外交、公交外交的生力军,是中国形象、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在接受中国网记者访问时,蓝皮书著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外国人对中国这些华人华侨的专业人士的印象是他们把华人华侨看成是中外交流的使者,一个桥梁,一个纽带。而且这些人在沟通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在公共外交层面上避免关系紧张,防止发生冲突,增加互信合作方面,华人华侨的专业人士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他还表示,海外的这些专业人士对中国智库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我们30年前更多是靠海外华人华侨引进来资金。当年出去的华侨,有相当多的资金积累。据统计,70%的外资是通过华人华侨引进的。但是改革开放30年间出去的华人华侨,特别是在海外成长起来的华人华侨的二代,他们更多的成为了专业人士,参与到各个行业的发展。从未来30年来看的话,他们的智慧会是他们最集中的财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罗华人华侨为国服务是必要的。中国现在也开始重视智库工作,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兴智库,从这个制度意义上讲,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智库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大。现在我们也知道,我们转型的话未来更多的是要打造软实力,我们不缺资金,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缺人才、缺智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如何吸引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才回流?王辉耀认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消除人才回流壁垒,即放宽华人华侨来华访问提交邀请函的限制。现在入境我国的外国人中70%是华侨华人。签证上的壁垒实际上制约了海外华人回国的积极性。因此,要区别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入境请求,海外华人可发放多次往返的居留签证。其次要完善华侨华人回流后的社会保障机制,免除专业人才回归后的后顾之忧。再次,在海外交流层面,充分发挥海外专业人士社团的平台载体和作用,加强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鼓励海外专业人士团队为国服务,回国创业。搭建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才市场,更多依靠华人华侨引进外来人才,包括引进国际人才。积极引导国内企业,跟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开展合作。最后,海外华人华侨也是我国爱国统一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国际上的代言人,是中国梦的践行者。因此,应该给予海外华人华侨参政议政的平台。人大政协应该成为他们传递政策建议的参与渠道。

  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在当前我国高端人才稀缺的背景下,海外400万的专业人才,对我们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性。如何打破人才回流壁垒,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共同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女士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执行院长蔡继辉先生、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中共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段培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神华研究院副院长刘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副教授张梅、柏年基金会秘书长马蕾等专家学者莅临此次发布会,并先后在发布会上发言。与会专家们对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祝贺,就此书的内容以及中国未来智库的发展展开了讨论。(记者张林 李冰冰)

(文章选自中国网,2014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