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走出去”面临专利与渠道瓶颈
继十年前的首轮出海之后,包括华为、联想、中兴、小米、酷派、金立等在内的国产手机领军品牌开启了第二次出海潮。小米继新加坡市场试水之后,宣布今年将走入十个国际市场;华为在成功打入欧洲市场以后,今年在美国首推高端机型Ascend Mate 2;中兴也与美国运营商U.S. Cellular达成合作,将推出高性价比机型Grand S Pro……
经过十年的磨砺和准备,国产手机再次扬帆出海,一时间千帆竞渡。这一次能够一帆风顺,顺利抢滩吗?专家表示,专利和渠道,仍是必须迈过去的两道坎,能否跨越,将决定国产手机是强势逆袭,还是折戟沉沙。
国产手机再度出海抢滩国际市场
处于第二波规模“出海潮”的国产手机厂商涉及数十个品牌。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国产品牌就占据了“六强”席位,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5%。
而在国产品牌中,联想以7.5%份额排名全球出货量第一。联想年初宣布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正式开始进入美国等成熟海外市场。随着今年7、8月份完成整合,将从第三季度开始重金投入海外市场,以达成将业务版图扩展到西欧、北美等市场的既定目标。此前,联想已成功进入了俄罗斯、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新兴市场。
华为以5.2%排名第二。华为手机6成出货来自海外市场,预计今年全球手机发货量8000万部。在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后,华为日前在美国市场推出高端机型Ascend Mate 2,这是华为在美推出的第一款未打上当地运营商标识的智能手机,也是第一款未预装运营商定制服务的产品。
小米则超越“四大金刚”中的酷派和中兴,以4%排名第三。所谓“小米”将变“国米”,小米以360万美元买下mi.com域名,并宣布在2014年将走入十个国际市场,包括亚洲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菲律宾、越南,欧洲的俄罗斯、土耳其,美洲的巴西、墨西哥。最近其印度官网上线,据推测未来红米手机、红米Note以及小米3都可能在该网站上架。
酷派以3.7%排第四。酷派之前曾进入印度、印尼等市场,2013年起进入美国市场,2014年目标规模进入欧洲等发达市场。
中兴3.1%排第五,金立2.3%随其后。中兴手机2009年就成立了专门针对北美市场的经营部,目前已与美国四大运营商都建立了合作,与U.S. Cellular合作推出高性价比机型Grand S Pro将提升品牌认识度,预计下半年,其在美国市场将推出更多新品。
经过数年努力,金立在印度、东南亚市场出货量增速明显,2014年起中高端产品将会加大海外市场供货。此外还有TCL、vivo、LePhone(百立丰)等,既有初次出海的新军,又有长年征战海外的老选手。
国产手机品牌为何加速出海?
至于国产手机为何竞相出海?首先是因为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一直处于高速成长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量仅为8911万部,比去年同期降低9.8%。随着4G到来,三大运营商对手机补贴额度降低,中国市场已成了全球手机品牌最多、新品最多、竞争最激烈、最难盈利的手机市场之一。
激烈的竞争正加速催生残酷洗牌期的到来,PC的今天就是手机的明天。大浪淘沙,市场上只可能存活少数有实力的品牌,而没有规模、品牌、海外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将首先出局。巨头格局形成,市场回归正常的利润值,尔后尘埃落定。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市场,同时又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与苹果、三星相比,前述“中华联酷”等六强依然核心竞争力缺乏;而在低端市场,“山寨”产品前堵后追的格局仍未破解。既然难以与山寨产品拼价格,就不如自我施压,自我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实际上,在海外市场,由于诺基亚、摩托罗拉、LG等国际品牌近两年衰退明显,留下了足够的市场空档。这样,既可以补足国产手机所需要的市场空间,从而也给了国产手机腾挪和发展的时间。
走出第一代国产手机集体覆没的阴影,过去的三年,随着3G和智能手机普及,国产手机行业迎来了第二轮“春天”。与10年的2G时代相比,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在4G时代的技术差距大为缩小,并且解决了供应链、生产、品控的后顾之忧,国产手机厂商走向国际市场风险大为减少,这也加大了国产品牌走向海外的决心和底气。
强势逆袭还是折戟沉沙?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知识产权纠纷是中国手机厂商海外扩张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拦路虎”,巨额专利许可费让不少国产手机品牌望而却步。国产手机只有加大研发力度,坚持自主创新,积累核心技术,才能拥有话语权。
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不但时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在技术上也常常受制于人。苹果、三星等手机巨头不仅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还利用知识产权壁垒在海外给国产手机企业设置障碍。
十年前,国产品牌手机时运不济,第一次出海即遭遇了国产山寨机的猛烈攻击,彼时,无论在价格还是产品灵活性上,山寨厂商的优势均远大于品牌厂商,这让国产品牌机的海外之旅步履维艰。
随着市场日趋成熟,近年来海外市场对国产山寨机批量出海担忧日甚,其中部分市场已对小手机厂商设限,这为国产品牌机二次出海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品牌机更多选择海外运营商订制渠道,这是山寨机不可能进入的领域,由此扩大了竞争优势。
专业人士分析,从产业环境来看,欧洲市场运营商较多且格局稳定,但主要运营商盈利艰难,因此对手机补贴力度较小,国产品牌手机因其价格优势更迎合用户控制购机成本的心理预期,可借此与苹果、三星一战。而美国运营商对手机补贴力度较大,价格优势则不明显,国产品牌手机须在性能、服务方面加大投入。以印度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是典型的价格搏杀战场,在山寨机和外资品牌的夹缝中寻找细分市场,是国产品牌手机在该地区的成败关键。
总体来说,海外市场状况不一,专利战、质量、渠道等均可成为国产品牌机的“拦路虎”,因此,照搬照抄国内经验并不奏效,品牌机厂商们还需入乡随俗,摸索出一条适合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发展路径。国产手机企业要真正“走出去”,只在低端市场徘徊是远远不够的。国产手机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需要扩大品牌影响力,需要率先布局4G的研发,用自主创新武装自己,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