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用西方知识和中国实践克服“水土不服”
2014年5月30日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家公派、自费的留学生都非常多,目的就是把学生送到国外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但是适应国外环境的过程很艰难。比如,你从一个光明的地方到一个黑暗的地方,你会不适应,由于这种不适应,你反而无所适从。这时要学习这个影子,跟随它的移动而移动,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得清楚。(用这个比喻是想告诉大家要慢慢的去适应国内外不同的环境。)
从海水到淡水,(也就是面对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要看怎么样去适应它。我当时回国后第一份工作是到国家开发银行。那时我从国外回来,对中国的国情不是很了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第二是从国外到国内(的转变)。我当时就想,要在实践当中学习成长并坚持。虽然目前有点水土不服,但国家是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坚持。(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我一直坚持了下去。到了2001年,我成为中银国际的CEO。
我们要联系实际,要把西方的知识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要学习,要虚心,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的使命,也不要忘了我们的国情。尤其是在现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要用我们的留学经历和留学理念,为国家作出贡献。我们在国外学习,现在回到国内工作,很多方面的需要都和你所学专业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之下,重要的是运用西方的理念,根据国家的需要来调整具体的技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学习。国际化、专业化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够有在国际上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