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2010年北京论坛在京举行

2010年6月27日,以“新人才,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暨第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论坛于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论坛由欧美同学会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留学人员发展基金会协办,欧美同学会商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企业家联谊会、青年委员会、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承办。全国人大、中组部、统战部、科技部、人社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侨联、国家外专局等有关门领导也参与大会与嘉宾们共同进行交流、探讨,还有海内外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千人计划代表、创业企业家、投资专家、创业园代表、跨国公司高管、学界翘楚等社会各界精英共超过6百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等有关领导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精彩的重要讲话。 论坛由本届论坛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主持。

  韩启德会长在讲话讲话中指出,本届论坛举办是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而举办的,也是落实和学习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次会议的召开和纲要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关心,对人才的爱护和尊重,标志着人才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新的战略定位,也标志着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跃升到新的层面。王晓初副部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国家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一些新的政策和支持计划,鼓励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为国服务。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还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程津培,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章良,苏州市副市长周伟强等。

全国人大常务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在论坛上发言致辞

  大会论坛围绕“国家战略与人才强国的新纲领”、“ 中国经济的新的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与房地产发展”、 “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等热点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此次论坛旨在集聚精英,集中探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相关热点话题发表独到见解,并针对相关议题达成有深度及影响力的思想成果。社会各界精英代表吴江,梅永红,胡建华,饶毅,施一公,张旭东,戴锡生,周旭东,陈宏, 张维迎(博客),李山,熊晓鸽,徐小平,阎焱,沈南鹏,李童,莫天全,陆红军,岑天,鄂俊宇,张春华,王军,张民耕,廖理纯,毛大庆,徐昌东,任相坤,吕晓波,宋中奎,孙立哲,刘科,周宏春,高志凯,李一,王开前,陈锦亚,李雷,刘征宇,陶景洲,阎飞等嘉宾纷纷在论坛上发表他们的精彩观点,使论坛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给与会广大海内外参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

  

 论坛组委会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心主任王辉耀主持了开幕式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也指出:本届论坛的举办,也恰逢中央出台国家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央的“千人计划”以及苏州等地方城市通过“姑苏计划”等共同掀起了全国的重人、引才的热潮,也为广大的海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高端、及时的交流平台,也是社会各界人才建言献策的很好机会”。

苏州、南京、无锡、大连、重庆等重视人才工作、并依赖人才而“人才强市”的地方政府都派出专人前来参加本次论坛。作为全国重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大力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地方城市优秀代表。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在发言中以自身的“苏州经验”为案例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能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3%的GDP和财政收入,下辖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十位,跟苏州政府重视人才并不断完善政策配套体系紧密相关,苏州先后塑造形成‘姑苏人才计划’、‘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等工作品牌,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有1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参与此次论坛,也正是因为本次论坛是难得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沟通、联谊的平台。”

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论坛已经是第五届。自第一届在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以来,每届论坛都围绕着最具国际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向国家建言献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功,成功地成为了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的推进器。

此外,本届论坛还举办了大规模的海归联谊和交流晚宴,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陆宇澄,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刘延国和欧美同学会等有关领导等也纷纷出席,来自海内外外高层次人才在晚宴的欢歌笑语中齐聚一堂,使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以及关注留学人员群体的社会各界人士充分交流,促进参会者的沟通、联谊,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新华社、《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人民政协报》、《中国人事报》、《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华儿女》、《瞭望东方周刊》、CCTV财经、时代周刊、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海归》等近百家媒体也参加了此次论坛。本届论坛特别合作媒体和讯财经和网易还对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