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未来三十年

2014年3月13日

    “中国模式”的挑战

    “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国也需要面对“中国模式”非常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模式”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定的,是对过去3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总结,并非未来的指导性的理论。过去适用的模式未必将来能适用,况且既有的“中国模式”也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和挑战。无论从经济持续发展,还是从道义角度考虑,长远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都必然进行调整。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中国只是超级市场背后的工厂;中国第三产业仅占经济总量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70%;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除了资源集中的国有垄断企业,还没有民营企业上榜;中国还没有企业真正能够全方位地走出去。中国制造业长期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低级化,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叫得响的国际品牌,遍及全世界的“中国制造”是相对低端的产品,没有“中国创造”的名牌,中国本土永远只是拥有“比较优势”的加工国,而这种低成本加工国的地位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在不断减弱。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内部资本积累依赖于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首先,国有银行源源不断地大量放贷可能产生坏账。其次,铁路、公路、基建等号称“铁公基”的基础设施已经日益过度豪华,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基础设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

    实际上,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开放了民营私营经济,这是“中国模式”能否取得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

    30年来,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中国模式”提供了“人口红利”,然而,中国面临的现实是在不到10年后“人口红利”期的关闭。因为“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2009年正是转变的拐点。

    “人口红利”曾帮助“中国模式”完成了低端的发展,但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给“中国模式”带来巨大的可持续发展压力。应该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打造创新性国家以至在未来的全球化世界取得可持续发展都需要由人才来完成。但是,因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滞后发展,高端人才无法合理就业,导致大批高端人才流失海外,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非常不利。我认为,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将保证“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是,只要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和时间,重视发挥本地的“人才红利”,取出中国储蓄在海外的“人才红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些问题都还是可以解决的,不存在十分严重的“瓶颈”现象。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纯粹的经济层面。人才的重用和人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仅凭经济上的量变,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中国模式”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重用“人才红利”是关键的因素。

关键词 理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