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举办“中印的竞争与合作”午餐会
为更好探讨中印之间的关系,比较“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的长短异同,以便为中国的发展与建设获取更多借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邀请国际知名的相关研究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担任主讲嘉宾,在2010年1月21日于长安俱乐部举办了“大国崛起的龙象之争:中印的竞争与合作”午餐会。午餐会由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主持。
黄亚生教授是国际上最知名的华裔学者之一,先后于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任教,曾担任世界银行顾问,目前是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同时也是复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和湖南大学荣誉教授,其最新著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2008年度最佳图书之一。他也是研究中国与印度的著名专家,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黄亚生教授创办了“中国实验室”和“印度实验室”,以便帮助中国与印度的中小企业提高管理。
黄亚生教授是国际上最知名的华裔学者之一,先后于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任教,曾担任世界银行顾问,目前是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同时也是复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和湖南大学荣誉教授,其最新著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2008年度最佳图书之一。他也是研究中国与印度的著名专家,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黄亚生教授创办了“中国实验室”和“印度实验室”,以便帮助中国与印度的中小企业提高管理。
黄亚生教授指出,很多人去印度,眼睛里常能看到的是脏乱差的印度,就觉得印度落后于中国,但这只是看到了硬件设施和基础建设,而没有看到“软件”因素,包括各种经济指标、政府与企业管理、金融体制等眼睛看不到的竞争力。例如印度经济发展依靠内需为主要驱动力,非常稳健,第三产业也很发达,而这正是现在中国经济转型所致力的方向之一。因此,尽管中印各自的发展模式并无高下之分,但“印度模式”中也有许多为中国未来发展与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
黄亚生教授引用巴西过去的案例总结称,从1968年到1976年,巴西也有奇迹性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但是,经济效率与政治稳定等系列问题并没有在经济增长得到妥善的解决,结果接下来就出现了20年的停滞不前,十几年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说明这个模式能够长期可持续地成功。“中国模式”已经在过去三十年取得巨大的成功,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修正。印度的崛起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黄亚生教授还纠正某些误解称:很多人过去觉得印度不行,是因为印度获得的外资相当于中国获得外资的10%。事实上,中国和印度的外资在行业分布方面有巨大的不同。在中国,任何行业都有外资。而在印度,虽然获得的外资相当于中国的10%,但是每一分钱的外资都在高科技企业。印度在高科技方面,虽然比较发达,但是相对于美国企业、欧洲企业还是有劣势的,所以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吸收外资。这也说明,外资进入中国不是一种技术的现象,而是一种金融的现象。中国的外资行业分布普遍,是金融失败的一种表现。如果银行体制更有效率,使我们能够在国内获得资金,就不需要使用外国的股本资金来发展生产了,股本资金是非常昂贵的资金,特别是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每年8%、9%这么高的速度时,通过股本资金来融资是非常昂贵的,贷款资金相对便宜。在经济发展这么快的时候,出让股本资金的成本非常高。而当民营企业家不能获得贷款资金而选择股本资金筹资,这可能就是金融体制出现了问题。可以说,“印度模式”也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优点。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也指出,作为本世纪逐步走向“崛起”的两个未来的大国,印度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最多,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低,经济快速增长,财富收入两极分化严重;同时也是世界上送出留学生最多、接受海外汇款最多、人才流失数量庞大的两个国家,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企业家成为了美国硅谷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与印度也有着许多不同,中国经济的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政府极富效率并且政治稳定。但是,尽管大多数舆论包括他自己都更为看好“中国龙”,这也不意味着“印度象”没有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王辉耀主任总结“印度模式”对中国的启示称:其一,虽然印度每年引进的外资远远不如中国,但印度依靠内需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更为稳健,而不易受外界影响,同时与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铁公鸡”(铁路、公路、基础建设)来刺激经济的模式,印度更重视经济体制包括金融的改革以及发展教育等社会因素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这对现今中国经济是个启示;其二,印度在高新产业的发展更注重知识与技术创新,这对中国欲从“山寨”跟风型的知识经济转型成为注重创新、创意的“中国创造”型经济也有借鉴意义;其三,在低端产业发展上,印度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非常成功,这又归功于印度政府“国退民进”的放松管制以及鼓励私有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其四,印度重视社会投资的战略也值得中国学习,例如尽管“人多地少”、“人均收入低”的情况比中国更严重,但印度却能够给全民提供免费医疗,这并不是对财富二次分配全体国民采取平均主义,而是能者多得,同时也注意完善社会保障保证社会和谐;其五,印度对于人才的重视也值得参考,例如为了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效力,印度2003年就改变国策开放双重国籍,并允许海外出生的印度裔申请。
其他出席人员包括:北京市侨联副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陶庆华,SOHO中国CEO张欣,华平投资董事总经理孙强华,万国集团董事长孙立哲,北大MBA美方院长杨壮,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葛明,方源资本总裁唐葵,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中化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李雷,价值中国网CEO林永青,Hay(合益)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陈玮,磊石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黄伟东,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局主席姜鹏明,渔阳饭店总经理蒋大北,中国专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田义,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副总裁赵玉峰,达美航空中国区总经理SandeepBahl,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副代表邵丽,中国联合电力投资公司执行董事EriZhu,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政策分析官员JonathanFritz,无限广告执行总裁徐大庆,亨瑞国际咨询公司总裁HenryZou,西安方元市场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庄元,IDC中国研究总监武连峰,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李劲松,KingHongCapital董事总经理曾人雄,万富春森林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CEO程受珩,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副代表邵丽,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产品总监邓适宜等70多位各界人士。
此次午餐会为国内许多媒体所关注,《中国海归》主编陈海,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部门主任袁铁成,《中国经济周刊》主笔叶建国,《中国日报》记者司婷婷等媒体人士也参加了此次午餐会。这也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自去年举办“新加坡人才战略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千人计划建言献策”、“中国商界应对气候变化”等研讨会以及“国家形象论坛”以来,在2010年新年举办的第一次高端学术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还将于2月8日在长安俱乐部举办“内容为王,品牌为皇——中国媒体前景”午餐会,目前已确定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专门负责大中国区媒体及互联网行业投资推荐的季卫东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季卫东先生曾在机构投资人(InstitutionalInvestor)和格林威治(Greenwich)媒体研究排名榜上名列前茅,获有iResearch“新经济最佳投资银行分析师”的称号,并被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和香港《南华早报》评为亚洲软件与服务产业第一的选股专家。目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已经成为国内有关人才、留学、海归创业等研究方面的领先者,也是中国新兴而著名的全球化研究智库,其举办的高端论坛和圆桌研讨会已在国内外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